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消费语境下当前电视现象及批评

2015-05-09乔祎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收视率泛娱乐化

摘  要:电视是一门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主义”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当中。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对我们的电视产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早期电视现象的“出走”让我们看到了电视作品种类的繁荣,电视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在走过这五十年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用批评眼光去正确“追寻”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电视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消费语境;收视率;翻拍;泛娱乐化

作者简介:乔祎佳,出生于1992年,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1

前言:

作为已经产业化的电视,在走过的这几十年当中,我们的荧屏可谓是绚丽多彩,但众多的电视作品在质量上总是良莠不齐,出现了一种在我看来比较危险的一种现象。在我们享受这样的快餐文化同时,这也毫无疑问地会出现了很多问题,收视率至上、泛娱乐化、模式化,雷同化等电视现状引发我们的深思。

一、消费语境对电视的影响

如果说早期电视传播重视“教育作用”,那么当前的电视传播则关注的是“消费群体”,它需要尽量提供不同的影视商品,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欲望。消费社会把受众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众们作为消费者对电视文化的生产必然要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冲击和影响下,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能力与消费内容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地位、个人成功、声望的评价依据,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追逐品牌的热潮中。

二、当前电视受众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影视大国,每年就有上万部影视剧搬上银幕和荧屏,中国还有十几亿的观众,这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无处不在,它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是最为一种陪伴品,然而在无形当中却影响着我们自己本身的思想情感乃至于价值观。电视,普通大众接触最多的艺术形式,也是民众们最为信任的媒体。

三、“收视率至上”原则下的电视现象

2003年,中央电视台实行末位淘汰,收视率开始决定节目的生存死亡。2005年开始,对收视率导向进行了若干“追问”。在这些“追问”中,收视率的文化本质逐渐浮出水面。就是因为这样的唯收视率至上的现状从事实上推动了电视庸俗化,消解了电视作为一种严肃的公共话语形式的存在感。

(一)电视剧翻拍的障碍与超越

纵观近几年的电视剧市场,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赢得了收视率的头筹之后,在各大卫视频繁播出。随之的辣妈辣爸剧、古装剧、谍战剧扎堆、相继跟风出现,使得电视剧呈现投资过高、量多质次、编剧原创力疲软等问题。尤其是当下紧接着的几年势必成为翻拍之年,翻拍《新天龙八部》、《新神雕侠侣》,着实给电视界带来了一股“雷潮”。对于一部部经典的文学名著,将它们经过改编及编剧变为电视作品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再进行翻拍的障碍自然就会更大,它不但来自大众审美接受的心理定势,且受制于原版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而新版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能否创造一个超越性原版的替代版本,这才是最主要的东西。就观众的角度而言,原版的影视不仅仅是一部部电视剧,更是那个年代的一种记忆和回忆,因而经典的翻拍其实更多的是期望能够突破观众的心理,才能够使得新作可以叫卖。

能否超越,如何超越?这是翻拍者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文字文本与图像文本的固有审美品质决定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艺术已经是难得,重拍的超越空间非常有限。但这并不是说经典最好不要再进行重怕,现如今的科技发达,我们完全可以运用高科技的技术使得经典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观看翻拍作品时,也能够体会时代的变迁和自我的改变。

(二)电视栏目泛娱乐化现象

现如今,电视确实出现了一种泛娱乐化的现象,尼尔·波兹曼说到“以提供娱乐为旨的电视最糟糕的地方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换上娱乐的包装”。电视普泛化的传播特性与人的娱乐天性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并使得娱乐实现了社会化。电视秉承着娱乐的心态,更多的给人一种轻松荧屏环境。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状态使得电视愈来愈低俗化、庸俗化,也在某一情况下使得我们审美出现问题。

(三)雷同化、模式化现象

纵观当前的电视界,我们所喜爱电视剧基本上剧情普遍的雷同化,2014年出现了大量的家庭伦理剧,各大卫视先后推出自制的作品,不论是《小爸爸》还是《辣妈正传》,这些作品的剧情设置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之处,无非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不仅是电视剧,电视栏目当中也是如此,只要有一家卫视有比较火热的节目,相继各大卫视也会推出类似的节目类型,这确实是一种悲哀,不论我们再怎样将它们以“本土化”的姿态呈现出来,也依然是一种模仿。也许,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就无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独有的类型节目吗?拷贝、购买版权这样的行为,只会使得电视更加缺乏艺术感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阳,王宇.中国电视产业的战略变局[J].影视艺术,2013,(8):64-66.

[2]王丹彦,李磊.当代电视于消费社会中的走向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26.

[3]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收视率泛娱乐化
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原因研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电视新闻栏目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提高收视率
大型活动策划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升策略研究
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拓展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限娱令”后湖南卫视收视情况分析
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
“犬儒主义”与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