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5-10范华凤
范华凤 李 娅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范华凤 李 娅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教学的主力军。作为教学督导,作者通过大量课堂观察发现,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比较多,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各个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各高校集聚了大量的青年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约为70%,青年教师名副其实地成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由于青年教师工作前没有学过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学技能培训,只在上岗前参加过学校举办的新教师入职培训,但几天的入职培训对一个合格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严格地说,大多数青年教师还不具备从教能力就仓促上岗了。笔者作为教学督导,通过上百堂课的课堂观察发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态度不认真。
由于学校的量化考核标准,青年教师重“研究”不重“教学”,再加上各学院师资紧缺,有些青年教师往往课时多,课头也多,有些老师每个学期有三四门课,花在每门课上的教学准备时间少,准备不充分。表现为教学内容生疏,上课离不开教材,离不开课件,只会干巴巴地讲,不能融会贯通。有的教师教学课件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不经取舍,上课照本宣科。有些老师,不批阅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等等。许多教师治学不严谨,只授课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只言传不身教。上课带着书本来了,照课本或PPT课件念,下课一走了之,不愿意接触学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他们抛弃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误导了学生,难以为人师表。
2.教学方法单一。
青年教师是教学新手,他们往往根据书本知识和在学生时代听老师上课的经验进行模仿来组织教学,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多数老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法,一讲到底,“满堂灌”现象突出。课堂缺乏学术探究,学生没有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课堂缺乏启发或启而不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不关注学生的反应,沉浸在自己的讲解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学生做具体题目,而没有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致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情感的渗透、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碰撞的火花,缺乏生命力。
3.教学设计欠缺。
很多青年老师缺乏教学设计,有些老师也不知道教学需要设计,上课跟着感觉走,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上到哪算哪。教学目标缺乏设计,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目标意识,讲课爱跑题,讲到有兴趣的话题,拓展开就收不回来。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和标榜自己有个性,喜欢评论时政,甚至在课堂上大放厥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不足。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设计,全课只有一个教学活动,一讲到底,教学过程单调乏味,重点难点不突出,举例不当,讲解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缺乏生动性。有些青年教师不按教学大纲授课,教学随意性很大。多数教师课堂提问随意,缺乏提问设计也不给学生候答的时间,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也不愿回答。多数青年教师板书缺乏设计,重点不突出,随意书写,甚至一堂课下来,从不板书,学生弄不清楚重点在哪里,该如何做笔记。
4.课堂管理差。
青年教师不善于维持课堂纪律,课堂控制能力弱。大部分青年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在听课,经常出现学生玩手机、讲小话、看其他书、睡觉等情况。甚至课堂上个别学生跑出跑进,迟到早退,老师一概视而不见。如果是大教室,则学生不愿意往前坐,都往后面挤,或只坐在教室的一侧,让另一侧大半个教室空着,以逃离教师的视线。部分青年教师倾向于坐着讲或生硬地站在讲台上讲,一个原因是离不开话筒,另一个原因是对教学内容不熟,离不开讲稿内容。这种讲课姿态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也不便于维持纪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5.教学基本功欠缺。
多数青年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弱,语言感染力和启发性不足,不会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情和手势,讲课缺乏激情,课堂表现力不足。有些教师说的普通话有方音方言,语言吐字不清,学生听不明白不利于理解。有些老师讲课语言琐碎,拉拉杂杂,让听者抓不住重点。青年老师的板书普遍不好,没有美感,或歪歪扭扭,或龙飞凤舞,难以识别。不讲究板书的规范和合理布局,随兴所至,杂乱无章。个别老师上课连题都不写,只会抬着书本讲。利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PPT课件代替了板书的作用,但很多青年教师PPT课件制作和运用不恰当,或者文字太多或者图片太花哨,教学重点不突出。
二、对策探讨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责任意识。
高校教师的任务包括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但由于学历提高、职称评定或科研工作压力大,考核时又常常忽视他们在教学中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奉献精神,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惑,导致价值取向失衡,尤其是科研任务较多的学科专业,工作重心明显偏于科研,造成青年教师往往不能将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甚至排斥教学工作,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必然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学校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师教学的绩效考核,可以通过教学竞赛、教研成果评比、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设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教师间的竞争体制。学校应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要执行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导师制、新开课培训、外出进修、工作坊、网络课程、课堂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要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特别是做好导师的“传、帮、带”,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应加强学科专业理论的学习。由于大学扩招急需教师,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多数是硕士毕业,甚至部分紧缺专业本科毕业就入职当教师,所以,从专业素养讲,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学科前沿知识还不够扎实。从听课情况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大部分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欠缺,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自己还没有搞懂,只能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学生因此也听得糊里糊涂,课堂效果自然较差。一个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受讲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制约,因此,青年教师不仅需要学历提升式的学习,更需要备课式的自主学习,也需要通过研究把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融入课堂。通过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
其次,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思想、态度、能力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质量。实践表明,一个高校教师,没有学问是不行的。但是,要把课讲好光有学问是不够的。不掌握好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搞不好教学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由内在的教学观念支配的。由于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到位,只具备粗浅的理论和经验,使很多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课堂教学效果时好时坏。因此,青年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使自己迅速成长。
3.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
(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适当的教学计划、编写科学的教案的能力[1]。教学设计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据此确定学习(教学)目标,然后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以及作业和考评设计。
(2)教材处理能力
教师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删掉过时的、不适宜的内容,保留基本点、重点、难点,特别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还应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本上的内容不同。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提炼出来讲给学生听,并融入一些学科的发展历史、发展动态、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避免书本上怎么写就怎么讲的一字不落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3)组织教学能力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做到张弛有度,逻辑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时间分配恰当。讲授法是大学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了避免枯燥乏味,需要启发式讲授教学内容。启发式讲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迪智慧,还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善于提问题,问题要在备课时就进行设计,要有一定难度,能挑战大学生思维。为了增强教学效果,除讲授法外,可以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如研讨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都是大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
(4)板书技能
板书是课堂的教学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给学生提供条理清晰的讲授提纲,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结构、要领和知识点,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写讲课要点,简单明了,逻辑清晰,便于学生做笔记。副板书可以放在黑板的一侧,用于教师随兴所至,随意书写关键词。
(5)课堂管理技能
教师要抓好学生的出勤率,集中整治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严肃课堂纪律,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绝不姑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学前几次上课,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律从前排坐起,养成习惯以后学生就不会一窝蜂往后挤,便于老师维持课堂纪律。此外,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除了语言交往,眼神交流非常重要。老师讲课不能老低着头,也不能只对着几个同学讲课,要每隔三五分钟扫视一下全班同学,让每位同学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共同维护好课堂秩序。
[1]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该论文为保山学院校级课题“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13BY021)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