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陈翰章抗联职务级别问题的考证

2015-05-12张彦夫

世纪桥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挥

张彦夫

摘要:1938年7月,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次老岭会议,决定陈翰章所部改编为第三方面军,指挥一职由他担任。第三方面军建立后,在吉东地区与日伪军频繁作战,是一支具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

关键词:陈翰章;第三方面军;指挥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13-02

长期以来,陈翰章在抗联是什么级别的干部,一部分抗联史学者认为是师级干部,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本文通过查找史料,试通过考证得出陈翰章是军级干部的结论,以解决抗联史研究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陈翰章是抗联第二、五军重要的师级干部

1934年6月,陈翰章加入到宁安工农义务队。1935年1月,根据中共吉东特委、宁安县委、绥宁反日同盟军党委的决定,正式建立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2月20日,发表了第五军成立宣言。在宣言签署人名单中,“军长兼第一师长周保中……第一师政治部主任陈翰章。”[1](P.3)可见陈翰章是第五军创建人之一。

现在一些抗联史籍,对陈翰章在抗联第五军所任职务的记载,出现了混淆问题。记载一,“第一师师长李荆璞、政治部主任关书范;第二师师长傅显明、副师长姜振荣、政治部主任李光林、参谋长陈翰章。”[2](P.202)记载二,“师长为李荆璞、政治部主任关书范。团长由李荆璞兼,政委开始是陈翰章,不久由王光宇接任。第二师于1935年3月份编成,师长为傅显明、副师长为姜振荣、政治部主任为李光林、参谋长为陈翰章。”[3](P.48)

陈翰章为什么在第五军成立宣言签署时,职务是政治部主任,因为第五军第一师是以宁安工农义务队为主编成的。1934年9月,宁安工农义务队“重新组建起来,队长李荆璞,副队长赵智理、政治指导员陈翰章。”[4](P.82)这就是陈翰章成为该师政治部主任的条件。关书范为什么能接任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可以从他在中共吉东局工作的历史去了解。1934年4月4日,中共吉东局因为共青团满洲省委宣传部长杨安仁被捕叛变遭到破坏,关书范当时在吉东局团委工作。“省委供出吉东局以后,就将牡丹江一个总的交通机关破坏,负责同志也被捕(杨光亭)。他被捕以后,更公开的叛变,将他所知道的吉东的机关和负责同志全供出来,结果只有两个在产业同志被捕(东铁工人、区委),其余的都走了。关同志回家,到家以后也被捕,现在他已经放出来了(最近听说),但被人监视,不能自由活动。”[5](P.212)吉东局被破坏后,杨松重新组建吉东特委,并且组织指导第五军的筹建工作。关书范的工作如何安排,吉东特委及宁安县委经过考虑,决定让他接替陈翰章的职务。关于这一点,周保中日记记载着,“时抗日联军第五军编建伊始,由上级党机关指派充任第五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6](P.306)第五军成立之初,第二师还未组建完成,参与组建的有反日山林队、救国军余部等,由于陈翰章曾任救国军总部的秘书长,所以选派他担任政治部主任是最好的安排。1935年3月,第二师组建完成,陈翰章调任该师政治部主任,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师首任政治部主任同为一人的现象。第五军创建之初,担任吉东局巡视员的李光林,也参与了第五军的创建工作。1935年11月4日,周保中就部队干部问题,给五军政治部主任胡仁去信,提议“陈翰章同志转调第二师参谋长,李光林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1](P.19)从此,陈翰章转为军事干部。

二、陈翰章担任抗联第二军第五师师长

周保中十分重视对陈翰章的任用。1935年7月,周保中致信李荆璞、关书范等人谈到,“军本部认为陈主任同志可调四军部参谋处的工作,陈同志虽未受过军事专门教育,但自参加反日救国军事工作以来,颇有相当之经验,在同盟军及改组以后,对于游击活动方面,不但直接领导部队间斗争,且对于全般策划有适当之见解。在军部领导干部分散与缺乏情形之下,陈同志有调回之必要。”[1](P.10)由此可见,陈翰章曾经是第四军参谋长一职的人选。

1936年1月,陈翰章调回到第五军军部。1月20日,在宁安县北湖头召开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党委特别会议。周保中和王德泰讨论了第二军建立第二师的问题,决定由第二军“第三团、四团编为第二师,以史忠恒旅所部编为第六团,师长以史忠恒担任(原属救国军、义勇军),第四团政治委王润成担任师政治部主任,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调转担任二军二师参谋长。若史不愿就二军二师之编制时,则以陈翰章或其他相当人员担任师长。”[7](P.682)由此可见,陈翰章是第二师初建时的师长人选之一。

1936年9月25日,在吉东省、东满省党会议及二、五军党特别会议上,陈翰章被选为道南特委常委。此次会议结束后,周保中致信王松柏等人,信中谈到“根据全般工作的要求,以及目前斗争紧张状态,在第二军第二师师长史忠恒同志疗养给假期间,第二师师长职责由陈翰章同志正式代理。”[1](P.94)

自从魏拯民、王德泰离开宁安后,第二军西部队在抚松、临江县等地活动。1936年12月27日,魏拯民致信周保中及五军党委,介绍了第二军目前的情况。“我们的干部方面,受了很严重的损失,亦可以说是整个东北反日运动的损失。……我们的意见,把二军二师陈翰章同志调来军部,你们赶快去信把二军二师史忠恒同志调回来,王润成和史同志领导二师工作。”[7](P.723)从信中可以看出,在王德泰牺牲后,魏拯民是希望陈翰章担任第二军军长。

魏拯民提出调陈翰章的建议未能得到落实,如何解决第二军面临着的诸多困难。1937年5月25日,中共吉东省委致信南满省委、道南特委、二军党委、二军二师党委,决定“二军二师五团及既已改编为二军独立旅,第四团六个连拨出三个连编成第五团。第五团参加五军北部派遣队,侯国忠同志升任第二师副师长兼第四团长。第四团部与第二师师部暂时不分立建制,师部集中四、六两团之直接领导。……希望陈翰章同志应正式担任二军二师师长,王润成师政治委兼政治部主任。”[7](P.1493)在第二军西部队处在困难的情况下,陈翰章同意第二师分兵一部,体现出他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

三、陈翰章是抗联第十二个军级单位的指挥员

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东北抗日联军编制系统暂行条例草案”总则第四条规定,“联军总司令部以下军以上得设立方面军(或军团),临时指挥部统帅指挥二个以上军。”[2](P.483)根据这一文件的精神,在南满党的第二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第一路军。之后,东满和北满的抗联各军,也积极筹划建立第二、三路军的工作。七七事变后,国共开始合作,按照党的指示,抗联各部也开展新的工作。在周保中给侯启刚的信中谈到,“因国共合作,中共党已争得全国范围内展开活动,因此中共中央国际代表团,停止对东北党组织的直接领导,由中共中央派遣负责代表来东北担负党的集中领导。”[4](P.16)

1938年8月1日,周保中给崔希亨的信记中谈到,“下江地带抗日联军自春季以来,有新方向之发展,与内地国民政府中央及蒋总司令(中正)朱总指挥(德)野战司令部取得直接联络,对东北游击运动有整个新计划。联军编三路军,南满第一路军第一、二两军;东满吉东第二路军第四、五、七、八军,救世军、义勇军;第三路军北满三、六、九军、独立师,直受国民政府中央军委领导。”[4](P.20)在“抗日联军下江紧急通告”记载有,“遵照国共合作全民抗日统一战线拥护之国民政府中央林主席、蒋委员长暨北方战区朱总司令不久以前传达到着之指示,我东北抗日联军,编列全国统一一致之战时军制范围,一切军事政治建制行动,应以国民政府中央颁布之战时政令、军令为标准,参照东北实际情形,切实奉行。”[4](P.18)东北抗联是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也着手按照民国军事编制进行改编。

当时中华民国军队军事编制是,“1930年5月中原大战前,蒋介石将其嫡系部队和受其指挥的地方杂牌军编制为十九个路军。……路军的编制一直延续到1938年始改路为集团军。”[8](P.53)可见,在当时信息不顺畅的条件下,抗联实行路军军事编制,即反映了国共合作的特点,又体现了我党独立掌握抗日武装的要求。

1938年6月29日,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后,抗联第一路军领导人决定召开第二次老岭会议。“将原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将第一、二军,分别改编为第一、二方面军。”[9](P.10)明确了“各方面军设立指挥部,代替军长,以总指挥部之集体领导对军进行领导指挥。”[9](P.74)“据情报是按照集体领导制而进行领导指挥。”[9](P.65)这就是第一路军所属各方面军,不再设置军长而设置指挥一职的原因。

关于建立第三方面军的问题,“据情报杨靖宇于本期末北上,将金德范部队并入第三方面军,正在改编中。”[9](P.66)由于第二军四、五师主要在宁安、敦化、额穆、桦甸、安图等地活动,直到1939年6月初,两部队之间建立联系后,开始了建立第三方面军的工作。1939年7月上旬,在安图县汉窑沟,由魏拯民主持召开了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成立大会,陈翰章为方面军的指挥。以上所述,就是陈翰章为抗联军级干部最有力的证据及结论。

参考文献:

[1]安德喜.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上册)[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2]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M].人民出版社,1991.

[3]刘文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郭红婴.平南洋抗日斗争史略[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5]盛彦.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2)[M].中央档案馆,1989.

[6]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M].人民出版社,1991.

[7]崔圣春.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上册[J].吉内出,2000.

[8]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第二卷)[M].重庆出版社,2009.

[9]毛振家.东北抗日运动概况[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指挥
浅论民族管弦乐队与指挥的发展概况
电子管风琴演奏动态的轨迹分析
新时期中国合唱指挥技术的传承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分析
复杂天气情况下空管指挥工作分析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探讨
试论演奏员与指挥的关系
"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