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5-05-12姚策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

姚策

摘 要 文章主要阐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营造开放式教学文化,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辅相成,并将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快学校之间信息传递速度,最终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使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未来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这一需求,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已经成为学校未来长期发展的的战略制高点与特色。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教学改革 校园文化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03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YAO 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Institute, Tianjin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ianjin 300350)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creating open teaching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online teach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gradually converted to digital campus campus.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schools, and ultimately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o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uture society requires schools to educate students learn how to learn, the ability of lifelong learning. To meet this demand,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school of the futur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high 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campus culture; teaching evaluation

1 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使学校各职能部门、各专业教研室、以及其他各行政教学机构的信息经过计算机信息化传输,同时最大限度地汇总和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各岗位的信息化工作模式。此外,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所包含的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2 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管理中的发展与运用

2.1 教学管理的改革举措

2.1.1 理念更新,角色换位

学校的每个部门都是为学生解决问题,并为学生服务的。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是管理人员应该逐步实现的,同时,增加各种服务设施,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教学方式将由“课堂教授”变为“指导学习”,即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信息化教学,同时要求教师成为专业指导老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们选择专业方向和具体的学习课程,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而学生要从之前的应试者转变成创造者,还要了解就业的需求状况,并规划好职业生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1.2 打造品牌,塑造名师

现阶段,学校实力的构成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资金、设备等经济因素,二是学校形象、办学经验等非经济因素。学校形象包括校服、校旗等,除了统一着装之外,校徽也要具有特色、简洁明快、准确识别,还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办学经验则需要扩大同类高校之间的交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宣传本校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使之具有独立特色的校园文化,推广学校声誉,打造本校品牌。

2.2 教学文化的改革举措

开放式教学文化的特点:(1)教学形式多样化,复合化。开展参与型的教学形式:教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要提升互动性,分享教学中的快乐。教室应充当多场景:有时是论坛,有时是工作室,有时是课堂;师生之间的角色不断转换,老师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参与者;而学生可以是老师,可以是组织者。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让自己与学生可以像朋友一样相互沟通与交流,寻找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2)教学组织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大课堂与小课堂相互结合、理论讲解与分组讨论相互配合。大课堂用来讲授基本理论,布置相应的思考和练习,而小课堂进行分组讨论,阐述观点,最终由教师进行讲解。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参与教学活动,巩固学习知识等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学方法又分为: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参与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3)教学设施多元化。运用各种教学设施,例如多媒体、网络等来保证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成为设计教学的实践者。

2.3 教学建设的改革举措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精神文明为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相互统一。同时,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建造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2)校园与企业间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就是素质品质和专业品质转化为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以对应岗位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为建设内容,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体验企业文化,学习优秀的内容、并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形成鲜明的特色校园文化。(3)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完善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相互统一。例如,打造专业的课程建设团队、实习建设团队等。同时,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群体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

3 建立信息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3.1 校内评价体系

(1)听课监督。由教学管理督查小组组织资深教师进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进行随机现场评测。通过听课掌握整体教学的进行方式与动态,涉及教师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创新的内容、以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给予提倡及鼓励,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导向。

(2)督导制度。学院制定具有职业教育特征、具有鲜明工作过程导向实施教学的督导制度,对教师教学计划的编排、教师实施、教学效果等进行具体、定量的考核制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计划、布置、实施、效果的考核依据。

(3)学生座谈制度。采取学生信息员提供授课一线的基层信息和抽取学生对各班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学态度、职业能力及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按照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打分。通过学生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给予评价,掌握教师教学过程中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研究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缺点,从而提出改进教学效果与过程的积极措施。

(4)教学检查制度。通过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考评制度文件,全方位规范教师执教过程。首先要考查每项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且在督导的教学意见的指示下,检查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执行情况。检查要在教学中期进行,检查完成后,一定要落实整改措施,通过整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教师的自我评价。首先要对自我评价的内涵有深刻了解。教师应该认真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总结良好的教学方法,多与学生沟通,并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还要由同头课教师及教研室完成有关评价。通过大家的相互探讨及客观评价,取长补短,既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可以到达相互促进的目的。

(6)其他评价方式。除了以上的评价方式,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辅助完成评价工作,比如课程建设或重点专业建设的质量检查等,对于这些条目我们可以通过抽查学生作业、检查实习实训教学内容、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我们应该组成教学评价组织,经常根据检查结果召开会议,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比如师资、设备等予以调控并解决,以达到宏观调控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目的。

3.2 社会评价体系

主要是指由主管教育机构安排的教育教学评价工作,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明确高职教育培养方针、目标以及指导思想,加强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进行特色办学,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社会评价体系还可以包括除以上的其他第三方评价,如用人单位、麦可思等,其从根本上体现办学效果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进而教学以及最终就业是办学的三个主要环节,紧紧相扣,相互联系。

3.3 教育教学评价的对策性研究

(1)树立严谨的、系统的评价理念。秉承的教育教学理念会造就对应的教育效果。目前先进的教育观念百花齐放,例如创新教学理念、人文关怀理念、系统评价理念等,高职教育须从中汲取有益的内涵,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设计和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离散化。高职院校的收入主体是政府和学生,应充考虑其评价责任,组成学校(院)内部的评价体系与外部评价的统一。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学生监督三个紧密相关而又各自独立的高质量评价体系。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流,以政府为监督和指导,以社会第三方每位为依据的综合评价过程。政府通过“调研与评价组”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社会通过“主流媒体”进行教学质量反馈监督,其中包括“麦可思”年度综合评价,学校通过“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年度教学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使以上的评价内容更加及时、规范和完整地体现出来。

4 总结

要想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则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以全面建设和优化校园网络系统为基础。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使现代教学手段成为今后教学课程的主导。(2)教学资源、学生及教师的学习体会及其它各类资源统一起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平台。并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3)以数据库平台为中心,全面提高现有网络资源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使用效率。(4)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学中的个体工作创新积极性,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总之,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文化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基金项目: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CTF120510)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2007高等职业教育文件资料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