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015-05-12陈强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激励机制

陈强

摘 要 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取决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農村教师工作热情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的激励机制不科学、不完善。因此,农村学校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从各方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工作动机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27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Current Rural School Teachers' Work Motivation

CHEN Qiang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 Taihe No.1 Middle School, Suining, Sichuan 629200)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rural schools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enthusiasm for the work of rural teachers. Affect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re many, an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school's unscientific incentives, imperfect. Thus, rural schools must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perfect incentive mechanism to mobilize all aspects of teachers' work ethic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work.

Key words rural teacher; work motivation; stimulation mechanism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广大农村教师在教学热情上反倒日益缺失,逐渐消失殆尽。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师生比远远高于城镇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越来越轻。有机会到更好条件的学校却不愿意去,理由是辛苦,不好耍。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些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呢?事实上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比较落后的。看样子,工作量的减轻和教学质量是不成正比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曾对所在区域内选择了部分教师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表1 农村教师对职业的喜爱程度

表2 农村教师工作满意程度

这两个调查表表明,当前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农村教师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1)农村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教师要做好这份职业,必须要具备充分的动机。什么是动机呢?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人的经常的愿望、兴趣、理想所表现出来的激励人的行为的主观因素。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重结果,轻过程;重施压,轻减压;重刚性制度,轻人文关怀;重质量评价,轻合理分析;重领导意志,轻群众呼声。日复一日,老师在单调地重复教学工作,没有激情,没有创新,被动应付地展开工作,课堂自然成了一汪死水,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2)新课程改革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使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的适应性降低。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但广大农村教师缺少理论的指引和新课程培训,对新课程认识很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也就堪忧。传统教育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中还存在,对学生沿用了“师道尊严”的老一套管理模式,不能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僵化乃至对立。社会环境因素也对教师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凡是师生之间的矛盾,责任全归在老师身上,“责声”一片。因此,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新课堂面前迷茫了,畏惧了,适应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滑坡。

当然,导致农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减退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笔者仅就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有些是社会因素,短期内无法扭转。有些是学校管理方面形成的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可以扭转,取得更好的效果。一个学校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平。管理理论的“人本”原理强调,一切管理应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通过设计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财、物、时空、信息发挥最大的效能,在广大农村学校,外部资源稀缺,只有教师才是一所学校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活力的源泉,只有把这种具有巨大能动性的资源管理好,才能高效完成组织目标,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牌,留住生源,切实为农村老百姓减轻负担,也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怎样有效地完善农村学校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1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优秀的学校激励机制能正确地引导教师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教师所处环境不如城镇教师,需求和想法单一,如果学校引导激励得当,反而能迸发巨大的工作热情。笔者身边的许多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但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领先,社会和老百姓的评价很高,应该说是和管理者能较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密不可分。

(1)用好物质奖励,重点做好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結果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物质需要是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在广大农村学校物质奖励成了学校激励的主要模式。实现绩效工资后,广大农村教师的资金收入来源主要是期末绩效考核。5个月的过程考核对于教师们来说是比较漫长且不具备直观的考核效能(有些学校为了不引发矛盾,平时的绩效考核结果是不公布的)。一些教师觉得一学期就比别人差几百接近一千块钱,无所谓,身体第一,工作是否努力无所谓,因此平时工作就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这种以绩效考核为主甚至是唯一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整个学校工作。

因此,农村学校要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公正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透明地向教师公布。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从而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工作和奉献中来。

(2)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每一个学校都有“骨干分子”,有些管理学理论称之为“能人”,而现代企业管理中称之为“能人经济”。能否调动这些“骨干分子”的工作积极性是搞好学校工作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例如充分利用好教代会、工会等群团组织,让广大教师参与讨论制定学校目标规划、改革措施及其它重大事项。通过这些举措,使广大教师的归宿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自我价值得到提升。

(3)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是建立信任激励机制。“士为知己者死”,管理者对教师的信任会产生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不仅可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能极大地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相信教师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还要善于发现每个教师成功的潜在优势,并创造机会积极扶持教师的成长。笔者在工作之初,正是一位校长的肯定和帮助,才坚定不移地在从教之路走下去,且能有所作为。不光是对潜在能力的老师如此,即使那些看起来似乎素质不高的教师也同样予以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支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全面地看待一个人长处和短处,做到用人之长,助人克短,使教师在对学校的认知和情感上取得共识。

其次是建立恰当的情感激励机制。日本东芝公司的创始人田中久重经常在下班后和员工到酒吧喝酒,用这种方式增加了和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想法,于是在工作中能有效调动员工们的激情,最终形成了东芝企业文化,使东芝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学校管理者也应如此,要能关心爱护教师,深入了解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现状,为教师排忧解难,这样能够使教师产生归宿感,激发其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

三是建立常态的荣誉激励机制。著名管理学者赫茨佰格在他的《工作的激情因素》中指出:工作富有成就感是激发职工积极性的首要因素。从这一理论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对不同原教师形成不同的期望,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广泛开展创优、评优活动,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他们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促进教师事业成长。有些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评选“首席导师”就源于此理。农村学校还可就教师的成就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师们在亲人面前、乡亲面前“露脸”,会让老师们倍受鼓舞,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建立长效的思想激励机制,树立教师们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思想。思想激励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手段,这也是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以多种形式巧妙地对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激励,不断提高其对工作价值、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鼓舞唤醒其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效果。

《三国志》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学校管理工作关键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而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是最重要的手段。农村学校因受其地域限制、生源素质和办学条件的影响,更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如能科学制定和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广大农村学校也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成为一块教育的热土。

参考文献

[1] 刘方,赵曦,郑大明.农村课改聚焦——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篇[J].教师之友,1990.14:76-79.

[2] 王泽德,赵上帛.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58(2):208-209.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