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的临床急救体会

2015-05-10王万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酮体酮症酸中毒

王万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的临床急救体会

王万民

目的 探讨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8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救治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远期生存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 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 观察组尿酮体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紧急救治中, 采取综合救治措施, 同时进行护理配合, 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 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紧急救治;效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糖尿病并发症, 具有较高发生率及死亡率[1,2],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为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重要因素, 因为该症起病急重, 发展迅速, 因此需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降低死亡发生几率[3,4]。本研究对56例患者救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综合急救措施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8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17例, 女11例;年龄33~76岁, 平均年龄(43.5±4.2)岁;14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 14例为2型糖尿病;诱发因素:11例为胰岛素剂量不足, 5例为治疗中断, 9例为饮食不当, 3例为情绪刺激。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2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16例, 女12例;年龄35~77岁, 平均年龄(41.3±3.6)岁;13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 15例为2型糖尿病;诱发因素:12例为胰岛素剂量不足;6例为治疗中断;8例为饮食不当, 2例为情绪刺激。所有患者均出现呼吸深大, 昏迷及电解质紊乱症状,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2], 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 观察组行综合救治, 具体措施如下。

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 将0.15 U/(kg·h)胰岛素融入生理盐水中作静脉滴注给药, 血清胰岛素浓度控制为0.2 U/L内, 静脉滴注2 h, 对患者血糖变化进行观察, 若血糖下降≥30%, 则维持剂量用药, 若血糖下降<30%, 则加大剂量用药, 血糖下降至13 mmol/L后, 加入5%葡萄糖溶注射泵注。

建立三通道或者三通道作血容量补充, 在补液治疗时,可作胃管补液与口服补液方案,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补液方案。治疗初期, 将1500 ml液体2 h内输注完成, 起到快速补充血容量的效果, 改善肾功能与机体循环, 恢复血压。在尿量40 m l/h后降低补液速度。

使用吸氧、心电监护等方式, 2 h监测血糖1次, 在补液后, 已经开始排尿患者, 需补钾治疗, 并输入诱因药物, 补充抗生素等作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尿酮体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改善, 住院时间及血糖含量, 同时记录两组治患者随访6个月后生存情况, 作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规范》[5,6]进行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尿酮体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尿酮体含量明显减小;无效:经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29%,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及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6个月后生存情况对比 观察组6个月生存率为92.86%, 对照组生存率为78.57%, 观察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尿酮体消失时间(h)症状改善时间(h)住院时间(d)血糖(mmol/L)观察组对照组tP 28 28 39.6±6.1 58.9±9.7 7.6149 0.0000 28.6±5.1 43.2±7.9 8.0391 0.0000 13.1±2.8 19.7±4.6 6.2574 0.0000 8.4±2.1 16.4±4.5 4.5153 0.0013

表3 两组患者6个月后生存情况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 以及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等因素, 导致糖原异生增加, 肝糖原分解增多, 引起血糖过高[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发病急, 来势凶猛, 如救护不及时会造成患者死亡。有研究显示[8], 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诊断时, 如果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判断, 易出现误诊, 错失急救时机,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 需将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确诊后, 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和有效地护理。有效地急救措施可使病情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 提高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中, 观察组症状缓解状况及生存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9]。

综上所述, 综合救治措施能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生存率, 促进患者恢复, 应广泛运用。

[1] 徐玉斓, 袁红娣.重症药疹合并糖尿病酮症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2):1172-1173.

[2] 施耀方, 邹建英.末梢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预后及诊断中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2):2066-2067.

[3] 楚敏.经胃肠道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的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5):14-15.

[4] 宋明姝, 张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医药前沿, 2013(7):82-83.

[5] 尹建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救治观察.河北医药, 2013 (23):3599-3600.

[6] 李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例临床救治.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8):165-166.

[7] 李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医学信息, 2014(28):239.

[8] 韦妹爱.5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救治及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33):3110-3111.

[9] 仲金芳.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6):45-4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79

2014-12-26]

472000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酮体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