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红顶中介释放改革红利
2015-05-12郑景昕
郑景昕
自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不少有关取消和下放行政性审批、降低行政性收费等简政放权的政策,意在为市场松绑,鼓励创新,增加市场活力。但李克强总理在地方考察中却发现,虽然政府大厅里的收费取消了,但与大厅隔一条马路就是一家咨询服务的中介公司,里面坐着几个“大盖帽”,民众要办事,需要先去这家中介公司走一趟。
这些坐着“大盖帽”的中介公司就是所谓的“红顶中介”,它们具有官方色彩或背景,要么挂靠在政府主管部门名下,要么聘请了退休后的老领导,利用行政影响力拉生意。
红顶中介通过垄断一些评估、鉴证、意见书、技术性检查等事项,实际上承接了不少那些政府已经取消的行政性审批或行政性收費,其行为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截留了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红利。这就使得企业和个人不能获得简政放权带来的所有红利,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更为恶劣的是,原本政府收费还可作为一种财政收入,而转移到红顶中介之后,这项收费则成为了这些中介机构或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据审计署2014年6月的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部门影响,通过违规收费等方式获得29.75亿元。
简政放权试图把本来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以此消灭权力寻租空间,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但红顶中介却成为了某些政府主管部门的一块“权力自留地”,它因此得到了那些从政府身上剔除的权力寻租空间,同时也把原来发生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力腐败一同承揽了过来。
如果任由红顶中介发展下去,简政放权所带来的改革红利会有被蚕食殆尽之风险。
本届政府积极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就是想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却没想到,红顶中介不顾简政放权的大势,竟在政府与市场的灰色地带野蛮生长。
既然政府要将某一部分行政审批取消、要把某一些行政性收费清理掉,那就意味着这部分行政审批或行政收费是没有必要的,而那部分放还给市场的权力,则应由纯粹的市场中介机构来行使,红顶中介天生缺乏市场基因,并无存在的理由。
实际上,红顶中介很大一部分是从政府机关划分出来的,其本质上也是改革不彻底的产物。这种改革不彻底,恰恰给这些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退休领导提供了一个创收的机构。在这里,凭借权力的余温,窃取本该属于企业和个人的改革红利。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权力从“左手”转“右手”的现象,对红顶中介的改革应该与简政放权同步进行。
有学者提出,应该对这些组织实行产权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却不是最优的方案。
最优的改革方案,是直接将这些截留简政放权改革红利的红顶中介解散掉,基于以上逻辑,市场中介完全可以替代这些红顶中介。
次优方案才是产权改革等渐进性方案,但产权改革也必须以杜绝转移权力寻租空间为前提,且务必彻底。
首先,如果能够一次性将红顶中介完全私有化的,即可实行完全私有化。其次,对于短期完全私有化有难度的,则应该引进一家或几家私营机构控股,政府主管部门只占较小股份,同时要制定好具体的完全退出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