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檀香刑》的本事与母题
2015-05-12刘洪强
刘洪强
摘要:莫言《檀香刑》中许多情节如杀人描写等均取材于古代小说或其他文献,最有核心意义的用檀木作为刑具也来源于古代历史真实、脱胎于古代小说。《檀香刑》中还大量运用古代小说戏曲中常用的技法如奇人的神技、两人相貌相同之类的母题来绾合情节,这都表明了莫言小说在向古典小说汲取营养。
关键词:檀香刑;本事;母题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一、《檀香刑》的本事
作为受过蒲松龄浃沦肌髓影响的莫言,在《檀香刑》中也毫无例外的受到《聊斋志异》的沾溉与影响。作为一种“酷刑”,《檀香刑》达到了人类酷刑的极致与巅峰,小说以极为冰冷的态势详细描写了凌迟犯人的火热情景,这在中国小说中大概是第一次。不过,酷刑这种类似的情节也可以在《聊齋志异·邑人》中找到:
邑有乡人,素无赖。一日,晨起,有二人摄之去。至市头,见屠人以半猪悬架上,二人便极力推挤之,遂觉身与肉合,二人亦径去。少间,屠人卖肉,操刀断割,遂觉一刀一痛,彻于骨髓。后有邻翁来市肉,苦争低昂,添脂搭肉,片片碎割,其苦更惨。肉尽,乃寻途归;归时,日已向辰。家人谓其晏起,乃细述所遭。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崇朝之间,已受凌迟一度,不亦奇哉![1] 1199
自然,古代文献中写“凌迟”的绝非蒲松龄一人,但是《聊斋志异》中在在皆是的“酷刑”书写无疑对稔熟它的莫言有不言而喻的陶染。李金佳先生说:“《聊斋志异》中写到的酷刑,‘花样之繁,名目之怪,达到令人惊诧的程度。80余处段落里,写到的肉刑不下三四十种。……使酷刑这个题材得到丰富的展现。夸张一些说,若是把书中散落的这些篇幅,都撮合在一处,那我们手上就有了一部酷刑小百科,古今实存与想像的酷刑,多能在其中找到。” [2]
因此《檀香刑》在酷刑叙事上肯定借径于《聊斋志异》的同类描写,虽两者之间不能指明何处借鉴,但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在皆是。
《檀香刑》写赵甲是个行刑高手,大清国第一刽子手,小说第十章《践约》之三写赵甲与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成为朋友后正月初一在刽子手的住处喝酒 [3]。刘光第贵为刑部大堂主事,为正六品,而赵甲作为刽子手,是不入流的市井细民,两人一起饮酒,本身就富有传奇色彩。这本是中国小说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如《聊斋志异》中《大力将军》讲查伊璜赏识一乞丐,并把此乞丐带回家让他吃饭,并送衣服盘缠等。据说这乞丐就是吴六奇 [1] 758-762 ,金庸先生《鹿鼎记》第一回又敷衍了这个故事,查伊璜请吴六奇吃饭,后来查氏受到吴氏的优待,吴六奇说:“六奇流落江南,得蒙查先生不弃,当我是个朋友。请我喝酒,送我皮袍,倒是小事,在那破庙中肯和我同钵喝酒,手抓狗肉,那才是真正瞧得起我了。六奇其时穷途潦倒,到处遭人冷眼,查先生如此热肠相待,登时令六奇大为振奋。得有今日,都是出于查先生之赐。” [4] 26刘光第与赵甲们一起喝酒,在情节上与此相类似。
刘光第对赵甲说:“有朝一日,我落在了你们的手里,你可要把这把大刀磨得快一些。”当赵甲后来砍戊戌六君子的头时:
他用“大将军”砍去他们的头颅时,那真是如风如电,相信他们只是感到脖子上一阵凉风吹过,脑袋已经与脖子分离。由于刀速太快,他们无头的身体,有的往前爬行,有的猛然跃起,他们的头脸上的表情更是栩栩如生。
小说细致描摹了赵甲的快刀,其刀之快实在吊诡。不过《聊斋志异》也有《快刀》:
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1] 209
两者构思如出一辙。
李鹏飞先生已经指出《檀香刑》中的赵小甲拿到一虎须后看到了许多人的本相,如有的人的本相是虎、狼、豹等,这其实是属于“透过羽毛观看而获得神奇的视力”这一母题。这是非常正确的 [5]。
在《檀香刑》中赵小甲看到知县是白虎,衙役是两个穿衣戴帽的灰狼,“一只柳斗那样大的白色虎头从轿子里探了出来,天啊,原来钱大老爷是一只白虎精转世”,这些很明显借鉴《聊斋志异·梦狼》“官虎而吏狼”:
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甲扑地化为虎。[1] 1052
李鹏飞先生在其文章中虽然提到了《梦狼》,但并没有指出《梦狼》本身与《檀香刑》之关系。以上主要指出了《檀香刑》与《聊斋志异》的联系。
《檀香刑》写凌迟人,把人千刀万剐,真是风云变色,日月无光,鬼哭神愁,让人毛骨悚然,但其实这些描述也并非莫言之独创,而是他吸收了古代野史中的酷刑描写再加上自己的想像而已。如下一段:
书上说凌迟分为三等,第一等的,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等的,要割二千八百九十六刀;第三等的,割一千五百八十五刀。他记得师傅说,不管割多少刀,最后一刀下去,应该正是罪犯毙命之时。[3] 234
其实这里的“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是有出处的,宦官刘瑾被凌迟时:
刘瑾已开刀矣。凌迟刀数,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头一日例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动刀,则有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矣。人言犯人受惊,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剐毕开膛,则血从此出,想应是矣。至晚,押瑾顺天府宛平县寄监,释缚,瑾尚食粥两碗。反贼乃如此。次日,押至东角头。先日,瑾就刑,颇言内事,以麻核桃塞口,数十刀,气绝。时方日升,在彼与同监斩御史具本奏奉圣旨,刘瑾凌迟数足,锉尸,免枭首。受害之家,争取其肉以祭死者。锉尸,当胸一大斧,胸去数丈。逆贼之报亦惨矣。[6] 516
依常理而言,人受刀割必定会流血,流血过多人一定会死亡。
钱振飞受刑时,“流血,但很少。原因是开刀前那猛然的一掌,把钱的心脏打得已经紧缩起来,这就让血液循环的速度大大的减缓了”,后来孙丙受檀香刑时,为了让他不死,让其喝参汤,而刘瑾是食粥。事实上孙丙受刑时,也参照了明代郑鄤受刑:
至二十六日黎明,脔割之旨乃下。外拟原不至是。许曦是早,来促同往西市,俗所云甘石桥下四牌楼是也。时尚无一人,止有地方夫据地搭厂,与竖一有丫之木在东牌坊下,旧规杀在西而剐在东也,厂则坐总宪司寇秋卿之类。少停,行刑之役俱提一小筐,筐内俱藏贮铁钩与利刃,时出其刀与钩颖,以砂石磨砺之。
辰巳二刻,人集如山,屋皆人覆,声亦嘈杂殊甚。峚阳停于南牌楼下,坐筐篮中,科头跣足,对一童子,嘱付家事,絮絮不已。傍人云:“西城察院未到,尚缓片刻。”少頃,从人丛中舁之而入。遥望木丫,尚闻其:“这是何说者?”连词于极鼎沸中。忽闻宣读圣旨,结句声高:“照律应剐三千六百刀。”
刽子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尽股栗也。炮声响后,人皆跂足引领,顿高尺许,拥挤之极,亦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之绳勒其中,一人高踞其后,伸手垂下,取肝腑二事,置之丫巅。众不胜駴惧。忽又将绳引下,而峚阳之头,突然而兴,时已斩矣。则转其面而亲于木,背尚全体。聚而割者如猬。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飞电走,云以刀数报入大内也。[7] 620
凌迟郑鄤盖起了棚子,如同凌迟孙丙时搭起了高台。
《檀香刑》还写到凌迟一个同奸夫谋杀亲夫的女人,这女人一身肥肉,还有一个肌肤华泽如同凝脂、天香国色的妓女,王永宽先生在《扭曲的人性:中国的酷刑》第一节《凌迟》写道:
《点石斋画报》中有“凌迟犯妇”图,画的是有两名妇女谋杀亲婿,应被凌迟处死。一队兵士将她们押赴刑场,二人分别坐在箩筐中,就像明代郑鄤被放在箩筐中抬到刑场一样。这两名女犯,一个瘦弱,一个肥胖。[8] 9
虽然莫言可能并没有看过《点石斋画报》中“凌迟犯妇”图,但是他一定翻阅过类似的资料。《檀香刑》中写惩罚一个偷东西的太监,用类似孙悟空头上的紧箍一样的铁圈套在太监的头上:
于是俺们师徒二人暗中使上了源源不断的力道,让那铁箍子一丝儿一丝儿地煞进了小虫子的脑壳。眼见着小虫子这个倒霉孩子的头就被勒成了一个卡腰葫芦。……(眼睛)从“阎王闩”的眼洞里缓缓地鼓凸出来。黑的,白的,还渗出一丝丝红的。越鼓越大,如鸡蛋慢慢从母鸡腚里往外钻,钻,钻……噗噗一声,紧接着又是噗噗一声,小虫子的两个眼珠子,就悬挂在“阎王闩”上了。[3] 57
我们比较《警世通言》第十五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不招,心下也着了慌。商议只有阎门栓,铁膝裤两件未试。阎门栓是脑箍上了箍,眼睛内鸟珠都涨出寸许,铁膝裤是将石屑放于夹棍之内,未曾收紧,痛已异常。这是拷贼的极刑了。秀童上了脑箍,兀而复苏者数次。” [9] 220
《西游记》中的唐僧念紧箍咒时,“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 [10] 339。
《檀香刑》用檀木来惩罚一个人,檀木之名贵与高洁与杀人之恐怖与污浊结合在一起显得匪夷所思。但是把檀木作为惩罚人的刑具并不始于莫言,至少在清代许多刑具都是由檀木制成的,当是取其坚硬。清初小说《姑妄言》就有用檀木惩罚人的情形:
遂大家动起手来。番子们收拾强盗的非刑,说起来令人寒心。先吊打了无数,和尚死握不招。计德将他两只膀子用铁线拴在一处,取出一根数寸长的檀木棒来,有大指粗细,插在铁线中,用力绞起来,勒得深入半寸,皮开肉裂。他咬牙死受不说。[11] 306
除此之外,《儒林外史》第45回出现了“我们衙门里拿到了强盗、贼,穿着檀木靴还不肯招哩”,张慧剑先生释为“就是夹棍,套在人脚踝上夹的一种残酷的刑具”。[12] 441
《说岳全传》中奸臣拷问岳飞就是用檀木:
二贼又将岳爷拷问一番,用檀木拶指,命二人用杖敲打,打得岳爷头发散开,就地打滚。[13] 445
《白雪遗音》卷三九中“四府刑厅童铁面,三根檀木不容情” [14]。
我们洞悉了这些历史知识,阅读《檀香刑》时才会明白莫言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踵事增华,“檀香刑”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会欣赏《檀香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此之外,小说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个整体特征。如孙丙打了侮辱自己妻子小桃红的德国技师,骂道“你他妈的就躺在这里装死吧!” [3] 194如同鲁智深对镇关西郑屠说“你这厮诈死” [15] 50;孙丙双手抱拳对邻居说“好汉做事好汉当,决不连累各位高邻”,逼似武松杀死潘金莲、西门庆及杨志杀死牛二的声口。卖狗肉的老板娘孙眉娘无论从职业还是姓名均与在十字坡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有着一种说不清的关系。
小说第七章《悲歌》中孙丙开了个茶馆,茶馆里有张二爷、吴大少爷、曲秀才等人谈修铁路的事,很明显看出鲁迅《药》的氛围来,还有孙眉娘被称为“狗肉西施”其实也与鲁迅《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有亲密的文化基因。孙丙在行刑时的所作所为,我们分明看到《阿Q正传》中阿Q所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等。
小说写一个优秀的刽子手,“站在执行台前,眼睛里就不应该再有活人;在他的眼睛里,只有一条条的肌肉、一件件的脏器和一根根的骨头”。《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时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6] 118 《檀香刑》明显借鉴了《庄子》这一情节。
二、《檀香刑》的母题
除了情节上的相似,《檀香刑》中也有大量的、对读者来说似曾相识的情节。这些情节由于多出现在古今小说中并成为一种模式,可以称之“母题”。
孙丙在监牢中,找了一个与他长得酷似的人去顶替他。可以说“两人长相相似”在小说戏曲中是一个套子。如小说《聊斋志异·阿绣》中的真假阿绣;《红楼梦》中的甄、贾宝玉;李渔《无声戏》中的《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里的马麟如与朋友万子渊年龄相仿,面貌大同小异;《三国演义》中的假张飞及用小兵扮成的姜维;《水浒传》中的假扮徐宁等。现代金庸先生也是利用人长相相似的一个大家,如阿朱的易容术天下无双;萧峰与父亲萧远山;裘千仞兄弟等。而且替死也是戏曲中的一个常见的模式,如李玉《一捧雪》的莫成因为相貌与主人相同就替主人就刑。
《檀香刑》中还出现了一个丐帮,这大概也是受金庸小说的影响吧。而且从监狱中救孙丙的过程,很容易让人想到《笑傲江湖》中向问天、令狐冲等从监狱中救出任我行的場景。
孙眉娘就要被人捉住时被夫人藏在被子中救下来。钱丁单枪匹马冲起,在关键时刻拿出小刀在千人中劫持孙丙,这样的情节就是在今天的电视电影中也是常常见到的。其实当下小说中出现电影化倾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莫言小说也不例外。
《檀香刑》第六章《比脚》写大脚的孙眉娘见到有三寸金莲的知县夫人的感觉,两人其实在暗中比脚。这样的情节我们在冯骥才先生的《三寸金莲》也曾经看到过。
《檀香刑》虽然写了许多人物,其实就我看来,这些人物其实并非来自民间,也非来自生活,而是来自想像。鲁迅先生说《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我认为《檀香刑》是用传奇法来作小说,也就是用奇人奇事而写作小说。
在小说中,小说塑造了许多奇人。赵甲是个杀人技术出神入化的高手;受尽人间极惨酷刑的孙丙竟然能谈笑风生,比刮骨疗毒的关羽还要超出多倍,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小甲虽然是个智商不高的人,但他杀猪卖肉,一刀下去斤两不差分毫,技术酷似《水浒传》中的专业屠户操刀鬼曹正,纯熟如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牛青与钱丁都是枪法奇准的人;擅长外科的成布衣和精于内科的苏中都是罕见的神医;而孙眉娘烹调的狗肉绝佳而被称为“狗肉西施”。这样的人物不能说在人世间没有,但总是少之又少,这样奇人奇事的描写增添了小说的恍惚变幻、横绝恣肆之感,但是毕竟离真实的人生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些描写在小说史上并不“新鲜”,都是常被写用的母题。因此我个人认为,《檀香刑》是用传奇法而写小说。
与莫言的前期的小说如《白狗秋千架》等不同而与后期小说《生死疲劳》相似,《檀香刑》受到了《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说岳全传》等的影响。《檀香刑》中写孙眉娘入骨地相思钱知县,我们细细揣摩其语言口气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求西门庆相似,如小说写道:
冤家,冤家,你把我放了吧……你饶了我吧,我改过了,我再也不敢了,难道你非要我死了才肯罢休?
《金瓶梅》中潘金莲请求西门庆宽恕时“好爹爹,你饶了奴罢!你容奴说,奴便说”。[17] 173
三、向古代小说致敬
2006年3月,莫言与李敬泽先生对话《生死疲劳》时,莫言说:“关于从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是我近年来考虑比较多的问题。” [18] 274李敬泽先生认为:“《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这不仅指它的形式、它对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忠诚,也是指它想象世界的根本方式。” [18] 279坦诚地说,“它对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忠诚,也是指它想象世界的根本方式”这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是玄虚与飘渺的,而莫言小说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致敬首先并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古典小说素材的化用上,这一点,我们从《檀香刑》就可以看出,因此,在《生死疲劳》之前的《檀香刑》中,莫言的小说已经在向古典传统致敬了,它预示着莫言创作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李金佳.《聊斋志异》中的异刑[J].学术交流,2006,(1).
[3]莫言.檀香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4]金庸.鹿鼎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10.
[5]李鹏飞.“鹤睫分光照始真,纷纷世上少全人”——“使人现出原形的动物毛发”母题的分布及其演变[J].民俗研究,2011,(4).
[6]张文麟.端岩公年谱[M]//《北京图书馆藏珍藏年谱丛刊》本(第4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影印民国九年(1920)影印刊本,1998.
[7]佚名.郑鄤事迹[M]//丛书集成续编第31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8]王永宽.扭曲的人性:中国古代酷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9]冯梦龙.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5.
[10]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1]曹去晶.姑妄言[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0.
[12]吴敬梓.儒林外史[M].张慧剑,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钱采,金丰.说岳全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14]华广生.白雪遗音[O].清道光八年玉庆堂刻本.
[15]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秦修容,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莫言.碎语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lots such as killing person of MoYan'TanXiangXing based on the ancient novel and other documents. As the most core meaning of ebony as instruments of torture can be found in ancient novels. TanXiangXing use unique skill of miraculous person and the person who looked same to arrange plots which are used frequently in ancient novels and operaes. MoYan'Absorb nutrients from ancient novel.
Key words: TanXiangXing;Original story;Motif
(责任编辑:李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