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2015-05-12吴婷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

吴婷

摘 要:本文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加快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的档案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企业OA(办公自动化)、MI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子模块,其管理现代化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字化向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和理论提出了挑战,使得档案的信息服务作用日益突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快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和手段。档案信息系统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庞大系统工程,所以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1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担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在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可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社会各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无不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也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我国的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而标准制定工作直至90年代末才刚开始,并且制定出台的相关标准寥寥无几,内容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导致工作流于形式,信息资源分散孤立,采集数据的内容、质量标准各异,良莠不齐,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2 重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建设的倾向依然存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信息资源建设。很多单位对此有所忽视。常见一些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投向几乎全部是设备,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这种重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建设的错误,导致信息化的应用成果不明显。

2.3 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有丰富纸质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在管理理论基础、馆藏原则、管理方法和技术上已熟门熟路,但对以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存储、电子检索、发布、利用等技术“一窍不通”,而年轻、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确仅仅懂得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流程却知之甚少。各别单位还存在对档案工作人、财、物的投入不够,档案工作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等问题。

3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环节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局域网络,建立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实现企业馆藏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4 加快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4.1 加快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步伐

所谓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主要是指:管理标准规范、业务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法规”,又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上而下地组织制定标准规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涵盖技术、法制、体制、机制问题,须从政府和国家层面入手,协调和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需要讲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自上而下更加需要统筹规划,以便最终达成高度的信息共享。

4.2 加强档案部门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3 提高认识,加强档案电子化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实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利用。

4.4 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好多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4.5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设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既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知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由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结束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部门只有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企业其他部门同步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达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钱毅.中国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现状与实施战略[J]. 档案学通讯. 2009(06)

[2]丁立新.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09(04)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档案信息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