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务工人员技能提升问题初探

2015-05-12吴佳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技能问题

摘 要: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关乎于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就业问题,近几年的国际国内经济相互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特殊性,工作的稳定受到较大影响,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技能培训对其工作技术提出保障,而长期我国也十分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问题,投入不断加大,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本文希望分析当前经济危机后的国内形势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来务工;技能;问题

1 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来看,中国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当然,周期性失业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巨变下出现的问题,它不是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但它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而结构性失业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中的根本性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健康。无论是解决周期性失业还是结构性失业,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都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各地各级政府都将培训返乡务工人员,提高返乡工人技能、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列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在当前的局势下,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现状我们有必要了解。

第一,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以东部部分城市为代表,外来务工人员中男性居多,基本占到一半的比例,初中学历的也较多,有三分之一人都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许多来城市务工之前没有进行过培训,这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但是进入城市后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这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影响着在城市生活的现状以及相关安全、健康情况。对务工人员的培训没有相关部门统一规划指导,外来务工人员也不认为自己需要进行培训,或者认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总之,目前国家、省、市政府针对外来务人员工 展的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实际上还并未完全落到实处。

第二,形式和内容多以传统培训为主。从举办主体、培训场地、培训设施和师资方面看,教育部门的职业院校、社区学院和成人学校占有绝对优势,但培训内容多偏重传统,与市场实际需求有偏差。企业的培训针对性较强,与岗位结合也较紧密,但多数企业只用不培养,仅有的培训也多是安全、纪律等某方面的培训,且形式不规范、不系统。市场上的大多数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项目较多,相对来说也较为系统,但因其功利性,或者价格太高,或者技能条件相对薄弱。从培训内容上看,多以第三产业的培训为主,主要针对家政、餐饮、护理、建筑等服务行业进行上岗前必要的实操培训、职业道德和一些必备的职业知识的培训。由于第二产业的培训所需要的设备设施要求较高,所以二类产业的培训数量要远远低于服务业的培训数量。

最后,逐年加大投入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拥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东部沿海城市杭州来说,近年就有一些值得学习的措施推出,为激励外來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杭州市还规定,凡获得证书者,政府给予500元的奖励。从2009年3月开始到现在,“政府买单、统筹城乡、系统服务、三网共享”的双证制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杭州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培训所需的费用均由政府财政支出,杭州市以其大气 放的气度,视外来务工人员为新杭州人,只要持有半年以上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都可领到教育培训券。虽然杭州市在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供给却十分有限,培训力量还远远不足,培训质量还有待提高。

2 当前突出的问题

首先,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归属不清,缺乏统筹。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这个特殊身份,这部分人的培训是归劳务输出省市,劳务输入省市?是归农业部门,还是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亦或是教育部门?目前这是个很交叉也很遞她的境地,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没有统一的部门管理就不会有合理的培训计划,那么一盘散沙就不能够对社会稳定和避免失业风险有好的帮助,这样的开支消费还不少但得不到良好效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说,受训者也得不到正真意义上的培训,这种现象在我国各个省份都普遍存在。

其次,培训内容和形式与市场脱节,培训层次偏低。一些地方政府的思维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培训形式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教室里上课学习,拿个证书,缺少实际操作的直观教学。培训的缺乏针对性,严重制约了外来务工者的积极性和就业效果。大部分培训单位或机构没有充分考虑到务工者对技能要求的特殊性,导致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和专业设置上,往往以家政、护理、餐饮以及建筑等服务行业的初级人才培训为主,内容太单一,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上,而对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业所需的技工、技能培训较少,专业设置层次普遍偏低。

3 针对外拉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提出的建议

第一,确立培训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国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由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专项账户的资金只能用来购买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不能用作其他用途或提取现金,即便是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身故都无法对培训资金提现,因此,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者就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强烈的购买欲望。其结果是: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能够真正建立,劳动者成为这个市场的真正主体,他们的需求将成为左右这个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原有的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培训资源将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第二,明确社会责任,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专项账户建立后,资金来源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利

益相关各方的社会责任,以劳动者月工资为基数,企业、劳动者各自分摊一定的出资比例,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这样就打破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政府是唯一投入主体的格局,企业作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受益方,也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分担了培训成本。

参考文献

[1] 杨荣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5).

[2] 杨玉梅,曾湘泉.农民工培训与就业能力提升[J].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1).

[3] 赵艺文,梁倩倩.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5)

[4]孙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6

作者简介

吴佳(1973-),女,江苏太仓人,汉族,行政管理硕士,太仓市人力资源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太仓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政府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技能问题
技能强国 创新有我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画唇技能轻松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