APP下载

MOOC支撑下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5-05-13郭倩玲张慧卿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29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检索研究生教学模式

郭倩玲 张慧卿 伊 雷(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29)



MOOC支撑下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郭倩玲张慧卿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29)

[摘要]研究生文献检索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甄别、整合信息,并合理及有效地利用信息服务于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在简述MOOC优缺点的基础上,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教学为例,探讨了MOOC支撑下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该模式结合文献检索课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优质的MOOC教学视频资源,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信息素质。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MOOC教学模式

[分类号]G252.7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注重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从事该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其信息素质是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文献检索课是培养研究生信息素质的主要方式。虽然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大多数设有文献检索课,但课时较少,平均20课时左右,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认识各种信息源及其使用方法上,不利于培养研究生获取、评估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模式[1],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是目前的主流形式,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同学间的团队协作完成知识的主要内化过程[2]。由于知识传授过程转移至课前,充分释放了课上时间,利用空出的课堂时间实现知识的内化,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信息获取、认识、评价、组织和利用的能力,真正体现对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足够多的优秀网络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MOOC提供了免费开放的优质视频资源,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MOOC的概述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国内将其音译为“慕课”,是一种新的开放式网络教学课程模式,2012年因MOOC快速发展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3]。MOOC平台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美国的edX、Coursera和Udacity。2013年MOOC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被称为“中国MOOC元年”[3]。我国的名校也纷纷加入国外知名MOOC平台,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edX,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入Coursera,同时还推出了中国的MOOC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MOOC学院、智慧树等。

MOOC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低成本甚至免费提供给任何愿意学习的人,支持大规模人群互动参与的在线课程[4]。MOOC由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师授课,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视频课程。MOOC碎片化学习模式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开课期间都可进行学习,且MOOC多采用微视频方式,将每讲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关主题的短视频,时间10分钟左右,便于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按主题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每门MOOC具有完整的教学环节,可以支持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学习。

MOOC的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但仍存在其不容忽视的缺陷,MOOC是一种开放式的大规模在线授课模式,虽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供多种互动方式,但注册学生数量庞大,限制了师生间的交流,难以实现对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献检索课这样的通用型课程,更是无法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背景进行针对性授课和实践。此外,完成率普遍较低是MOOC的瓶颈问题,有些课程的完成率甚至不到10%[4]。将MOOC引入传统课堂实现混合式教学,线上使MOOC的优质视频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线下的课堂教学方便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MOOC支撑下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2.1 MOOC支撑下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过程的设计

笔者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教学为例设计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在MOOC环境中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的教学由原来的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翻转过来,转变为图1所示的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过程转移至课前在MOOC环境下进行,知识的内化过程则转变为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图1  MOOC支撑下的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2.2 MOOC支撑下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2.2.1基于MOOC完成基础知识的线上学习

对学生情况、学习内容与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教师为学生设计“线上学习计划”,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指南、课前练习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线上学习资源。笔者在各个MOOC平台上查阅相关课程,最终选定中国大学MOOC上武汉大学黄如花老师开设的“信息检索”中第7讲“Web of Science”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视频资源,内容包括WOS的重要性、特点、基本检索、高级检索、作者检索、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化学结构检索、检索结果的分析功能、WOS的个性化服务等[5]。学生可根据教师设计的“线上学习计划”,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完成课前练习,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通过QQ群、课程讨论区、微信交流平台等途径,反馈给教师,进行在线交流,教师收集问题,发现疑难点,为课堂上教学答疑做好准备。

2.2.2实施混合式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前进行高质量的线下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实现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主要包括MOOC学习效果测评与答疑、案例教学驱动、总结评价3个过程。

(1)课前MOOC学习效果测评与答疑

为了保证学生课前在MOOC平台上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将课前练习的作业上传到课程讨论区,并在课内随机抽查作业,进行同学间互评和教师点评。再结合课前对学习数据、反馈问题和疑难点的收集分析,以及课上作业的抽查情况,教师就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补充性讲解和答疑。

(2)案例教学驱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6]。文献检索课重点应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文献检索课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信息价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SI Web of Science是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基于Web开发的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具有丰富而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使检索者快速找到有价值的科研信息,进而全面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某一研究方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信息。笔者以案例教学法展开Webof Science的面对面课堂教学。

首先根据专业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4~6人,通过商议提出一个检索课题。学生选好课题后,根据课前线上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讨论,组员间的相互协作,完成下列任务。

①了解选定课题的总体研究趋势。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国内外某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所选课题的内容确定检索词,检索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利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从出版年、作者、来源期刊、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等不同角度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以获得课题的总体研究情况。利用生成引文报告功能,了解该课题的总体研究趋势。

②了解选定课题所属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最初涉足某个研究领域时,往往希望了解在这个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将①中的检索结果通过被引频次重新进行排序,获得高被引论文,对作者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

③了解某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针对某项具体研究,分析其被引情况,可全面了解该项研究的整体情况,发现该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和发表该项研究的重点期刊,便于追踪其后续研究工作。通过②中的分析,选定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关注该研究者某篇高被引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查找出该篇论文,调阅其施引文献。利用分析功能进一步对施引文献进行分析,从出版年、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等了解被引用的总体情况。再利用引证关系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对该论文直接引用的论文和间接引用的论文,全面了解其被引用情况。

④跟踪选定课题所属领域的最新进展。可通过上述分析获得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重点期刊,进而通过这些方面跟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同时可利用Web of Science的定题服务和引文跟踪服务等自动推送功能,进一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

通过案例教学法设置真实任务,学生在此驱动下,通过相互协作逐步完成一系列任务,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得到清晰的思路与方法,既能培养能力,又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3)总结评价环节

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评价,可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两组学生派代表根据自己学习、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对课程进行评价;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老师则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各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2.3拓展教学

通过上述课前和课中的基本教学,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针对这部分同学可以提供更深一步的拓展教学。可向他们推荐其他优秀MOOC资源或培训视频等,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汤森路透的Web of Science在线大讲堂的培训视频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使用培训视频等,在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拓展专题讨论。如结合学生所在学校的研究领域针对某一研究主题,利用Web of Science评价学生所在学校在该主题方向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整体的研究状况,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学生就此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完成检索分析报告,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选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信息素质基础。

3 MOOC支撑下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3.1基于MOOC的线上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研究生多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网络用户典型的信息行为习惯。MOOC的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考虑了网络用户的行为习惯,将每讲的内容以相关主题为核心安排教学,每个主题采用微视频授课,主题突出,不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与网络用户对单个网页或内容关注时间较短的行为习惯相符。学生还可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开展MOOC学习,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3.2课堂上有效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优势,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更深入地学习,对于深化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3.3课堂授课时间的释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的时间释放出来,教师也可从基础知识的重复讲解中得到解放。教师将有机会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视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可利用释放出来的课时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利用通过MOOC视频学到的知识结合案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

4 结语

MOOC支撑下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了MOOC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文献检索课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传统课堂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当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推动者,而这一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保证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雪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文检课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情报,2013(3):150-153.

[2]李燕,陈文.多维度立体式文检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4(10):103-106,127.

[3]黄如花.“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专题引言[J].图书与情报,2014(6):1.

[4]林莹莹,魏安娜,陈盈.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台州学院学报,2014(6):79-83.

[5]黄如花,钟雨祺.信息检索MOOC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3-7.

[6]罗敏.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101-103.

郭倩玲女,1971年生。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

张慧卿女,1977年生。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

伊雷男,1979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

收稿日期:(2015-05-06;责编:姚雪梅。)

猜你喜欢

检索研究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