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煤层大切眼全煤巷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2015-05-11王宝华董梁郭海伟
王宝华 董梁 郭海伟
摘要:针对郑州矿区“三软”煤层切眼大断面支护技术难题,以赵家寨煤矿12211综采工作面為试验地点,采用全锚网索+矿工钢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经过现场施工、观测,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大切眼;全煤巷;主被动支护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19502
1前言
郑煤集团赵家寨矿主采煤层为二1煤层,煤层厚度0~21.75m,平均煤厚5.5m,煤质松软,层理不清,易风化、崩解,呈现散体状,承载能力极低;直接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0~2.7m,平均厚度18m;直接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35~5.8m,平均厚度4.5m,为典型的“三软”煤层。在此类煤层中,以往施工切眼采用矿工钢对棚支护,棚距600mm(中-中),由于巷道断面较大,难以有效控制巷道的强烈变形,部分地段出现棚腿内折、尖顶现象,甚至工作面安装期间还需重新落底扩巷等,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为此,我们选择在12211综采工作面切眼施工试验“主被动联合”支护,工程量180m,沿煤层底板施工,该切眼煤层厚度6~9m,平均煤厚8m,煤层倾角-2°~2°,煤层底板整体产状为:73°~106°∠3°~6°。
2支护参数的选择
2.1断面参数
该巷道用途为安装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和采煤机等设备,巷道形状采用梯形断面如图1所示,净断面21.5m2,下净宽8187mm,净高2800mm。由于巷道宽度较大,设计采用两次施工成巷,其中一排巷净断面13.1m2,下净宽5187mm,净高2800mm;二排巷净断面10.3m2,下净宽3000mm,净高2800mm。
2.2支护参数及材料选择
锚杆:采用螺纹钢树脂锚杆Φ20mm×2000mm,打设在巷道帮部,间排距800mm×1000mm,托板100mm×100mm×8mm。
锚索:顶部采用直径Φ15.24mm×6000mm、Φ17.8mm×9000mm锚索,锚索间排距1200mm×1000mm;帮顶交界处向下300mm处采用Φ15.24×3000mm锚索,间距1000mm。6m、9m锚索托盘规格300×400×8mm,3m锚索托盘规格300mm×30mm0×8mm,均采用废旧U型钢加工。
支架:采用12#矿工字钢辅助支护,一排巷矿工钢规格4500mm×3000mm(梁×腿),二排巷矿工钢规格3500mm×3000mm(梁×腿),棚距1000mm(中-中),每棚工字钢打设5根撑杆,在二排巷梁头1.1m位置使用2.8m长点柱支护。
钢带:采用W钢带和H钢带配合使用,H钢带全断面支护,搭接处必须用锚杆(索)固定。W钢带厚5mm,顺巷打设,搭接不低于200mm,且必须孔与孔对照搭接,滞后迎头不得大于3m。
网:内层硬质塑料网规格12000mm×1400mm(长×宽),搭接200mm,联网间距100mm,联网采用专用塑料联网绳;外层菱形金属网规格12000mm×1400mm(长×宽),搭接200mm,联网间距100mm,联网采用12#铁丝,搭接处均联网两列。
锚固剂:采用K2350和Z2350两种型号,锚固剂快速、中速配合使用,6m、9m锚索4卷,最里端2卷为快速,其余为中速;3m锚索、锚杆2卷,最里端1卷为快速,其余为中速。
3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3.1施工设备
锚索打设采用MQT-130型气动振动式锚杆钻机,配B19中空六棱钎,钻头使用Φ28mm合金钢钻头。锚杆打设采用YT-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配合长度2.4m,直径22mm的细麻花钻杆。
3.2施工工序
割(剔)巷道轮廓→出煤→铺网→临时支护→打设顶部Φ17.8mm×6200mm锚索、安装H钢带、张拉→出煤→架设矿工字钢棚→打设帮部锚杆(索)、椽子→滞后打设顶部Φ17.8mm×9200mm锚索(配合W钢带)。临时支护采用π型钢配合专用超前梁环,最大控顶距1200mm。
3.3锚杆索施工质量
(1)托板紧贴岩壁,锚杆预紧力矩达到煤巷150N·m,岩巷250N·m。
(2)Φ15.24mm的锚索预紧力18~25MPa;Φ178mm的锚索预紧力23~25MPa。
(3)锚杆外露长度10~40mm;锚索外露长度150~250mm。
(4)不同型号的树脂锚固剂不得混合使用,严禁使用变质发硬药卷。
(5)锚固剂安装标准见表1。
4矿压观测
4.1巷道表面位移的观测
在每个测站的顶、底板和两帮的中部各布置1个测点。采用“十字测量法”进行观测。现场每3天观测1次,两帮采用测枪进行量测,顶底板使用测杆进行测量,主要观测内容包括顶底板相对移近量CD、两帮的相对移近量AB。
通过现场跟踪观测记录数据分析发现,12211开切眼在采用锚网索主动支护+矿工钢套棚防护联合支护后基本不发生显著位移。
4.2锚索受力及顶板离层监测
(1)测试方法及测试仪表。
使用手持式数据采集器每3天对传感器数据读取一次。
(2)观测频度。
初期观测2~3天一次,若前后两次观测值差别较小,则可适当拉长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否则应减小相邻两次观测时间的间隔,增大观测频率。
绘制监测数据结果曲线,根据曲线变化,判断顶板煤层与岩层之间的离层情况。同时根据曲线判断锚固范围内离层情况,及时加强支护,维护顶板稳定。观测曲线图如图2所示。
通过数据曲线分析可见:在全锚网索+矿工钢联合支护的作用下,直到安装支架开始顶板基本无显著离层现象;锚索拉力从仪器安装上到工作面支架开始安装逐步承载。试验证明12211切眼全锚网索+矿工钢联合支护达到了预期支护效果。
5效益分析
我矿以往开切眼巷道均采用对棚工字钢支护,使用木椽子、塑料网背帮背顶,打3道连锁加固,每米支护材料成本共计6198元。调整为主被动支护后,每米支护材料成本共计3189元。每米材料节省投入3009元,该巷道工程量180m,材料投入共节约资金54.2万元;矿工字钢回收率从原来的80%提升到100%,节省投入18.1万元;出勤人员由往常每班13人减少到8人,节省工资29.8万元;工作面安装期间减少落底、扩巷等工序,安装工期比原工期缩短50%,相应节省工资约11万元,共计节节省成本约113.1万元。另外,采用主被动联合支护解决了工作面开切眼由于围岩压力较大,棚式支架将难以回收,造成支护成本过高,经济性差和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及运输不方便,被动支护切顶和护帮效果差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