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2015-05-12毛鹤鸣

甘肃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学培养

毛鹤鸣

【关键词】 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74—01

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寄希望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要唤起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环境问题和工业流程问题的题目,诸如水污染及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等。下面谈谈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准备实验,有的放矢

中学化学教材中,Cl2、HCl的制取,强调要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可说明Cl2、HCl的毒性,向学生指明这样做的目的。而Cl2、H2S、SO2、浓H2SO4、HNO3等性质的实验,特别是分组实验,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学生的危害较大,也污染了环境。据此可向学生讲解:实验室条件下的排放量与工厂相比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以推知,工矿企业排放的有毒气体必须经吸收后才能排空,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样结合实验情境,因势利导,环保教育就水到渠成,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以巩固被唤起的环保意识。比如对于NO2的制取,我进行了这样的改进:在盛有一小块铜片的试管中,加入1ml左右的浓硝酸,然后立即用带有导管(导管中间用一橡皮管连接,在橡皮管上夹一个止水夹)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导气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可看到红棕色的NO2气体立即充满试管,打开止水夹,NO2气体则通过导管进入NaOH溶液中,这样有毒的 N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转化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此改进使实验简单易行,也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建立起环保意识后,开始了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

二、联系化工生产,拓宽知识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普通硅酸盐工业(特别是水泥)、金属的冶炼(特别是高炉炼铁)、合成氨工业、氯碱工业、石油的炼制等都可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而且这样的讲解,也便于学生联系实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1. 接触法制硫酸

接触法制硫酸的尾气中含有SO2等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SO2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与支气管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就造成了4000多人死亡。SO2造成土壤、湖泊、河流的酸化,严重污染了环境。这样就使学生意识到尾气必须净化回收。可启发学生从SO2的性质出发选用合适的吸收液,然后指明:我们一般用氨水来吸收、生成的亚硫铵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这样一举两得,既避免了污染又充分利用了原料,进而向学生指明:从化学角度来看,只有暂时未被利用的物质而无不能利用的“废物”。

2. HNO3制硝酸

HNO3制硝酸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NO和NO2,如果不加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污染。NO能通过光化学氧化作用转变为NO2。NO2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造成肺损伤,引起胸闷,眼部灼伤和头痛。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就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其废气中就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为了消除其对大气的污染,变废为宝,我们常用碱液去吸收,使之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些化工产品。

3. 制水泥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并损害肺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严重的伦敦和纽约烟雾中就有粉尘,造成了数千人死亡。目前水泥厂都装有除尘装置,将回收的粉尘与粉煤灰、煤渣混合制成建筑用墙砖,实现废物利用,又减少了普通粘土砖厂的土地用量,既提高了环境质量,又保护了土地资源。

4. 炼铁、炼钢

在炼铁的高炉煤气中含有粉尘和CO等。CO被人体吸入后,跟血红蛋白起反应,能引起神经行为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使人体遭受伤害甚至死亡。因此,高炉煤气排空前,必须要除尘,回收CO气体。炼钢过程的尾气也含有氧化铁粉尘和高浓度的CO,也必须加以净化、回收、综合利用,以防污染环境。回收的氧化铁用于炼钢,富含高热值的CO则可作为化工原料或燃料。

总之,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公害之一。我国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也拿出许多资金治理环境污染。如,各大城市和企业建造了污水处理系统,国家建立了空气检测系统。居民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了解本市空气污染指数,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群众对空气污染的监督。但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作为化学老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化学教学培养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