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评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5-05-11林昌龙
林昌龙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以及共同发展。课堂评价正是促进师生、生生的共同交流与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对课堂上的互动评价也越来越重视。2013年7月,我们学校承担了省级课题“课堂评价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数年来,我们不断探索营造互动评价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期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影响、沟通与补充,达到共享、共识、共赏与共进,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一、师生互评,让语言活起来
课堂上,教师若能合理灵活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恰当运用评价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能引发师生共鸣,把数学课堂引向深入。我们倾听名师课堂,时常觉得在他们的课堂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仔细推敲,产生这种魔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富有教学艺术的课堂评价语。在共同的对话中,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愿表达、爱表达,在表达中发展思维。
例如,三年级“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
教师出示例题:旋转木马每人每次2元,30位小朋友每人玩一次需要多少元?
学生列出算式:2×30。
师:你会算2×30吗?试试看,算完后同桌间互相交流。
生: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认真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你们听懂了他的算法了吗?谁也想大声地说一说?
师:我很奇怪啊,怎么一会儿把0去掉,一会儿又把0添上去,这是怎么一回事,真的可以这样算吗?
生■:因为乘数去掉的是1个0,后面的积添上去的也是1个0,没有多也没有少,肯定可以这样算。
生■:2×30就是2个30相加,2个30相加的结果也是等于60,所以结果等于60一定是对的。
师:你真会思考,想到用加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可你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可以去掉0和添上0。
生■:我想到了可以先把30看作3个十,3个十乘2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
师:老师为每桌同学都准备了一些小棒,每一小捆都是10根,同桌的同学可以借助这些小棒来互相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师:回忆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以前我们只知道乘数中有几个0,我们就在计算的时候在积的末尾加几个0。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几个0是怎么来的。
生■:以前我们从来没去想为什么可以先去掉0再加上0,是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
上面的片段中,教师从看似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后再跟同桌交流,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评价语:“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认真倾听,谁也想大声地说一说可以怎么算?”一位学生复述计算过程时,其他学生就听得特别认真。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就容易掌握算法,但仅仅掌握算法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教师一句:“真的可以这样算吗?”再一次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回答还是没从算理上进行阐述的时候,教师又来了一句:“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可以去掉0和添上0。”引导学生加以深度思考。最后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在这个片段中没有我们常见的评价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太厉害了”等,但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可以感受到教师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关注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把课堂引向精彩。
二、生生互评,让情感活起来
教师应有意识、恰当地引导学生之间互评,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当学生互评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行为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大了,情感得到了释放,思维也被激活了。
一位教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教师出示习题——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①底12米,高7米;②高13分米,底6分米;③底1?郾5米,高22分米。学生做在习题本上,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①12×7=84(平方米);②13×6=78(分米);③1?郾5×2?郾2=3?郾3(分米)。教师在讲台上逐题讲评:“第一题,上节课刚刚讲过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要先把字母公式写出来,你们怎么没记住?你们都看看自己的习题本,写公式了没有?要讲几次才能记住?现在记住了没有?(手指着第二位学生所列算式后面的单位)强调过了,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这里写什么?强调过了还用长度单位,真不应该。再看第三位同学做的,没认真看题目,底和高的单位是不同的,怎么可以直接乘呢?要将米化成分米才能做是不是?”最后教师总结:“刚才这三位同学上课都没认真听讲,所以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丢三落四的。全对的举起手给我看看。唉,这么少,做错的,现在记住了没有?”
从教师的评价中可以感受到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原本有激情上台板演的学生下次再也不举手发言了。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也记不住教师强塞的知识。其实当学生完成黑板上的板书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互评收到的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教师:“评一评这三位同学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生■:“这三道题在计算的时候都没有写上公式。”生■:“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审题,看清单位。”生■:“他们算得都对,只是小细节没处理好。”生■:“他们的错也提醒了我们,在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看似简单,但是稍有不注意还是会出错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业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再做。”在轻松愉悦的积极互动中,学生主动发言对其他同学的做法进行评价,不但指出了易错之处,也提醒了身边的同学,体验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平等交流的空间,先学会欣赏肯定别人,再结合自己平时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适当措辞进行评价,能指出别人的不足,同时培养学生注意评价的内容要简明扼要,分析的原因要清晰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合理灵活等。
三、学生自评,让思维活起来
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拥有自信;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活。
“除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进行一场分组计算比赛。A组:600÷25÷4;B组:600÷(25×4)。此时A组的同学有意见:“B组题目中有乘法,所以算得快。”我笑了笑:“再来场比赛,这次让你们组算有乘法的好吗?”A组:420÷(7×5),B组:420÷7÷5。结果A组的同学又算慢了,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探究了新课,当他们理解了:“a÷b÷c=a÷(b×c)”后,让学生们回忆课前的比赛:“想一想,为什么都是B组的同学赢?如果让你再一次选择,你会选哪一组的题目来做?如果给你的题目就是A组的两题,你会怎么算?”学生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展开了自我评价,如有的同学说:“我会把A组的两道题根据规律改写成B组形式的题目,这样也能和B组的同学算得一样快。”有的同学说:“看到题目的时候不要急着下手做,要先看一看能不能转化,当转化成可以口算的时候就能使我们的计算简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了观察,能发现数据的特点及关系;学生学会了分析,会去寻找其中隐含的规律;学会了总结,能很快找到规律并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学会了运用,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把活动经验推向更有深度的数学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