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鲍尔格曼的网络技术观
2015-05-12于骐鸣
于骐鸣
摘 要 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鲍尔格曼思想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但和海德格尔技术观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是,海德格尔是从技术之外研究技术,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层面反思技术以及技术和人的关系,而鲍尔格曼从海德格尔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层面转向了技术经验层面的研究,提出“装置范式”的技术观点。
关键词 鲍尔格曼 网络技术观 网络时代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20
On Bauer Krugman's Network Technology Concept
YU Qiming
(Faculty of Philosoph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As a student of Heidegger, Bauer Krugman thought influenced Heidegger, Heidegger and technical concept but research methods essential difference is that Heidegger is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from outside the technology, to reflect the level of abstraction from the metaphysical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people, and Bauer Krugman from Heidegger's metaphysical abstraction layer turned to the study of technical experience level, and that "device Paradigm" technology point of view.
Key words Bauer Krugman; network technology concept; the internet age
1 技術观背景
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鲍尔格曼思想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但和海德格尔技术观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是,海德格尔是从技术之外研究技术,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层面反思技术以及技术和人的关系,而鲍尔格曼从海德格尔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层转向了技术经验层面的研究,鲍尔格曼的技术观点是在分析了现代技术,尤其是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鲍尔格曼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走向技术的创新时代,技术创新塑造着人类的生活生存方式,同时也被诸多后现代哲学家所思考,这种思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同时受到哲学家所处的时代中现实背景和前人哲学理论背景的影响。
鲍尔格曼技术哲学观点的现实背景是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现代文明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现代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技术已经变得高度社会化和普及化。从这个角度说,现代技术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类的发展,技术的未来也就是人类的未来。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科学和理性对人类所起的作用。“在社会科学、历史和人文科学中,最持久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关于技术和技术变革对与社会生活的个方面的影响的问题。”①目前,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行为方式、创造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决定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计算已不再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②
20世纪60年代,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存方式,数字化和信息化、网络化已经给人类生存状态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已经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技术已经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为人类的生存设定了新的框架,人类进入了依靠网络技术进行生存生活的时代。
我们到处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痕迹,便携式无线网络基本已经覆盖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甚至被各种可相互联系的网络设备所覆盖和包围,正生存在技术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个人已严重地不得不屈从于强大的机器的力量,技术的规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规则。目前的情形正如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前景的预测,人类部分上已经成为了网络技术的奴隶,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达到了统治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当前是真实的网络时代,我们面对的不是自然界,而是现代技术统治下的我们自己,同时我们自己也是经过自己改造过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人类如此改造过的世界里,以至于在人类的每一个领域里,无论是我们拿起日常生活工具,还是到被人类从未改造过的乡村去旅行,我们总会碰到自己。诚然,在地球上的有些地方,这一过程还没有完结,但在这些地方,技术迟早会建立自己的霸权。”③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技术化社会。
技术化社会同时对人类生活生存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由于技术的影响已经呈现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人类过于依赖技术带来的生活生存方式,必然会受到技术的支配,代之以技术规则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这样人类为了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屈从于技术权威,而技术权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类越来越依附于这种权威,从无法反抗到顺应这种权威,同时人类的主体性特征逐渐弱化,人类逐渐只能在这种权威下生活,无法脱离这种权威。但技术权威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对人性的弱化,“技术社会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真正合乎人性的社会,因为它把物质事物而不是把人放在首位。”人性弱化的网络技术控制下的社会的一系列问题也就由此产生,比如网络犯罪,本质上即是技术导致的一种人性的弱化。
鲍尔格曼认为,“技术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的文化力”。现代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一旦产生,就会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的交往功能,交往的主体之间有了技术性的特征,人类主体必须借助技术才能更好地交往,同时,技术对交往主体的心理也有多重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交往工具的发达,人们通过网络即可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功能,技术的因素往往决定的交往的质量,由此技术的地位得到根本性的提高,甚至凌驾在交往功能之上,人们之间的交往成为了技术和技术之间的交往,技术的交往功能实际也是人性的弱化的一个方面。其次是技术的政治功能,鲍尔格曼在《论技术与民主》中认为,“民主危机表现在市民的冷漠,丧失公共目标,统治权威减弱,市民生活支离破碎和平庸不堪等方面,技术危机体现在这样尖锐的问题里:我们的星球是否能够继续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高速增长的生活水平的能源和坚实基础。这两个危机是否可以相互联系并相互强化。”鲍尔格曼认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政治功能的弱化,人们对于政治事务变得冷漠,政治功能也由于缺乏人们的参与而减弱。最后,是技术的经济功能,现代技术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网络技术为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开拓了新的区域,不断迎合人的消费欲望,也促进这人类消费方式的变化。
2 装置范式
库恩在《科学的革命》中认为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内在结构,体现这种内在结构的模型即库恩的“范式”,鲍尔格曼借鉴了库恩的“范式”理论,将范式理论应用在对技术的本质说明中。
在《技术和当代生活的探索:一种哲学探索》中,鲍尔格曼从“中央供暖站”的装置和电视机的发展这两个案例入手,通过直观研究,分析出现代技术的范式特征。鲍尔格曼认为,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的便利,以及人类的自由和繁荣,这就要求技术具有可用性,“如果某物已经呈现出为即时出现的、到处存在的、安全的、容易的、那它就是可用的。”为了探讨一种技术是否是可用的,我们必须首先探讨“物”和“装置”的区别。鲍尔格曼认为,“物”所表达的意义和它所处的世界是密不可分的,“物”和世界的交往,即“物”和该物对世界的作用性是不可分的,一种“物”只有是有用于世界的,才是可用的,“物”的意义即包含了该“物”对社会的参与,即人的参与。鲍尔格曼把“物”的意义通过“物”的可用性和世界的人联系起来,从此角度,一种“物”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物品,也包含了人类和物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什么是可用的“物”时,鲍尔格曼提出了装置的概念,结合“中央供暖器”的例子,鲍尔格曼分析了在“中央供暖器”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认为一个装置的机械具有一种收缩和隐蔽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装置的机械变得越来越不起眼,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少,人们几乎无法觉察到这种装置的存在,与之相反的是,装置的机械附加因素却更丰富了,这些因素构成了装置所实现的用品,这些因素成为了这个装置存在的理由。例如:中央供暖站主要功能是提供暖气,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人类的即时互动,电话的功能是提供通讯,汽车的功能是提供运输,电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图像和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机械的功能性因素占据了技术主导的地位,而装置的机械特征却明显减弱。即机器变得越来越隐蔽,附加的因素变得越来越突出。鲍尔格曼分析此现象时,认为技术的发展,改变更多的实际上只是功能而已,装置机械的弱化伴随着功能的强大或目的的突出,这两者关系发展到极致,当一个“物”只留下可使用的功能因素时,才是真正的可用。由此,鲍尔格曼提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装置范式”,本质上体现了现代机器对人的生活生存方式的塑造。
“装置范式”认为,在现代技术以前,人们面对的是事物不是机器,“对一件事物的经历总是涉及事物世界的亲身的和社会的参与”,事物是不可能和人们的经历分割开来的。而现代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人们面对的不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诸如中央供暖器、电视机之类的人工制造的机械或电子装置,现代技术体现在“装置范式”中,现代技术的本质就是“装置”,人们通过对“装置”的消费来实现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并不再参与自然界本身,在这种方式下,人们的生活也由现代技术来塑造,现代技术激励着人们进行消费,而现代技术代替人们参与和自然界的互动,鲍尔格曼称这种方式为“装置范式”。鲍尔格曼认为,“装置范式”使得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依赖技术的事物上,而远离哪些不依靠技术的对人类自身有价值的事物即“非装置范式”。他用例子来说明“装置范式”和“非装置范式”的区别,前者好比是把一套音响设备送给小孩,后者好像把小提琴和学习课程送给他。这两套东西都能制造音乐,但实际意义却根本不同,“装置范式”使得人类忽略人的生存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却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手段,这样就造成了目的和手段的分离,从而实现了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
3 总结
鲍尔格曼对技术信息的反思,建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分析之上,提出了“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鲍尔格曼对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行了思考,认为信息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将会导致现实的湮灭和窒息,特别强调了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平衡关系的重要性,成为鲍尔格曼技术哲学观点的理论核心。
注释
① 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1.
②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15.
③ 海森伯.物理學家的自然观[M].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