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院校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12王李波黄丽娜秦刚何小芳曹新鑫戴亚辉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问题探讨实验研究毕业设计

王李波 黄丽娜 秦刚 何小芳 曹新鑫 戴亚辉

摘 要 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考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实验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毕业设计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1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ology College

Experimental Research Graduation Design

WANG Libo, HUANG Lina, QIN Gang, HE Xiaofang, CAO Xinxin, DAI Yahu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3)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had learned in the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It ha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 integrative abilit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graduation design of 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 experimental research; graduation design; discussion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理工类院校的毕业设计大概分实验研究型、描述型和设计型三种类型,由于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将面临毕业,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多年指导实验研究型论文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实验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1 理工院校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时间短,与考研就业冲突

目前大部分院校本科毕业设计的安排时间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以毕业答辩时间六月中旬为例,毕业论文撰写需要半个月左右,毕业实习则需要一个月时间,真正用来进行实验研究的时间大概只有不到三个月,这其中又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同时毕业设计和考研、就业冲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学校对考研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的行列,而考研时间正好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末,为了考上理想的院校,很多学生在大三就开始进行考研准备,尤其是大四第一学期,基本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考研复习中,无心关注其他的事情,直接导致大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到了第二学期还将要面临四月份的复试,因此又需要准备复试而没有心情和精力开展毕业设计。另外对于不参加考研的学生,这段时间也正是毕业生急于求职的时间,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找工作压力大,导致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实验工作,经常请假外出到全国各地进行工作面试,因此毕业设计时间进一步压缩,而且隔三差五地出去导致毕业设计没有连贯性。

1.2 毕业设计经费少

絕大多数的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工作涉及了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的分析、测试等环节,而且目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普遍是一人一题,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比以往更加丰富,但这也决定了学生将要使用的原材料与仪器更加多元化,实验的结果需要进行大量的表征检测,目前检测分析费用普遍较高,毕业设计能用来支配的经费很少,在200~400元左右,因此毕业设计经费很难满足样品检测的需求,这也造成毕业设计中很多数据的不完善,不能深入地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形成的论文类似于一份实习报告,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1.3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毕业设计题目是教师提出并让学生开展的,那么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就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师个人能力不足,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不当,指导起来力不从心,必然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高效地开展实验;第二,有的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带的学生过多,由于本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影响,指导每个学生设计的时间必然减少,且投入精力不足,对学生每天的设计工作不了解,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监督、指导;第三,责任心不够,有的老师甚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不闻不问,没有尽到自己应有的监督指导责任;而有的老师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设计题目过于雷同,甚至同组内同学的设计题目只是简单的参数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实验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精力投入不足。比如在毕业设计前期过于懒散,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献的调研和实验的设计,到了后期才急急忙忙地投入实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操作不够熟练,因此与最初的预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下降。有些考上研究生或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过于放松,对毕业设计抱着能过就行的心理,实验过程中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这也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

1.4 毕业设计考核问题

虽然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越来越重视,对于毕业设计制定了详细完整的管理规范和要求,并有教学检查组的督导,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实际执行起来却流于形式,毕业设计的审核、答辩和成绩评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比如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最终是通过毕业答辩时学生的表现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好坏来评定的,而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只能通过指导教师来评判。因此这里面存在很多人为的影响因素,论文以结果定好坏,而忽视了毕业设计中工作量的大小,这对一些实验难度大、工作量大,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

2 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关对策

2.1 大学生结合指导教师,提前进入实验室

针对大四学生面临考研、就业及时间短的问题,提出学生结合指导教师,在大二或大三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指导教师的项目研究。这有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都是一些空洞的基础理论,进入实验室之后通过早期的简单实验,可以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第二,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毕业设计时间短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工作具有延续性。

2.2 选题结合科研,开放实验室

针对毕业设计经费少的问题,提出选题结合科研,开放实验室的方法。指导教师都有着或大或小的科研项目,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考虑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与科研相结合,不仅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科研工作的压力,而且可以弥补毕业设计试验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针对性地面对毕业学生开放一些实验室,通过毕业学生申请的方式降低或部分减免毕业设计试验中的测试费用,或者学校适当增加毕业设计环节的经费投入,使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实验研究有比较充足的经费支持,通过这些手段切实解决毕业设计环节经费少的问题。

2.3 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设计既涉及理论知识又涉及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指导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自身既要能从理论上指导,又能给予实践上的帮助,而且通过毕业设计既能强化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又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另外高校要制定政策与规定,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学生要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对学生而言,应端正毕业设计的态度,转变观念。在思想上要把毕业设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在思想上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毕业设计中锻炼自己,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4 制定明确量化的考核指标

评定成绩的根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二是答辩的表现;三是毕业设计过程中工作量的大小;四是平时的表现。前两个可以明确量化,后两个主要通过指导教师来评定,指导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对其打分。另外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学院可以根据毕业设计进程安排随时抽查学生的階段性工作;制度上加强学生的考勤管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检查,确保毕业设计的时间充分利用,并可作为平时成绩量化指标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前,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全面提高的关键阶段,学校、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C-0177*),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 G047,2012JG057)

参考文献

[1] 刘建慧,苑斯文.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8):155-156.

[2] 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35-36.

[3] 郑翔,高健和.高校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问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2):91-93.

[4] 刘卫国,高中松,秦位强.提升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4.11:73-74.

[5] 张兰芳,胡延广.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制度的体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66-267.

猜你喜欢

问题探讨实验研究毕业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词块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