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015-05-12甘皎暄

甘肃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泾川县营养餐供餐

甘皎暄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22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上了由政府提供的营养餐。2014年春季学期,我省58个连片特困县(市、区)开始实行学校食堂供餐。2015年3月,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药监局联合下发有关《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

为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我省多地在制定学生营养供餐食谱,落实食堂操作规范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完善食品管理制度,全力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管工作。

位于丝绸古道、泾水之滨的泾川县共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有各级各类学校235所,在校生总数52854人,其中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197所,学生25559人。

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泾川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松劲,大力弘扬“宁可苦干,决不苦等,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泾川教育精神,秉承“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规范操作程序,让学生吃得安全

凌晨2点,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中时,泾川县营养餐加工中心的师傅们已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一个个鲜蛋、一盆盆鲜菜、一杯杯热粥等在封装后被及时放入了保温箱,确保孩子们在吃到时还是热乎的。他们日复一日、换着花样地把3元补助的营养餐做出不同的风味,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吃得更香、吃得更好。

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摆设,一些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中年妇女正在忙个不停。在泾川县党原乡中学食品加工中心,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操作间里,大型和面机、封口机、橱柜、电蒸锅、消毒柜等设备一应俱全,萝卜、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及盐、豆瓣酱和味精等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宽敞的就餐区里一排排餐桌椅干净整洁,经过美化的墙壁透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平凉市康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段维洲告诉记者:“县上能把学生营养餐制作配送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坚持从原材料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精细化加工、食品配送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切实加强职工的管理与培训,不断丰富供餐花样、种类,努力以高端的技术、精良的设备把餐饮做成文化,确保营养餐不出现滞后、安全等问题。”

一箱箱的早餐,在第一时间被装上了封闭的送餐车,司机和送餐人员仔细检查后,承载着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希望的送餐车随即出发,驶向了一所所学校。

运餐车到学校后,学校管理人员对留样食品进行仔细鉴别,亲自品尝,然后派发给学生。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每天,我们对送来的营养餐都要抽取一份留样观察,并做好记录,对成品认真核对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产品标号,确保学生吃到安全、放心的营养餐。”玉都中学营养餐管理员王宝成这样说道。

在确保学生吃得安全的同时,泾川县各个学校还建立了陪餐制度,校长陪餐,老师试吃,为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早晨九时,泾川县党原乡合道小学准时下课,下课铃声仿佛也成了孩子们吃饭的“集结号”,他们蹦蹦跳跳,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吃什么。送餐员抬出保温桶,将热腾腾的馍和汤取出,由老师和学生代表送进教室。“饭好吃,是热的。有馍有菜有稀饭,很香!虽然刚开学不久,但营养餐送得很及时。”“跟以往相比,今年的营养餐更丰富,我更喜欢吃,爸爸妈妈都说我长高了,长胖了。”该校的学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十点多,送餐人员带着孩子们的快乐和属于自己的一份踏实与满足回到营养餐加工中心,跟食堂的师傅们又开始了午餐的制作。他们的双手忙个不停,刀起刀落、打火倒油,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就出锅了。

中午,在学校食堂打完饭的学生们,坐在干净整洁的餐桌旁,享用起了可口的午餐。那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流露出的是幸福和感恩,是对泾川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最好肯定。

一位在学校食堂为孩子的饭卡充值的家长说道:“饮食丰富了,营养跟上了,孩子的精神面貌也改善了。这不,我准备给娃多充些钱,让娃健健康康地成长。感谢营养餐,感谢党和政府,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得很。”

创新供餐模式,让学生吃有营养

在泾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很多学生因为离家远,只能带着馒头、榨菜等,将就一下一周的伙食。他们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有的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父母虽然在家,但由于忙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天天给孩子送吃的,大都是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买着吃。

食品安全、营养摄入对于这些成长中的“花朵”来说至关重要,但在如此情况下,一切毫无保障,令人担忧。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就如及时雨,必将有力促进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水平及身体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悉心谋划、科学实施,确保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确保不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泾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陶梅这样说。

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启动,泾川县就下决心把这一重大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部署、实施好,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由财政拨付50万元,购置了相关配套设备,配足了人员,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牛奶+鸡蛋+小食品”的企业配送供应成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间营养餐,保证了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受到了学生家长的质疑:长期食用牛奶、鸡蛋产生厌食现象,怎么办?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直以让学生吃得营养、吃得放心为目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泾川县营养办副主任、县教育局副局长龚小宁告诉记者。

2014年,经反复调研考察、公开招标,泾川县与平凉市康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合作,在全县选定14个乡(镇)中学或规模较大的小学食堂作为食品加工中心,由企业按照标准化食堂建设要求,投资配套食堂设施设备,招聘食堂工作人员,管理经营加工食品,负责供应本校学生的营养餐、正餐,并加工配送辐射范围内学校的营养餐。各乡(镇)中学、教育办和学校膳食委员会对营养餐质量、数量、价格、食堂安全卫生和加工过程实行全方位监管。

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推行“3+X”的多元供餐模式:“3”为国家营养膳食补助食品,“X”为学生自费食品。学校食堂推出花样更多、菜品质量更高的系列菜供学生选择,超过3元标准的部分由学生自己掏钱。这样既丰富了营养餐食谱,解决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学生3元补助吃不饱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因利润微薄无法长期运营的问题,实现了校企联动、合作共赢。

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方式彻底实现了由企业独立配餐向校企联合、食堂供餐的转变,全县2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5万多名中小学生实现了加工中心食堂辐射供餐或食堂供餐,供餐种类达到3大类20多个品种,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用餐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不再众口难调。这一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如阳光普照,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体魄。

“营养餐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以往农村孩子几乎不吃早餐,早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出现了精力不够、上课积极性下降等问题。营养餐让学生得以补充营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再也没有上课昏昏欲睡的情况发生。”“我们把营养餐工作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感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感悟和思考,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既能吃饱又能吃好,并在进餐中受到教育,这是最终目的。”……泾川县的老师们也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健全运行机制,让学生吃有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抓细抓实营养改善计划,泾川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局、食药监局、质监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项工作办公室,靠实工作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加快食堂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资金配套,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供餐企业不断强化管理、细化规程、规范操作,制定了营养餐仓储、抽检、留样、配送、交接、分发、就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措施,确定了每个环节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签订了责任书,严格考核评估,强化责任追究。

各学校细化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工作台账,严把各个关口,做到不留死角、不出空位,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营养监测工作。

县营养办完善了质量监管机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强化督查调研,加强对学校和供餐企业的管理,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挂号”整改、“销号”落实,不断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把脉问诊,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置于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切实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大家考虑考虑,今年的营养餐该怎么供应?”针对2015年国家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4元的利好政策,泾川县早动手、早谋划,于2月4日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营养专家、中小学校长及供餐企业负责人围绕营养餐的供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就营养餐的加工、供应、菜品、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解决办法。

“为了把营养改善计划策划好、实施好,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质增效。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兄弟县区营养餐供应经验,加强督查调研,加强环节监控,加强营养监测,为孩子们的幸福未来奠基。”泾川县营养办主任、县教育局局长赵晓春说。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是:泾川县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真正把这一计划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的规章制度,探索安全可行的供餐模式,涉及该计划的每个细小环节都得到了有效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任重而道远。泾川县并未满足现状,而是进一步总结经验得失,努力使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朝着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泾川县将以更加优越的供餐条件、更高效益的资金使用、更加完善的供餐模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播撒阳光。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泾川县营养餐供餐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发文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营养餐“溢出垃圾桶”,谁之过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多味营养餐
北京市平谷区食药监管局重拳打击无证餐饮单位
课间营养餐
1960~2006年泾川县气候变化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