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2015-05-12关丽张精安王秀珍杨宝芸孙福强
关丽 张精安 王秀珍 杨宝芸 孙福强
摘 要 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改革教学方法,采取联系生活实际、基于问题教学法、学生主讲模式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有机化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42
Research Teaching Practice on Pharmacy Professional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s
GUAN Li, ZHANG Jing'an, WANG Xiuzhen, YANG Baoyun, SUN Fuqiang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Research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purpose of a teaching mode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For teaching organic chemistry problems presented ideas and research teaching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o take contact real lif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speaker mod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achieved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research teaching;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talent training
有机化学是我校普遍开设的重要基础课,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精细化工、药用高分子材料、预防医学、生物制药等专业均为必修课,其它一些专业如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也开设为限选课。特别是对于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显得更为重要,它是学生后续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有机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通常比较重视学生接受课本知识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打好基础,方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满堂灌”和“教师讲,学生听”等教学方法,而对学生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方面重视不足。在学生方面,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记忆课本和教师传授的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较大,课堂教学普遍为大班授课,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更加突出。
研究性教学是近期我国教育界讨论比较多的教育理论,它与当代国际教育界普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一样,都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的理论基础上。一般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①②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过程性、主体性、实践性、问题性、体验性等特点受到众多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教师的关注和认可。众多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性教学的具体应用,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成功开发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范式包括改革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环节,开展论文研究,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采取案例研究,推进项目训练等。③④
1 联系生活实施研究性教学
有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常常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将生活的有机化学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的应用更为广泛,那么学生就可能会产生强烈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如在学习立体化学基础这部分内容时,由于理论性较强,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多数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吃力,厌学情绪浓。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入葡萄糖、氨基酸、手性药物等与人们生活比较接近的知识点,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而手性药物的内容因与药学专业联系紧密,学生更乐意花较多的精力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2 基于问题式研究性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建构主义的一条核心教改思路,⑤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在一种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批判性思维,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⑥如在学习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时,设置以下问题:(1)羧酸衍生物与醛、酮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与它们各自的结构有什么关系?(2)我们身边有哪些关于羧酸衍生物的应用?(3)你能由一种羧酸衍生物制备其它几种吗?如何进行?这些问题于课前约一周时间提出,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学生可以参考课本、其它教科书,也可与同学进行讨论寻找答案。为鼓励学生课下认真准备、课上积极发言,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种考核方式,这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良好方法。
实际上,有机化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采用基于问题法来进行,关键是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情景,最好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同时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小组讨论、学生主讲模式的应用
一般课程讲授中,通常是教师主讲为主,这样学生容易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往往认为课堂内容听懂了、作业会做就行了,不知道将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往往使学生养成读死书的习惯,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素质不全面的,尤其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试开展了学生主讲的模式。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至8人,小组内不设组长,以免组长最终“沦落”为组里唯一代言人。教师提前两至三周将主讲内容布置下去,各组成员分别查找资料、分类整理,最后将资料汇总,形成一份全组通用的讲义和课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对内容熟悉。最终由哪个小组的哪位同学上台主讲,是教师指定或随机抽取。通过集体备课,学生能学到比听讲要丰富得多的知识,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整理资料和汇总就是去粗取精的完善过程。最后,每个人都能将集体的智慧结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我们将“碳负离子反应”这章作为学生主讲的内容。实践表明,即使对于这样有些难度的内容,学生主讲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大纲和所教的内容仔细分析,精心挑选分组讨论的内容,要求既要有讨论价值,又要深浅适当。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法不宜使用频繁,以免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适得其反。
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大学生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大学生具有无限的研究与创新潜力,开发这种潜力是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标。⑦为此,我们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课题中分解出适于本科生进行的子课题并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团队参与子课题;教师成为导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并适当提供科研经费。另一方面,学校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为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各种方便。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自行拟定研究主题,如微波辐射有机合成新方法、相转移催化、手性合成等有机化学热点问题,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课程论文。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巩固了课内知识、扩展了课外知识;不仅了解了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培养了探索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了分析讨论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科研究问题。通过接受科研训练,学生能提高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综合实验技能、分析讨论和论文写作等综合科研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习过程,激发了他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获取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不但能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掌握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有机化学的研究性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仅在药学专业进行了尝试,还只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处于积累经验的起步阶段,其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和学生主体认知水平、传统教学习惯、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范围推广研究性教学仍然面临重重困难。此外,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地构筑研究性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对研究性教学从体制上给予肯定,推动研究性教学功能的发挥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广东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GYJGYB201201)
注释
① 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② 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③ 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1(4).
④ 许晓东,冯向东.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⑤ 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
⑥ 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⑦ 刘赞英,王岚,朱静然,张瑜,张艳红.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