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学校的“地方化学习”
2015-05-11孙刚成刘雅西
孙刚成+刘雅西
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教育改革受到种种挑战。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等国家的众多农村教育者就已经开始研究农村教育与社区、农场发展之间的联系。在他们看来,农村教育只有立足于农村、取材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因此,美国等相关国家的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突出农村学校与社区、农场的联系。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一种植根于地方的“地方化学习”日益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地方化学习”的特点
“地方化学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为了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实施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植根于有着独特的历史、环境、文化、经济、文学与艺术特点的地方化的学习”[1]。在这种理念下,一方面,每一位社区的成员都可以充当教学资源、合作者、指导者;另一方面,社区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以促使学生关注社区的需要和利益。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们能将生动、多变的现实生活与严谨、严肃的智力、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公民道德、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有助于他们能在社区得到尊重并愉快地生活”[1]。这种“地方化学习”特征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中嵌入终身学习的技能
地方化学习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旨在为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独立并主动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地方化学习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能力,在困境中学会协作并发展其质疑与坦率的态度;使学生成为有坚持态度的学习者;使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数据且选择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等等。总之,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技能、观念和兴趣等终身受益之维度的获得与提升才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目标[2]。
2.学习方式与资源等公开和共享
在地方化学习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有好的学习方式或学习资源等,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与大家共享,争取让资源效益最大化,让大家都能更好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他们发现和获得的很多有关自然、文化和历史遗产等方面的资源就会陈列在教室中、走廊上以及社区各相关活动场地中。这种做法能够无限扩展学生的学习货源,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而且这些资源可以变为非对话形式的课程资源,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分享本身也让师生们感觉更快乐、更具包容性。
3.技能与明确的学业标准相结合
地方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参考美国各州的经济、科学、数学等学业标准,依据地方特色和学生特长,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独特的研究角度去制定计划或方案,寻找既能满足学业标准又能发挥学生特长增长学生技能和兴趣的实践项目。比如,在内华达州某地的地方化学习中,蒂芙尼的家庭摄影方案是利用一个家庭好几代的家族照片来研究一个农场近120多年里发生的摄影技术变化;蒂姆的畜棚设计要求他不但要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还要知道当地那些能够用来建造农场且可以长久保存的树木的状况。“很明显,在学生选择计划时,他们成为了理智的向导,将那些难懂的、需要老师指导的学业标准转换成了他们在自己的计划中要运用的工具或向导。”[2]
4.重视经历与积累
经历与积累作为地方化学习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进步帮助很大,既有助于学生通过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经历积累自己发展中必需的经验,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因为实践需要而自主学习,并在理论与实践不断往复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依据兴趣与实践需要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农场建筑知识时,他们就在识别、分类和分析的过程中打下了学业基础,既自主认知了农场建筑学相关知识,又拓展了自己的生存与生活能力。
5.注重被父母、监护人和社区理解
设计合理而有价值的地方化学习应该成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父母和监护人除了问“你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学会了没?记住了没?”之外,还会问“你知道怎样做才能对社区有所帮助吗?”、“你知道咱们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吗?”、“你认为咱们的社区通过什么样的改变可以变得更舒适、更美好呢?”之类对学生学习和学会关心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定帮助作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在学生思考并反省后以知识或建议的形式反馈给社区,也会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得到落实。也就是说,“清楚地考虑和了解父母、监护人和社区的状况与需要,是地方化学习重要的导向。”[2]
6.强调必要的反思
在地方化学习中,无论是在做中学还是在活动中学,反思都贯穿始终。地方化学习中,教学设计突出学生自主探究,要求学生通过有意识地主动反思形成问题和活动设计,并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探究、反思、行动是学习的基本环节和最主要方式,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7.落脚于实例,超越于实践
“实例是明确的、可信的、令人感兴趣的”[2]。在地方化学习中,实例就是那些学生能呈现出自己对某件事的了解,并能够加以解释、说明的实践与设计。这一特征的核心是学生在地方化学习计划中所做的一切是否能加深其对于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一个完整的计划或方案,到最后,引起的问题应该远远多于答案”[2],学习的目的与归宿不在于结论或答案,而在于引发无穷的问题、质疑、思考和越来越强烈的生活动机与探究欲望。
8.立体的融入式学习环境与氛围
地方化学习中的学校提供了一个为学生渗透各种各样学习机会,能促使他们去创新的场所,甚至是能引导他们慢慢加深对自己生活地方理解的场所。在农村社区里,长者和专家与教师一样,是有一定知识、文化素养以及生活经验的人,这些成年人的思想和经验聚集在一起,势必会激发对地方化学习方案的支持,而学生恰恰也需要跟这些“长者”们一起合作来丰富农村社区。所以,地方化学习中充分挖掘和调动了农村社区的各种资源优势,让教师、长者、专家、每一个有思想有技能的人都成了地方化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或合作者;让学校、社区、家庭实现了教育性资源共享;让各种社会实践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这样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超出成人的期望并继续学习”[2]。
二、“地方化学习”的原则
要深入理解地方化学习的原则,有必要先明确地方化学习和户外学习、环境学习之间的区别。“户外学习强调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有关系的经验——这补充并扩大了被投影仪和电子设备占据的教室的指导作用”[3]。随着户外学习的日渐发展,学校式野营、野营式教育应运而生,并最终形成户外教育。户外学习更依赖的是实践的经验和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学习可以描述成一种驱使公民在一个地方进行良好生活而不是破坏这个地方的指导”[3]。不同于户外学习的情境化,环境学习更突出关于“环境、生态”保护的学习,当然,这种学习在教室内外都可以发生。而地方化学习则侧重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以及社区内专家或成员的引导作用,学生是自然中的一员,所以,他们就有必要回归到生活的地方或自然中去学习,这是在开发人的本性。所以,地方化学习较户外学习和环境学习范围广,既包含了情境化、实践性的特点,又涵盖了一个地方环境、生态、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具体说来,地方化学习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合作
这里的合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指学校和地方社区的合作,即通过多主体、多层面、多维度无时无处不在的合作“促成地方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1];另一方面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有义务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学生又是社会人、集体人、团队人、协作人,他们之间需要合作的力量,需要协同完成单个力量相加无法完成的事情,需要形成集体智慧。所以,“尽管地方化学习将角色分开并分配不同的任务,但他们仍需要合作”[4],而且合作是地方化学习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2.不同的角色,相同的贡献
学生在地方化学习过程中必须在社区里担任学者、工人或农民等不同的角色,以不断地实践新技能并承担新的、相应的责任;同时,帮助学生在经历不同角色工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人只有角色或分工差异而无身份或等级差异的观念。实际上,这样的经历还会给学生们带来为地方发展做贡献的自豪感,并增强他们对自己所生活地方的热爱之情与奉献之志。反过来,“社区则支持学生和他们的成年导师们发挥这些新作用”[1],并通过工作认同、地方志记载等方式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自豪感。
3.鼓励人人民主参与
为了鼓励人人积极参与地方化学习项目,培养参与人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首先,学校会为学生的民主参与作出表率,那就是“合理地安排学习资源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不论其能力高低,都被需要并且希望和要求参与”[1]。其次,地方化学习中,欢迎和鼓励学校内外的专家、社区里的长者、其他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决策过程和实施活动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应做出个人努力,并且能经常深入地回顾、检查他们的共同成果”[1]。这种多元化的参与给学生提供了和专家、长者等一起工作的机会,不但能够得到他们的全面指导,而且专家、长者们积极主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
4.发挥创造性的想象
对于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它的神秘性以及不确定性,没有规定、没有束缚、没有模板。所以,对于未知的问题便要靠学生乃至成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了。在地方化学习中,“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源自创造性的语言、栩栩如生的艺术品、音乐、戏剧等等”[4],答案不必拘泥于形式,结果的表现更不用墨守成规。
5.广泛而充分的分享
地方化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而淡泊的心态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分享,这种分享具有层面深广、主动性强和面向世界等特点。如康沃尔帕德斯托学校的师生们乐于在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他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主要面临三个选择:“隔代间的(即他们需要年老的人来参与其中,并且与年轻人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激励自主(即年轻人需要感受到每一丝的成功并且为他们所创造的东西感到自豪)、全球维度(即他们想要了解他们在这儿所作的决定怎么去影响世界)。”[4]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总是时刻享受分享的快乐与学会自信。
三、“地方化学习”的价值
地方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有批评者认为,学校的目标应是使学生具备在以高超科学技术为支撑和以竞争为主导的社会里能够胜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相反,支持者坚信,学生确实应具备上述相应的能力,但更应该具备在居住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并维持该地文化、自然与生态完整的能力。
1.学生的责任感形成
首先,地方化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并学会相互依赖。社区的主要活动之一便是将不同年代的人聚在一起,互相收集、分享社会生活里的故事,这既可以促进年轻人与长者之间的交流,又容易让他们在成年人的影响下接受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足迹以及如何去承担自己在家庭、社区、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正如学生阿里·普林斯所说:“在社区做事情是非常有趣的。”[5]其次,地方化学习意在发展学生的全球意识。学生不仅是家庭成员,还是社区成员,更是世界“公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参与的家庭活动和社区活动有可能会影响整个世界,而世界的所有资源都为大家所共享,这样孩子们很容易从特定的归属感中获得满足。例如,“(促使学生)追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物、衣服及其他物品的来源,通过这些物品的生产与消费去研究真实的人类生活,帮助其理解是什么赋予了该地的生活特性”[4]。再次,地方化学习还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学生可以以自己生活的农村生产的产品为主,销售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或是自制的面包、烤饼。在销售的过程中,培养理财的能力,尤其是在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和收益之类的问题上,学生们必须从社会利益出发而不是以个人愿望为主。“学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了解些什么有关。”[2]阿拉斯加农村系统性计划主任、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雷·巴哈迪如是说,“地方化学习,毫不夸张地说,是获得责任目标的一种方式。”[5]所以,无论是互相交流,或是自产自销,或是家庭社区国际化,这些带有地方化特点的学习或教学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从心底里知道自己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而是能和成年人一样承担社会责任的“小大人”。
2.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
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能力并不是地方化学习的唯一价值,即便是美国,无论怎样改革教育,它都还是以成绩检测为前提的。然而,与国内的为成绩而教、为升学而教所不同的是,美国农村的地方化学习是为了让教育者和学习者了解到,只有那些基于现实需要和问题的学习,才会使他们得到学业上的收获和满足,既可以完成严格的学业标准,又可以提高交流沟通以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例如,阿拉斯加州的一所农村学校近几年就因实行地方化教学而取得令人瞩目的学业成就闻名。最初,俄罗斯管理学校在该州的成绩排名是最后且只有三分之二的12~16岁孩子在上学。而今,每一个学龄儿童都在学校,并且在学业成绩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三年级学生的成绩在整个阿拉斯加检测中都是最高的,还有6名高年级学生通过了阿拉斯加高中入学考试的所有测试。校长迈克·哈尔将学校的进步归因于地方化教育。“学校在中年级的(教学)态度上的转变是惊人的。”[5]学校、教师和社区成员因地制宜,利用阿拉斯加各个季节的农村生产生活活动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如在秋天,学生们必须至少有两个星期是在野外生活的,期间,学生们要学习建造小房子、钓鱼、打猎、烹饪、识别动植物等,尤其要熟知医用植物以备不时之需,了解当地重要动物资源海狸的栖息习惯等等。在这期间,他们一方面要按时记录每一个活动的具体操作或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为了使数据和操作更正确和完善,他们还得去拜访当地的专家们,学习更多关于当地的文化、地理、自然等知识。
3.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地方化学习在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是巨大的。例如,挪威北部诺尔兰郡的梅达斯农场幼儿园由1998年建校时的6个孩子增加到2010年秋的100个孩子和25位教职员工。梅达斯农场位于北极圈内,如此寒冷的气候下,孩子们80%的时间仍是在户外,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农场里的。喂养动物、种植庄稼、收获果实和蔬菜、捡鸡蛋,甚至处理一些死去的动物并且进行烹饪。再如,佛蒙特州的一所初级中学,学生们正在展开的一项重要研究——社区以及社区内不同工作的人们怎样进行互相帮助。首先,学生们要调查周围的社区,了解有哪些能使社区成员感到安全、幸福、健康的角色;其次,他们要拜访社区里的各种施助者,警察、音乐家、舞蹈家、农民以及学校里的护士等;最后,学生们通过研究社区多种不同形式的施助者来了解社区的真正含义和存在意义,提出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我怎样能帮助社区和别人?”这些例子无疑向学生们展示了怎样将教室里、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小组探究、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 Principles of Place-Based Learning[EB/OL].http://www.globalteacherfellowship.ruraledu.org/ place-based-learning.html.
[2] James Lewicki.Producing Productive Place-Based Projects[J].Rural Roots,Volume6,No.1,2003.
[3] All about Place-based Learning[J].NURSERY WORLD,2010(7).
[4] Woodhouse,Janice L.-Knapp,Clifford E.Place-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pproaches[J].ERIC Digest.2000-12-00.
[5] Elaina Loveland.Achieving Academic Goals Through Place-Based Learning[J].Rural Roots,Volume4,No.1,2003.【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