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新突破

2015-05-12张小春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微时代

张小春

摘 要 “微时代”背景下,“微手段”成长为一种新兴的现象,高校基层团建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这一新的现象,利用“微手段”,寻找新突破,推进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微时代 微手段 基层团建 新突破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36

University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Breakthrough under the "Micro-era"

ZHANG Xiaochu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Under the "micro-era" background, "micro means" to grow into an emerging phenomenon, college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work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is new phenomenon, the use of "micro-instruments "looking for breakthroughs, promo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s micro-era; micro means;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new breakthrough

1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微手段”使用情况的调查概况

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信息浪潮不断引领着社会变革,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对高校基层团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高校基层团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微博、微信为主要途径的“微手段”作为新兴的媒介平台,在开展团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和差距,如高校学生都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微博、也广泛地使用微信交流、交谈,高校各学生部门、各社团协会都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微博,但对舆论主渠道和舆论争夺战场上赢得话语权、提升舆论引导力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微时代”背景下,“微手段”成长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高校基层团建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积极探索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寻找新突破,推进高校团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抽取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00名学生,根据《关于微手段的使用情况调查》调研问卷最终数据统计发现:在微信使用情况中,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为78%。在使用微信的学生中,11%的学生每天在线6小时以上,23%的学生在线4到6小时,也就是说,超过30%的学生每天在线的时间超过了4小时。在微信对自身生活影响方面:16%的学生认为微信的使用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7%的学生认为没有了微信自己的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在关注对象方面:79%的同学会关注自己身边的同学和好友,67%的同学会关注明星偶像等,36%的同学会关注官方新闻,仅有12%的同学会关注学校、学院组织机构或者辅导员的微信。在内容的发布上:74%的同学会选择发布个人最新生活状态,59%会转发他人的动态,16%的同学会发布学校、学院或者年级的相关学生活动。在关注内容方面:娱乐八卦类占47%以上,时政热点类占34%左右,哲理人生类占43%左右,学生活动类占18%左右。

由以上调查可知:微信深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的网络聚集地、交流大平台和精神大家园。

2 “微时代”高校基层团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微时代”基层团建工作内容面临挑战。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话题等一系列娱乐趣味性“微活动”扑面而来,很多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微”字,评微博、聊微信、看微電影和微小说等等“微”生活方式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但在吸引眼球的同时缺乏对共青团工作吸引力因素的探究,导致“微”手段内容出现共同化、单一化,特色缺乏,共青团工作吸引力不足。

(2)“微时代”基层团建工作方式面临挑战。一方面,“微”手段的出现缩短了师生之间、学院与支部之间的时空距离,由以往的面对面逐渐变为“手指”交流,但由于微手段的虚拟性和未知性因素,出现信息传播开来却未落实,使得团的工作出现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接收信息的多元化,任何组织、个人、团体可以随时随时收发信息,这给基层团建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此外,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紧跟时代潮流出现的新事物会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掌握欲望。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更新,更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通讯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因而微博客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

(3)“微时代”基层团建工作载体面临挑战。当前,高校基层团建工作有着众多的工作载体。微手段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随时随地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更加加强了个人的信息传播能量。如微博内容虽然限定为140字,但是正因为这一限制,个人无需文采,不要长篇大论,有话即说。它以其短、真、快、新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学生热衷于使用微博发表心声,或发布最新动态、或转评社会时事、或倾诉内心困惑等。而微信为大学生又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平台,有其特色功能,像语音通信之类的。像这种便捷的、不可控性的、多变的、复杂的方式使得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不断出现,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搭建微平台,利用微手段。

3 “微时代”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新思路

3.1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要融入“微生活”

群体数量大、分布范围广且分散的大学生,一般只对影响力比较深远广阔的活动留有印象,对小活动的了解度较低。但他们却通过微信对千里之外的新闻热点事件、明星八卦了如指掌。

因此,高校基层团建应该重视信息传播的内容,将日常生活、学习、学生工作中的点滴都融入到微博、微信中,如:信息预告、学院风采展示、基层团建动态、学习指导、心灵之汤、温馨提示等。同时紧抓学生生活环境的“微”变化,实行“对口”专项“微”服务,如在新学期,进行课表、学院安排等微展示;在考研准备阶段,进行学校、专业、书目、导师推荐,实现资源共享;在工作期间,办公使用技巧、小贴士、工作经验分享等,此外抓住大学生倾向于关注轻松、娱乐的信息点,关注热点话题、突发事件等,将学生的视野由外拉回,增强基层团建工作的吸引力。

3.2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要掌握“微语权”

“微时代”,信息的传递不仅快,更是多元化,多效化——不仅能发布信息,也能发布态度,谁都可以主导事实的传递。掌握“微语权”成为微手段运用中的关键。

我们可以扶持粉丝量大、关注度高的个人或集体,借鉴名“V”的力量进行正面的榜样树立,通过名“V”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在学院内倡导人人开微,通过发起“微话题”“微相册”“微传递”的微方式进行微能量的传递,由转发、评论进行线上信息的正能量传递和正确的指导。

同时,我们需要注重发布信息的思想性,抓住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布与青年生活贴近的、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对身边事物、社会热点正确解读,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感性随意走向理性冷静,培养学生养成全面、客观、理性的人生态度。

3.3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要构建“微组织”

传统的高校基层团建工作方式较为僵硬呆滞,缺乏活力。而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僵硬呆滞的事情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再加上传统高校基层团建工作方式较为保守,多为沿袭。因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基层团建的工作方式也应随其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兴趣才能做到真正有效地组织青年。因此借助微手段,丰富基层团建工作组织形式。

从组织结构上来说,我们要构建一个以学校、学院、班级为核心的三级微手段机构,构建符合团建特色的微体系。在学校主阵地的基础上建立分散的学院平台,再分散出班级“微”区域,使得微体系根植到班级。各班注册微博、微信,同时关注学院、学校微博微信,以“微”话题的形式凝聚“微”力量,以班级带动班级实现全院开花的气象。

从队伍建设来说,第一、打造一支以专职团干为主导力量,同时加入有能力和有兴趣的专业教师的“微队伍”。第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微手段意识,推动各项工作向微领域延伸。第三、精心挖掘网络中坚力量,鼓励在微手段上进行正面、理性的思想引导,以正面的声音引导微群体的声音。第四、加强对技术队伍的专业培养,不断开辟新领域、新渠道,不断覆盖学生群体,实现时空上的零差距。第五、增强对微领域团队的贴心交流服务,如经费支持、工作交流,以便达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巩固队伍。

3.4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要丰富“微活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每一个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核心。将活动本身实现微化,将当下流行的潮流元素融入到活动中,如开展“微公益”、“微传递”、“微行动”,通过“微话题”,由主办方创建话题,通过大众讨论分享的方式将青年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既可以体现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畅所欲言,又可以广聚民意,走进学生。听学生所言,才能想学生所想。

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为例,实现学生工作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并针对团委部门划分板块,结合部门特色实行学生工作“微”系列,办公室—“微距离”、组织部—“微团员记忆”、学术部—“微焦点”、宣传部—“微视野”、 “青工部”—“微公益”,素拓部—“微实践”、调研部—“微数据”、社创部—“微行动”、团校办公室—“微分子”。

另周一至周日分设特色微栏目,如“微预告”、“微人物”“微书单”、“微鸡汤”、“微相册”、“微我吧”、“微天气”、“微人脉点赞‘捧星上线”、“读书读报微吧”、“微数据”、“微公益”等。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度再不定时开辟新的栏目,涵括人物、学业、生活、人际、心理、职场等多个“微栏目”。

除了线上的“微我吧”专栏,还在线下创建“微知乎”和“In 学术”墙贴,“微知乎”传播权益保障知识,并结合权益日进行推广宣传,“In 学术”将学术热点、优秀学术课题论文、学术动态告知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贴近学生群体,真正服务好学生。

湖南师范大学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研究課题项目

参考文献

[1] 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 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通知[N].中国青年报,2011(12).

[3] 张佳菲.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J].高教研究,2011(11).

[4] 缪志聪.高校微博千帆竞发“微”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1(8).

[5] 刘盼.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创新工作的思考[J].科技向导,2011(1).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德育”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