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5-05-10李东风
李东风 周 霞
(1华东交通大学 教务处;2华东交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东风1周 霞2
(1华东交通大学 教务处;2华东交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改革,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本校的相关举措从管理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改革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普通高等学校 教学管理改革 研究与实践
引言
教学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完善的制度,有力的执行,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高效地实现教学的各项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陈旧的教学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人类的科技成果,吸取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固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教学基本建设,以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推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积极推进管理方法改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牢牢抓住信息化的脉搏。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始终紧跟技术潮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我校自主开发、量身定做了教务教学管理的基础平台,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教学任务下达、课表编排、毕业资格审查等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教务处、学工处、学院、招生就业处等各相关学生管理部门,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还开发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走在了前列。
师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完成各自的职能,如培养计划管理、课表查询、学生名单打印、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网上选修、网上评教、考试报名、考试安排与查询、毕业审核、证书打印等,并与教育部学籍学历平台数据无缝对接。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利用,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出错率,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为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在管理过程中,在制度设计方面,对教育教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使学校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抓手,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优势,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并积极依托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校内双专业教育,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作用明显。
目前,我校有一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指挥类国防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文’结合的音乐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
(1)积极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指挥类国防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积极探索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改革。我校国防生实行“3.5年校内学习+0.5部队锻炼”的培养方式和“工科专业+法学(公用事业管理)专业”的国防生双专业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教育部、总政治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等20余家中央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2)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校2003年设立音乐学本科专业,学制五年。针对社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需求,培养“艺文”结合(具有音乐专长又具文秘工作能力)的音乐学专业复合型人才;2007年启动了“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自2003年起开设了辅修专业教育。几年来,校院两级加强管理、重点扶持、优化方案、增加投入,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学生攻读辅修专业,已成为我校本专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的重要选择。
2.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精品课程平台。
为适应专业学科融合交叉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改革现有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打破学院、教研室及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课程和实验平台资源的壁垒,逐步构建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教务处把推动课程建设改革、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重点工作抓,在各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评估中心、教学督导组等部门的配合下开展课程管理的各项改革工作,相继出台《华东交通大学课程管理实施办法》及《关于华东交通大学课程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不断理顺各类学科课程的归属关系,进一步明确各学院在课程管理与建设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强化课程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稳步推进评价方式改革
受应该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课程考试中偏重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轻视创新及应用能力的现象十分普遍,它与国家定立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理念、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评价方式及考试内容改革刻不容缓。
学校很早就提出坚持小范围试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不断创新的考试改革的思路,坚持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从单一的考核转向多方法、多形式、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在分析评价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扩大考试改革的范围。经过不断实践,考试改革在我校稳步推进,使以往考试方法僵化和考试形式单一得以改变,使考核结果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四、以管理制度为统领,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的工作应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要重视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教学管理制度在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提高其待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引进、培养与淘汰机制,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数量充足,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队伍。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参加进修学习,建立教师轮训和挂职锻炼。建立主要基础课程和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组建包括公共基础课在内的覆盖面广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将省级教学相关的课题作为省级课题列入考核范畴。改革工作量考核办法,逐步提高课内教学超课时津贴标准。建立淘汰机制和转岗机制,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进行转岗。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三个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管理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结合用人需求的职业规划教育为基础的学习指导体系。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人才培养从刚性单一化向柔性多样化转变,因材施教;教学管理从人工信息化向智能信息化转变,提高效率;教师授课从任务指定向学生选择转变,提升责任意识;学生学习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学生管理从自然班级向课程班级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放开学生转专业限制,在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促使各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建立主要公共基础课外校选调试卷制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增强基础保障作用。
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智慧校园的建设力度。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引进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实施精品课程上网工程,建立优秀教师网上课堂。
4.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实行领导干部随堂听课、教学巡查、巡考和情况通报制度,并规定相应次数。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完善网上评教,实行教师听课和互评制度,建立学生定期反馈教学效果的座谈会制度。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完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方案,将教学建设与改革情况、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学生的整体学业状况、教学管理与督导成效等作为重要指标。
结语
改革是时代的主题,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学管理改革是如此,高等学校要不断研究国内外教育形势,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这样学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展,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美]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王晓玲,刘嘉滨.高等教学管理中智能化管理技术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vol33(2),247-249,278.
[3]陈遇春,李厚.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11,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