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即治学”的心境捕捉灵魂

2015-05-11杨国纬郭敏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治学

杨国纬++郭敏

【关键词】演教学灵魂,治学,太平天国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08-0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太平天国的史事往往显得云遮雾绕、欲说还休。从2012年起,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将“天国”的历史客观真实地告诉学生,使他们透过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激思悟理。经过多次实践、反思、调整,我们不仅借助这个特例从史学角度感受到了些许理论与方法,而且也从“教学即治学”的心境出发,试图从实践层面去诠释对于历史灵魂追问的途径与实施的方法,意在沉心静悟,提升教学的境界。

诚如李惠军老师所言,“好的历史课要有灵魂,灵魂是历史课堂智慧的精髓,只有在这个灵魂的驱使下,历史才有深度力量,才有神韵风采”。我们在《太平天国运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揣摩,感受至深。2012年,我们开始准备本课时,对教学需要“灵魂”的认知是模糊的,只是凭着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感觉在设计一节课。比如,郭敏老师在寻找本课的相关史学著作时,只是批量涉猎、层叠堆砌,收集了一大批著作和论文,可是却不知为何而找?找来何用?由于缺乏明确的阅读指向,只好草草翻阅,其结果自然是不得要领、“不求甚解”了。后来,我们感觉到必须要把问题聚焦到一个“点”上,围绕这个“点”运筹谋划、确定取舍。实际上,就是找到这节课的“灵魂”。

我们常常反躬自问:究竟怎样才能使教学灵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象?就太平天国的史事而言,暂不论其长久以来基于意识形态的评价问题,单就其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地缘发端、“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天国诸王的身世背景到军事战争的成败、中外交往的得失、天国理想与时代现实的冲突等诸多内容,要想在一节课内传道解惑已属难得,还要感染学生、发人深省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来,只有追问灵魂、去芜存菁方能有所突破。

于是我们共同精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和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等论著,重新沉浸到那段史海中,让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深处和细处去体察、咀嚼和感受,在广阔的空间和久远的时段中打开“心界”,从而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认。我们也读了大量的史学论文,尝试用史家的视角和最新的学术成果来认知这段历史。我们发现,史学家对于那个时代早有精辟的论述:“‘师夷是鸦片战争前后30年间探求世界、巩固国防和重新认识西方的产物……全面考量那时‘师夷的主张和实践,包含‘师长技、‘采西学、‘拜上帝三个不同层面。‘长技较多在军事方面,‘西学集中体现在科技领域,‘拜上帝则借宗教以改朝换代。”①由此,我们豁然开朗,纷繁芜杂的史料不再遮蔽我们的眼睛,中外学者各执一词的历史评述也不再令我们茫然无措。

在史学论著中涵泳体察,不仅打开了我们的视阈,而且使我们穿越时空,回归历史。我们好像在和那个年代人物对话,洪秀全、杨秀清、洪仁■、曾国藩、李鸿章、戈登……这一个个鲜活人物的音容笑貌恰在眼前,我们是在和他们共同经历那个时代的悲喜沉浮以及他们的种种选择。我们感觉到,教材文本不再生涩,历史概念不再抽象。要想将一段历史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动情、动心,老师对于那段历史的心灵体验必然是丰富的、灵动的。没有对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性的理解,没有对于广西地区贫穷、落后、愚昧的感知,没有对于洪秀全等人窘迫生活境遇的体认,我们怎么能理解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巨大声势呢?脱离了对于天国各阶层的分析,忽视了当时中外势力的纵横捭阖,又怎能理解天国的大起大落和最终的悲剧下场呢?当我们去追问,太平天国对于时局的冲击和对历史的久远影响,这样宏大的主题如何能够对高中生产生震撼时,其实我们是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理解这个广阔的历史舞台以及纵横其间的诸多过客?

实则,“教学灵魂”就是读史、悟史后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追问“教学灵魂”引导我们打开视野,深入思考。试图去捕捉“教学灵魂”的过程,恰恰就是涵泳体察、熟读精思、捕捉创意的过程。有鉴于此,经过反复的揣摩、商讨,这节课的教学灵魂逐渐明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实为“借教立国”。这场运动虽未能摆脱“其兴也渤、其亡也忽”的悲剧宿命,却客观上给中国的现代化“打”出了可以施展的新格局。

李惠军老师指出:“教学灵魂”是一节历史课的“神来之笔”和“点睛之笔”。在灵魂统摄下,变多种资源为诠释灵魂的有机素材,使历史演绎、教学流程、学习体验在一个主轴或一条主线下得以顺畅流淌,彰显灵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达成三维目标的过程。①通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对于李老师的话深表认同。青年教师郭敏在最初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中,对于教材文本、史学材料、历史图片、动画视频等相关素材的整合理解不深,所以整个课堂的环节设计显得“神散形散”。究其根本,关键在于没有想到要以“灵魂”统合素材,使所有的教学资源为一个主题来服务。郭敏老师看了很多史料,却无法使一节课“立”起来。后来,我们逐渐体会到只有先确立一个“灵魂”,围绕它来架设一节课的结构,才能使整节课“立”起来。

于是,在追问、捕捉“教学灵魂”之后,我们重新设计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和兴衰历程,知道曾国藩的“湘军”与“借师助剿”,理解天国骤兴速亡的原因及其对时代重大影响;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时人笔记、民谣、史学著作等),学会多角度地收集、整合、分析史料的方法;从太平天国迅速成功,又旋即失败的兴衰过程中,体验底层知识分子和农民借助西方宗教冲击传统,却无法挣脱历史传统的悲剧性,领悟在“千年变局”的时代,只有理性探索才能给中国指明现代化的方向。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们有选择性地收集、整合、辨析、运用了很多教学素材和资源。其中,有传统的史学名著,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等通史类著作和罗尔纲的《罗尔纲集》、王庆成的《太平天国的历史与思想》等专著,也有通俗类的读物,如陶短房的《这个天国不太平》、周武的《太平天国史迹真相》和大量的史学论文和研究报告,还有凤凰卫视拍摄的《太平天国》纪录片和相关影像资料。这些素材固然内容颇丰,但是只要在“教学灵魂”的统摄下来进行筛选、考辨,那么找出来的材料一定能为主题服务,这些材料也会显得精当到位。

在这些素材的有效支撑下,本课的结构已然成型。由此,我们确立了这节课的“支点”“视点”和“难点”。所谓“支点”,指的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全课的重心所在。那就是通过对太平天国“其成也渤、其亡也忽”的原因揭示,来叙事说理,告诉学生何谓天国、天国何为,其兴亡成败的教训何在。所谓“视点”,指的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怎样来看待这个时代、这段历史。这个时代要强调的是“天朝的危机”和“千年大变局”,这段历史要讲明的是鸦片战争后,少数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在懵懂中摸索,无意中肩负着探求世界、巩固国防和重新认识西方的时代使命。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洪秀全的“师夷宗教以称帝”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时人面对“千年大变局”时的认知和探索。所谓“难点”,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限于知识结构难于理解的地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太平天国的时代影响,即洪秀全等人借助西方宗教建立的太平天国,代表着中国底层知识分子和农民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探索和尝试。由于其本身的阶级特性,最终难以摆脱传统农民运动必然失败的历史宿命。他们的探索也是有意义,这场运动不但猛烈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还更迭了时人的思想,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打”出了全新的格局。

在“灵魂”统摄下的教学结构使整节课“立”了起来。由此生发出去的历史叙事流畅自然、教学流程略无凝滞、学习体验愉悦深邃。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在近代中国具有震撼性的农民运动,其内容之丰富、评价之多元,令人感叹,要想在一节课内将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讲清讲透,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两年来,我们不断打磨这节课,力争使这节课在“教学灵魂”的指引下产生一种感动人心的震撼效果。我们追寻的是流畅自然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的情节呈现、精炼到位的课堂语言和充满哲思的课后思考。郭敏老师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曾经试用了多种版本的开场白,力求在教学伊始就打动学生,将学生引入到那个时代中去,经讨论,最终选用了这样的导入:

1850年秋天,愁云惨淡,重病卧床的晚清重臣林则徐忽然接到了来自京城的紧急诏书,命他火速赶往广西地区镇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拜上帝会”运动。这位向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65岁老人决定星夜赶路,为皇帝分忧。但是由于常年的操劳外加旅途艰辛,仅仅17天后,林则徐就在赶往广西的途中病逝了。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怀着对清朝命运深深地忧虑与世长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素未谋面的对手,一个科场失意的落第书生,竟然也在用另一种视角“开眼看世界”,他就是借助西方宗教动员广大民众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仅两年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如同急风暴雨一般横扫半个中国,影响波及16省,数十万农民风闻影从,令朝野侧目,国际震惊。真可谓“其兴也渤”。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为何来得如此迅速呢?让我们一起来考察这段历史。

这个导入实际上是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来设计的,将鸦片战争后的晚清代表人物林则徐与洪秀全做了对比,体现的是“天朝危机”下时人的思考和探索,两者合起来恰恰就是“天朝人”在看世界。这个导入很自然地将新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起来,并且打通教材,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去。

此后,为了进一步围绕“灵魂”叙事析理,我们又精心设计几个环节:

1.“天国”代“天朝”,筑梦天堂

首先从社会矛盾、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等因素介绍了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洪秀全及其创设的“拜上帝会”。通过几段精当史料的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太平天国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的新意和成效,指出:太平天国的迅速成功与洪秀全的“借教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借教立国”将广大小农凝聚在一起,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动员,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宗教热情,从而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成功。

2.改朝不换制,天国梦碎

太平天国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打下了半壁江山,令朝野侧目,国际震惊,远在欧洲的马克思也对其抱有希望。但是我们从四个角度举出大量例子与学生进行了分析:绝对平均、流于空想;神权专制、等级森严;战略失误、被动防御;争权逐利、信仰崩溃。从而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洪秀全的“借教立国”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神权统治带来的等级森严、争权夺利、迅速腐化。虚幻的天国一旦落到实处,神权与皇权结合到了一起,不但没能体现基督宗教的现代性因素,反而导致了天国的迅速衰落。

3.千年大变局,借法图强

我们用略带凝重的语言讲了天国的悲剧下场,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给时代和历史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864年,湘军用地雷轰开了天京的城墙,焚烧天王府的熊熊火光,映衬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悲壮结局。对洪秀全和他的追随者而言,挟风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缔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堂”,这是天国的喜剧;而兄弟相争、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熊熊火焰中归于幻灭,这是天国的悲剧。那么,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给历史带来怎样的回响呢?随后,我们从政治体制、经济格局、思维理念等方面和学生一起解读史实、归纳史识。比如,正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打击使得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满族官员难堪大任,汉人官员得以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政治格局的改变,为洋务运动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再如,中国首位耶鲁毕业生容闳一针见血地指出:“天假此役破坏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惊觉,而有新国家之想。”其实,鸦片战争后只有林则徐、魏源等极少数人“开眼开世界”,但是太平天国革新了时人的理念,使朝野上下不少有识之士从与世隔绝、夜郎自大的迷梦中惊醒,由此形成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新潮流。另外,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天朝上国”的意识形态和种种保守思想,使中国人从华夷之辨的传统王朝思维过渡到了现代国家的观念中来,产生了“新国家”的认识。又如,从香港回来的洪仁■撰写的《资政新篇》,体现了很多资本主义的主张,虽然由于天国的体制和战时的环境无法实现,但是却给曾国藩等洋务派提供了极大的借鉴,促使洋务派逐步开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经过详尽的分析,我们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太平天国的时代启示:太平天国运动带给时代丰富的启示,也客观上给中国的现代化“打”出了可以施展的新格局。

本课的结尾,我们用精心设计的哲理性话语对那个特定的时代、那场疾风骤雨一般的运动及其留给后世的回响做了归纳:

鸦片战争后的国人,正经历着探求世界、巩固国防、重新认识西方的艰辛历程。当时的中国,在外力的强势冲击下,国门洞开、内忧外患。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解体,却没有建立一种替代它的新秩序。中国人背负着传统的重负,却对西方世界的本质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探求一条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洪秀全等人借助西方宗教建立的太平天国,代表着底层民众面对“千年大变局”的探索和抗争。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但是他们的探索也未尝没有意义,因为正是这场势如风雷的农民运动,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统治、更迭了时人的思想,使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从“万世升平”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师长技、采西学”,理性地看待中国的时局,从而主动地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

言有尽,意无穷。这节课后,有学生找到我们,说这节课是亦庄亦谐,回味无穷。假如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对于本课的反复磨砺是不枉费工夫的。

这节课的设计、磨砺和反思告了一个段落,但是我们对于历史教学的思索却远未停止。追问、捕捉“教学灵魂”看似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却考验着我们的史学底蕴和教学技艺。我们通过历时两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到这样的道理:要上出一节神韵与哲思兼备,满含着治史的严谨与悟史灵动的“好”课,当以“教学即治学”的心境,怀着对过往历史的脉脉温情,去备课、磨课、上课、悟课,争取做一个带有学术气息的教师。

【作者简介】杨国纬,男,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编写。

郭敏,男,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治学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我为何这样讲《太平天国运动》一课
神剧——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陵制造局看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历史课堂教学视角的选择与实践——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教授治学:追逐权力还是捍卫权利?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