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

2015-05-09李佳妮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对比想象

李佳妮

摘  要:虚与实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可以大大丰富诗歌意象,拓展诗歌意境,为人们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而了解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虚实相生;表达效果;想象;对比;烘托渲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1

虚实相生是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清朝唐彪就在《读书作文谱》中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1]中国画就善于运用这种手法,“实”指的是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指的是图画中空白或没有画出的部分,能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而让人回味无穷。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虚实相生”是什么呢,“虚”指的是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与实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可以大大丰富诗歌意象,拓展诗歌意境,为人们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2]本文拟就常见的表达效果做初步的探讨。

一、 借助想象,拓展意境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读者插上这双翅膀,就能很好地畅游于浩瀚诗海里,享受诗歌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乐趣。想象属于诗歌虚实相生中的虚写。此虚写借助想象,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诗歌主旨。为了更好地理解想象给诗歌带来的妙处,特举几例说明。元好问《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诗的第一句是实写,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面三句是虚写,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整首诗虚实相生,借助想象,扩大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如果没有想象的话,那么这首诗的意蕴美就无从谈起了。再如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前两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后两句是虚写:如果在仲春时节,皇上御花园里繁花似锦时,出门一看,都是踏青游春的赏花人。想象则通过一个“若”字就可看出,正好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二、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有时,诗歌中的虚和实形成对比,可以更深刻地凸显主旨,表达感情。比如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留,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上阕全句和下阕的后两句是实写,写了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下阕“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是虚写,通过回忆写了“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画面。如此一来,两幅画面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现实的感伤之情。再如李彭《春日怀秦髯》:“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前两联实写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尾联虚写友人远在天边,听流莺鸣叫的情景,从而抒写了诗人心情的苦闷。整首诗以乐景和哀情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除了以上两种对比之外,还有古今对比,而这个多是怀古一类的诗歌,比如杜牧《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通过虚写昔日的繁盛来反衬今日的衰败。

三、烘托渲染,表达情感

虚实互相映衬,互相生发,可以通过景物烘托和气氛渲染来更好地抒发情感。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为了突出船快,除了用“轻”字形容之外,还用猿声山影来烘托,透露出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其中猿声山影是实,心情则是虚。林景熙《京口月夕抒怀》:“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通过山风、秋夜、江气、雁这些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诗人心中的愁苦悲凉之情。其中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为虚。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人设想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一番情景: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运用虚写,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了一种伤感的离别气氛,将词人和恋人离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总之,了解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开拓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把握诗歌的灵魂,并能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效果好比是一把钥匙,如果运用得好,那么开启诗歌宝库就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范学亮.《荷塘月色》中的三类女性形象[J].语文教学之友,2012,(5).

[2]张满姣.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J].文学教育(下),2012,(1).

猜你喜欢

对比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超乎想象的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先想想再想象——看谁想得妙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