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5-05-12张爱军
张爱军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优点;注意;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65—01
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多媒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点
1. 转变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查阅有关参考资料,获得帮助;另一方面,用先进的数学软件演示,能使学生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到豁然明朗,促使他们从感觉到领会、从意会到表达、从具体到抽象、从猜想到证明,进而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例如,“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教材通过实验引入概念,但是要从一次实验中发现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很困难,而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这一实验,保持椭圆的长轴不变,在焦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晰感知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
2. 提高教学效率。几何画板、超级画板、函数作图器、Excel及统计软件等,很适用于高中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把这些软件介绍给学生,将其变成他们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工具,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幂函数图象错综复杂,种类繁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列表、作图,然后进行归纳,费时费力。而利用几何画板画图方便快捷,学生只要键入指数的值,图象立刻出现。
3. 革新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特别是与图形有关的问题、对动态图形中某些不变量的探索等,利用数学软件展示图形,分析其中的规律,或通过拖动鼠标跟踪点的轨迹等办法进行研究,容易使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教学“线性规划中的整点问题”,可以在计算机上作出可行域,并显现出坐标网格点,将目标函数的图象(通常是直线)进行平移,能方便地得到最优解。
4. 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传统数学教学有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重演绎,轻归纳,使得学生习惯于证明种种现有的命题,却不知道这些命题是如何被发现的。缺乏这种能力的学生势必缺乏创造性。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往往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全面观察,归纳起来就有困难。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对幂函数图象的观察及性质归纳,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实验完成。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亲身经历了得出幂函数性质的过程,获得数学探究的深刻体验。
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时值得注意一些问题
1. 要注意适时适宜。根据教学需要,做到时机适宜,时间和内容适当,恰到好处。多媒体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抽象难懂,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盲目增大信息量,以致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反而降低教学效率。更不能整堂课都是多媒体,数学少了必要的演算过程,也就不成为数学了。
2. 要注意演播和讲解的结合。演和讲要有机结合,演不能孤立于讲之外,不论应用何种媒体,都应和讲密切配合。演可以在讲之前,为讲提供感性材料,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以激发学生听讲的积极性;或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或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演也可以在讲之后,为讲提供例证,加深印象和理解;演和讲也可同时进行,边演边讲。讲解须和演播内容密切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 要注意形象和抽象的统一。多媒体进入教学过程,为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果单纯感知直观形象,没有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就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使用多媒体要十分注意克服单纯追求形象直观而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既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及时引发抽象思维,及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