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读者积分制管理实证研究

2015-05-13李睿石玉廷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9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管理

李睿 石玉廷(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读者积分制管理实证研究

李睿石玉廷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就读者对积分制管理的态度及其希望获得的积分奖励措施进行了调查,发现推行读者积分制管理对于提升读者阅读兴趣与阅读深度、提高读者与图书馆互动的积极性、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助益。借阅期限的延长、借阅数量的增长等是读者最渴望获得的积分奖励,文献传递等服务受到读者关注。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读者积分制管理方案,包括积分增加/扣除办法、积分奖励规则等。

[关键词]读者积分制借阅积分制读者管理阅读推广

[分类号]G251

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 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为什么再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机构,吸引读者更多地阅读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是我们的永恒追求。然而,近年来,面对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兴起,“书越读越浅,书越读越浮,书越读越薄,书越读越少”[1],图书馆的借阅率持续下降。为了促进读者多读书,为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及建设书香社会贡献图书馆应有的力量,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决定推行读者积分制管理。

1读者积分制管理

目前,积分制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商场、银行、通讯行业等都在实行积分制;百度文库、新浪爱问等网络文献服务领域已经有成熟的用户积分制模型。李青东将积分制管理定义为建立在绩效考核基础上,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工作业绩、日常行为用奖、扣分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量化,并用软件记录和终身使用的一种管理方式[2]。黄海燕认为读者积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读者在一定时期内图书借阅情况或对图书馆的贡献大小赋予一定数量的分数,并将其作为读者长期享受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权利的依据[3]。冯莲等认为借阅积分,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用户借阅的积分,即图书馆按照自定的标准对用户的借阅情况、借阅行为或为图书馆提供贡献的大小,赋予一定数量的积分,根据用户积分的多少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和享受一定的借阅权限。而对损坏书刊和借阅超期等不良行为,图书馆可根据其程度酌情扣分[4]。文献[5]则将读者积分制称为阅读积分制,即图书馆按照标准对读者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行为表现赋予一定数量的积分,并根据积分多少作为享受图书馆服务权利依据的一种读者管理制度。这里将读者积分制管理概括成图书馆针对读者在馆借阅图书、参加活动等行为,用奖、扣分的方式进行量化,用软件记录和使用终身,并将积分多少作为享受图书馆服务权利依据的一种读者管理制度。

2读者调查及结果分析

2014年秋季学期,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领导做出了关于推行读者积分制管理的决定。此后,流通、编目、咨询及计算机系统部门经多次商讨,认为读者积分制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积分规则的制定和积分奖励措施的设定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掌握读者对积分制管理的态度,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方式,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读者,并用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次调查共包含4个问题,主要了解读者对积分制管理、跨馆还书的态度,以及读者期望获得的积分激励措施。

2.1读者对积分制管理的态度

如果借阅图书能够获取一定的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的量能够兑换相应的奖励,88%的读者表示愿意借阅更多的图书。图1说明绝大部分读者对积分制管理持认同态度,开展积分制管理对提高读者借阅图书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吸引力。

图1 积分奖励可促进读者借阅图书

2.2读者对跨馆还书积分制管理的态度

如果跨馆还书能够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积累到一定的量能够兑换相应的奖励,六成读者表示不会为了获得积分奖励进行跨馆还书。图2说明积分奖励对促进读者跨馆还书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图书馆的运输成本,但作用有限。

图2 读者为了积分奖励跨馆还书的意愿

2.3读者希望获得的积分奖励

图3显示了读者对积分能够兑换的图书馆服务的关注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更长的借阅时间48%;更多的借阅册数44%;图书馆存包柜的使用权39%;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机卡36%;杯子、U盘等礼品35%;新书的优先借阅权28%。这说明在本馆将读者的借阅册数提高到30册以后,借阅时间成了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图书馆存包柜使用权及电子阅览室上机卡等图书馆服务比杯子、U盘等礼品对读者更具吸引力。

图3 读者对激励措施的选择排行

在开放性问题“请写下你希望积分能够兑换的其他物品”一栏,共有36人作答,详见图4。其中,42%的读者提到了免费的文献传递服务;多买新书和免费的打印复印并列第二,占11%;书签等小礼品位列第三,占9%;荐购图书能被购买、外文文献获取和U盘并列第四,占6%。另外,1位读者希望奖励自习座位;1位读者希望获得的奖励是上网卡,1位读者强调了新书的优先借阅权,还有1位读者表示进行读者积分制管理的出发点特别好,但他担心可能会出现为了刷分而不停地借书还书的人,这样会影响那些真正想看书的人。

图4 读者希望积分能够兑换的其他物品

3读者积分制管理方案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实施积分制管理对于提高读者的借阅积极性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促进馆藏资源的利用;同时,积分制管理对于跨馆还书亦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图书馆新老校区之间图书流通的成本。从读者希望获得的积分奖励排行来看,图书的借阅时长、借阅册数仍是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本馆的一些深层次服务,如文献传递等渐渐受到读者的关注。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读者积分规则及积分兑换规则。

3.1读者积分制说明

①所有读者,无论身份、职称、职务,系统初始赋予积分均为60分。

②读者对所有文献拥有均等的借阅权。

③积分是读者在图书馆遵守规章制度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读者对图书馆的贡献标志。

④积分会记录到计算机系统内并上网,以备读者及时了解个人的权限、积分的使用详情(如积分的增加、积分的减少及其具体项目)和与之相当的权益。

⑤积分越多,读者的等级越高,相应的权限越高。

⑥积分低于0分者,暂停服务;停借期满,恢复初始积分。

3.2积分规则

3.2.1增加积分

读者在产生借阅图书、捐赠图书、参加图书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行为时可以获取一定的积分。为了避免恶意刷分现象,规定每天积分的增加上限为10分。详见表1。

表1 读者积分累积办法

3.2.2扣除积分

扣除积分是一种反向激励机制,目的在于用非经济手段纠正读者利用图书馆时的违章违纪行为,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5]。读者产生逾期不还、污损图书、遗失图书等行为时,会扣除相应的积分。详见表2。

表2 读者积分扣除办法

3.3积分奖励

3.3.1精神奖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排序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级次。其中后4种需求都可以看作是精神上的需求。精神的力量(主要指荣誉的力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成为获奖人和全社会的重要财富,并带给获奖人和社会心理极大的满足。精神奖励是实现人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动力。

积分奖励应充分考虑读者精神层面的需求,从精神上对其进行嘉奖,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来。图书馆可以按照读者积分划分不同的等级,冠以不同的雅称,如书迷、书痴、书癫、书圣等,以彰表扬。在得到读者许可的情况下,可将年度借阅图书最多的前10位读者的信息在图书馆大屏幕上展示;图书馆亦可邀请积分高的读者,结合图书馆的读书月活动,举办读书交流会,或将读者作为一期真人书等,为读者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

3.3.2物质奖励

3.3.2.1提升读者借阅权限

目前,本馆读者的规定借阅量为30册/人,本科生借期30 天/册,研究生和教师借期60天/册,可续借一次,续借期同原借期时间相同。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借阅册数和借阅时长永远是他们关注的问题,见图3。将不同的积分区间对应不同的读者等级,不同的读者等级对应不同的读者借阅权限,积分越多者等级越高,享有的借阅权限越高。详见表3。

表3 读者等级权限

续表

3.3.2.2积分兑换奖励

读者积分达到一定的数目时可以兑换小礼品,以奖励读者的借阅及参加图书馆活动等行为,鼓励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及服务。根据图3、图4,将读者希望获得的奖励作为兑换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积分情况选择奖励方式进行兑换,同一等级的可兑换奖励只能选择一种。积分一经兑换,读者等级及借阅权限随积分的减少相应降低。

表4 读者积分兑换表

4后续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推行读者积分制管理对于提升读者阅读兴趣与阅读深度、提高读者与图书馆互动的积极性、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助益。根据调查结果和辽师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的积分规则和积分奖励办法,为读者积分制管理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但积分制管理能否顺利实施,还有赖于图书馆领导的统筹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辽师图书馆使用的文献服务系统是汇文系统,实行读者积分制管理势必要使用到该系统的一些字段及数据。是在汇文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还是重新开发一套独立的读者积分管理软件仍在商榷之中,而如何才能将汇文系统与积分管理模块无缝集成,既方便读者又不增加图书馆员的工作量也是下一步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38.

[2]李青东.积分制管理[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序言.

[3]黄海燕.基于以读者为本的读者管理模式——读者积分制的构建与思考[J].图书馆,2009(3):35-37.

[4]冯莲,邓蓓,刘冬林.借阅积分制——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新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83-85.

[5]祝朝安,吴静.读者管理领域的两种积分制[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36-37.

[6]刘霞.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再认识[J].第一资源,2007 (10):134-138.

[7]陈平,侯聪.大学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互补激励机制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153-155.

李睿女,1986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石玉廷男,1968年生。硕士,副研究员,馆长。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0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去图书馆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