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

2015-05-11谷志峰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现代

【关键词】演传统,现代,鸦片战争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37-06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实现现代化一直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探索的目标。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我们常常将它革命史化,诚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两个过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之一。但革命只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方面,今天面对日益变化的中国和世界,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开放的视野看问题,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禁锢、拓宽视野,以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较量,这有助于学生对当前世界大变革的认识。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把人文情怀、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求真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放的世界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合作分享的品质与具体历史知识以及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隐形的价值观与显性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达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目的”。①所以,《鸦片战争》一课,体现其价值的立足点并非是战争的过程何其惨烈,战败的清王朝如何陈腐,条约的签订多么屈辱,而是通过鸦片战争前后一系列史料的选取来再现那个时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步履维艰,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灵、生活。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人们的思考,是为了解决当代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诸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改革面临深水区,我们如何汲取优秀文明的成果,摒弃陈腐的观念,来开创未来,这是历史教学中隐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而这些价值观念的形成要依赖于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立意,而立意一旦形成,具备现代意识、全球意识的合格公民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

在中国走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有几次很好的机遇,但我们没有抓住。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向来都有文化开放、兼收并蓄的传统,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人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呢?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处于什么样的思想状态?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做好课堂延伸,将有助学生理解中国在走向近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教师可以讲述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等于1583年来华的事件,虽然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在中国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他们将西方的天文、历法、大炮铸造、绘画、几何、艺术、建筑等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他们进入中国之初,是以如下方式与中国人相处的:

(罗明坚、利玛窦)改穿中式服装、学习汉语、采用中国式的举止,研究儒家的道德信条……(并)把自己打扮成学者和科学家。

利玛窦选择汉语中一些最相近的词汇来表达基督教的概念,而不是音译西方的术语。例如“gratia”就不是音译成“格拉基亚”,而是翻译成“天恩”或“圣恩”。他把汉语中“天”的概念等同与基督教中“GOD”的概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利玛窦向明廷所献的世界地图,就精心设计,把中国的地理位置安排在“中心”。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学生对此的反应是:要在中国传教,罗明坚、利玛窦为什么不去向民众宣传教会的善意,或者直接向明廷请旨,而是采用情感接触、文化亲近的态度呢?那时欧洲人已经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他们头脑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世界观”,为什么还要向明廷说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呢?教师顺势出示以下材料:

中国古代人在大约两三千年前,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第一圈是王所在的京城,第二圈是华夏或者诸夏,第三圈是夷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与南夷北狄相对应的“中国”概念;第三,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叫做南蛮、北狄、西戎、东夷。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705年和1720年,罗马教皇两次遣使来华,呈递教皇禁约,禁止中国教徒使用“天”或“上帝”的称呼,禁止在教堂内悬挂“敬天”匾额,禁止参加祭孔、祀祖的典礼。康熙帝多次接见使者,并向他解释祭孔、祀祖乃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说明不能要求中国人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完全照搬西方的圣经教义。但使者却以个人名义发表公函,要求中国教会无条件执行教皇的规定,康熙帝谕令以后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雍正帝继位后,继续奉行禁教政策。1746年,乾隆帝谕令各省督抚,如有以天主教引诱男妇,聚众诵经者,立即查拿,分别首从,按法惩治。1784年乾隆帝再次下令各地督抚严厉查禁天主教,并谕令广东巡抚孙士毅向在华洋人发出警告:“如再有干犯功令,私行派往者,必当从重严办,不能再邀宽典。”经过乾隆年间两次大规模的禁教活动,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停止,天主教在华势力也几乎归于澌灭。

——张岂之、郭成康、王天有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设计意图:通过这则材料学生认识到,原来西方人的“世界观”同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是对立的。罗明坚、利玛窦要想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得朝廷批准他们传教,就必须通过和平渗透的方式,避免与中国人的偏见和怀疑发生冲突,否则必然会遭到当时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抵制。因为那时的西方人仍被视做“藩属”,他们的传教行为一定会被视为教唆民众、犯上作乱。罗明坚、利玛窦是聪明的,但他们的教皇可不这样想,教皇认为天主教文明是至高无上的,中国的传统必须让位于天主教的礼仪,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集中在“礼仪”这一问题上,最终矛盾激化。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认识深化了,原来中西之间的第一次接触与交流实质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第一次博弈,而这次博弈最终在乾隆皇帝的两次禁教活动中结束了。虽然西方传教士来华为了传教,但也传来了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更主要的是,随着传教活动的终结,中国也就关闭了了解世界的渠道,关上了通往现代的大门,与此同时,西方工业革命开始,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出现,而我们错过了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机遇。

除了传教士之外,英国的官员和商人也曾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的境遇会如何呢?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目的是在北京设立代表、将贸易扩展到整个中国、允许英国商人在中国居住,并自由往来于广州和澳门。该使团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接见,但乾隆皇帝并没有答应该使团的要求,其答复是:

关于在北京设立代表:中国深为嘉许英国“倾心向化”、遣使前来的恭顺之诚,但要派外交代表来北京居住的请求却不能满足,因为这与天朝体制不合。

允许英国商人在中国居住: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规习软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关于将贸易扩张到中国:天朝无所不用,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816年英国派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目的是实现中英商人之间的自由贸易,废除公行制度、自由居住在商馆不受时间限制,开放更多的口岸,在北京派驻外交使节的权利。

但当阿美士德被要求行磕头礼以谢皇恩时,他答复不能遵行,后经无休止的争执,改为单膝下跪叩头三次,重复这个礼节三次,以接近所要求的三跪九叩之礼。嘉庆皇帝准备在颐和园接见,但阿美士德因路途颠簸和天气炎热而疲惫不堪,请求稍事休息,与陪同的中国官员发生争吵,气得转身离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设问:学生根据学生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

1.英国两个使团来华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的态度?中国官员(皇帝)与英国使臣的交锋,可以看出两国政治、经济、思想上有何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鸦片战争前中国曾有机会参与到国际大家庭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中国的朝贡体制与英国的自由贸易体制对抗,小农经济与工业文明对抗,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全球发展的视野对抗,总之,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博弈,最终传统占据优势,其结局是中国丧失了融入国际大家庭的良好发展机会。但也让学生理解,世界形势浩浩汤汤,国家大门的打开,开放做买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合法的方式打不开你的大门,那么非法的、暴力的方式迟早会出现。

出示材料:

正处于鼎盛时期的英国人,被濒于灭亡的死要面子的龙的要求激怒了,他们把毒品交易、争取自由的战斗、国家荣誉混为一谈,发动了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来反对清帝国的最后势力。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师:和平方式打开中国大门的愿望破灭了,英国人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死要面子”的中国人呢?

生:毒品即鸦片,还有战争的方式。

英国商人不得不找一种中国人也迫切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就像英国人需要茶叶一样,使他们也愿意为此支付白银。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设问:请同学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指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及危害?

过渡到虎门销烟。(略)

设计意图:这一子目的设计,仍然是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向中国,而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显然已经对于这样的传统贸易深感不满,为改变传统,列强用鸦片悄悄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而清王朝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依然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回击,鸦片战争不可避免。

1.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英国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中国断绝贸易,英国是为了通商自由;中国认为英国是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清政府在战争爆发前是否断绝贸易呢?(出示材料)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设定外国商人交出鸦片的最后期限是3月21日,结果英国商人拒绝缴纳,24日林则徐下令中断贸易,撤走华人买办和仆役,并包围了英国商馆。林则徐表示只要先交出四分之一的鸦片,买办、仆役和厨师即可返回商馆;再交出四分之一,来往于黄埔与澳门之间的线板即允许恢复行驶;交出第三个四分之一时,便将撤走对商官的围困;当最后的四分之一交清时将恢复贸易。

1839年12月6日(穿鼻洋海战之后),与英国人的贸易被“永久”中断了,但许多美国商号已出具了甘结。旗昌洋行的福布斯宣称:“我可不是为了我的健康或快乐来中国的……只要我能卖出一码货物或买进一磅茶叶,我就要忠于职守……我们美国佬可没有女王来担保我们的损失。”一直到1840年6月,当英国增援部队开来重启战衅时,美国人才离开广州前往澳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可见,林则徐的主张是任何国家的商船,只要不夹带鸦片,并且具结承认以后不带鸦片,都允许往来通商的,战前尽管中英关系紧张,但中外贸易并未断绝。

英国驻广州的代表是何看法?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收缴鸦片):英国政府派驻广州的商务监督义律,不让英国商人把鸦片烟直接交给中国官方,而要先交给义律,再由他以英国商务监督的名义交给中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鸦片纠纷成为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

义律在被迫交出鸦片之后,指使英国商人拒绝按照林则徐的要求具结(林则徐收缴外国商人鸦片后,要求外国商人出具一份嗣后永不敢非法夹带鸦片的甘结,如违反这份甘结将货尽没官,人即正法),率领他们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黄埔做买卖。他向英国政府报告,要求派军队来准备武力解决。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林则徐销毁鸦片以后,中英间贸易摩擦断绝,其责任是在义律,而不是林则徐。

英国政府什么态度?

英人久有以实力打开中国门户的议论,但尚不便为鸦片问题而断然有所行动。当中国禁烟运动(1839年6月)趋于紧张之时,英国政府并无明确决策。一面警告英商,如因鸦片而蒙受损失,自行负责,政府不予保护;一面又命令义律不得干涉英商的经营。

1839年9月下旬,巴麦尊(英国外相)接到义律的报告,认为必须用兵,自粤回英的烟商查顿,多方运用,大事鼓煽,提供情报,力主对华作战。国内大商人,亦纷纷上书政府,要求采取有效办法,保护英人利益……国会终于在4月(1840年)初以极微弱的多数同意了政府的政策。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中热心鼓吹对中国作战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鸦片走私贩子,例如被林则徐逐出境的查顿和玛地臣。这两个人多年在中国沿海从事鸦片走私而发了财,回国后不久,都成了国会议员,玛地臣还受封为爵士。另一部分人是同对中国贸易有关的工业、商业、航运、金融等方面的资本家。他们竭力企图把英国的工业制造品推销到中国去。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设计意图:掌握战争爆发的原因,必须走进历史细节。指导学生从历史细节入手,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通过设置战争爆发前中英官员、商人态度的几则材料来说明,中国政府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一直都没有断绝广州的贸易,只是要求外国商人合法经营,并保证以后不会私带鸦片。而英国政府是被这些大商人,大资本家绑架了,是资产阶级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进行的战争。

传统教学中,我们只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鸦片战争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夺取商品市场的行为,但学生不知道这一结论从何而来。通过历史细节材料的展示,我们看到,就连英国政府面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都必须选择顺历史潮流而动,从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鸦片战争的爆发其实质是英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中国对立的必然产物。

2.关于战败的原因

这些炮台显示清军的防御是多么原始……杰克·钦对中国可怜的武器装备做了正确的评价:“更像烟花而不是大炮。”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

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

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林则徐在中国传统的水战战术中择出“火攻”战法,即“多驾拖船,满载车薪,备带火器,分为数队,占住上风,漏液乘流纵放”。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等而下之的杨芳,则收集妇女溺器为“压胜具”,视“夷炮”为邪教法术。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战败不仅是武器的落后,制度的腐朽,更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历史教学中,由于情境和‘人’的缺位,而少了移情体验和情感共鸣,学生便顺理成章地以旁观者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事外,也就少了自我教育的动力和行为”。①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也和当时的其他人一样缺乏现代战争战略常识,战术思想停留在三国时代的“火烧曹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将使学生情感融入历史,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确定实现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

鸦片战争后,丧权受辱的清政府本该认清自己的落后,奋起直追,立即走向现代化道路,驱逐列强。可是,清政府不承认自己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落后,结果,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一点充分体现在鸦片战争后请政府对一系列的条约的看法上。

关于《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中英双方有不同的认识:

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

——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

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商品可以避免苛捐杂税,更好地打进中国市场了,而当时清朝政府认为,这个关税比现有关税都高,这岂不是好事吗。但实质上,“关税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②我们丧失了关税主权,中国商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反而得不到保护,这是南京条约中危害性最大的一条。学生在认识这些现象的同时,也要看到材料背后隐含的本质,即中国的政府缺乏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的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关税”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权以及行使这一国家主权的重要意义。

关于外国公使驻京条款的争议:

英法两国认为:可以与中国保持平等关系;这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

中国皇帝认为:这是封贡体系的终结和对中国天下共主身份的否定

这些夷使将建造高达的房屋,借助双筒望远镜,从上面窥探宫中的动静。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通过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英法等国想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进而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中国皇帝的反击点却不是从维护国家主权这一角度出发,而是竭力维护“天下宗主”地位,甚至臆测“窥探宫中的动静”,更显得清政府无知,滑稽可笑。

咸丰皇帝甚至有意以全免英国商品的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外国公使驻京)要求。1858年与英法所订天津条约写明今后外国公使觐见中国皇帝时,不可行“有碍于国体之礼”,但清政府为了维护天朝皇帝至尊无上的虚假“形象”,仍然纠缠不让步。外国使节于1861年进驻北京,仍被拒绝觐见清帝,以致激起整个外交使团的愤慨,使对外关系中增添了不必要的对立情绪。割地赔款可以不争,这个“体制”问题却非争不可。从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拖了半个世纪,到1873年同治皇帝举行亲政大典时才算勉强解决。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可知,“鸦片战争虽然击碎‘天朝’的威严,但“天朝”的观念却不能随之更换”。①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仍在继续,虽然中国在这场较量中早已败下阵来,但由于清朝官员外交观念、主权观念、条约意识,商业概念的缺失,“这些传统的观念使中国在此后几十年中都找不到自己在现代世界坐标上的准确方位”。②而这些是造成1840—186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迟滞二十年最主要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终于起步了,其最主要的标志是洋务运动。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中,现代终于战胜了传统,中国迎来了进步的希望,那么是什么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呢?有人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西方现代文明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国必须经过殖民统治才能发展起来?

“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你是怎样认为的呢?教师进一步出示材料: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设计意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什么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一直是史学家争议的话题,争议主要表现为三点:一外因论,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二是内因论,即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和国情;三是内外因综合因素的作用。这一问题较难,不指望学生能完整的得出结论,关键在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方法。上述材料的观点与教师给出的观点是对立的,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破除西方中心论阴影,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谷志峰,男,中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现代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