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性广场舞的兴盛与泛化的思考
2015-05-09侯丽芳
侯丽芳
摘 要:群众性广场舞的兴盛无疑对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对活跃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对丰富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交流、对舞蹈事业繁荣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广场舞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不但是老年人乐此不疲,许多年轻人也参与其中,群众性的广场舞一定也会越来越走向成熟
关键词:广场舞;兴盛;泛化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2
清晨、傍晚或在公园或在社区广场,或在街角或在楼群的中间,总可以看到一群大妈、大伯,包括一些年轻人在激昂、欢快的音乐中忘情的舞着,乐着,身无旁人、身无旁骛。这种现象既让人羡慕又让人避之,这就是近些年来兴盛起的广场舞。群众在茶余饭后跳广场舞,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追求健康、追求欢乐的一种健身方式,按理说无可非议。但是,近来由广场舞引来的各种议论、各种事端,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广场舞的探究与思考。题目之所以叫“群众性的广场舞”,因为广场舞本身是由文体表演、舞台呈现的专业表演与群众的广场娱乐、广场健身两个方面组成。本文只谈有关群众性广场舞话题。
一、广场舞的兴盛与特征
谈到广场舞的兴盛与特征,首先要弄清楚广场舞的概念。广场舞顾名思义就是在空旷的场地(我们叫广场)去跳舞。关于问到广场舞的起源,笔者可以这样地告诉你,广场舞古而有之。我们不免回忆一下所接触到的历史、所接触到的各种反映古代先民的文学艺术作品,就不难发现,每当先民祭祀的时候都会在一片场地中或跳或歌;每当先民狩猎满载而归的时候,都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每当先民婚丧嫁娶的时候也会有歌有舞。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最初的广场舞,在少数民族中尤为突出。后来广场舞也没有淡出人们的生活与视线,各种节庆,各地的社火都有广场舞的身影,大秧歌就是最典型的广场舞。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广场舞如此的兴盛如此的火爆。要弄清这种现象,就要找出或者认识它兴盛的特征。
说到近年兴盛的广场舞的特征,笔者认为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代给予生活的特征;二是文化影响生活的特征。
时代给予生活的特征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不完全是为了温饱而奔波,人们也不再囿于单调的生活之中,眼界开阔了,心情疏朗了、兴趣多元了。再有,由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由于现代传媒的普及,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人们、陶冶人们。于是,追求健康生活、追求快乐生活、、追求多元的文化需求、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追求多层次的审美,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休闲、娱乐、健身方式。广场舞必然在这个背景下兴盛起来。这是大的特征是时代与生活变化赋予的特征。那么除了这个大特征外,还有哪些具体的基本特征呢?
1、自发性的特征。群众由清晨去公园去广场的自我唱歌、跳舞、锻炼身体等,群众由茶余饭后去户外散步、聊天、听收音机等到集群跳广场舞,起初是没有文化、体育主管部门及社区有关单位的组织,完全是群众的自觉行为,也就自发性的。如果说广场舞的自发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这正是文化回归人民的一种体现。无论是原始社会的蒙昧阶段,还是历史走向文明的各个年代,无论是经济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人民群众都是文化的首创者、人民群众都是群众文化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是孕育、产生专业文化艺术的丰厚土壤。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都是来源群众文化的原始创造与升华。自发性的广场舞体现了群众的文化自觉,又体现了文化回归,我们应该为这种特征点赞。
2、聚众性的特征。广场舞是群众集聚一起的文化娱乐与健身活动,聚众性就是它的另一个特征。这种特征的起始,除了文化的吸引,健康的需要,可能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许多家庭都是老人与儿女分住,老人生活单调、老人孤寂,于是渴望融入人群。这也是广场舞大妈、大伯居多的原因。广场舞的聚众性特征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现象,它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情感,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可以优化社会风气,也可、可以活跃群众文化活动,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它通过不断实践、不断积累,集思广益地丰富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广场舞聚众性的特征是时代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用的体现。
3、时尚性的特征。现在有一种议论,说老人越来越时尚,老来也“疯狂”,这种现象在群众性广场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他们曲目的选择,就是什么曲目时髦选什么曲目,《天路》出来,广场上他们的舞步就伴《天路》回旋。《最炫民族风》出来,广场上他们的身影就在《最炫民族风》中摇摆。《小苹果》出来,广场上他们的神态就在《小苹果》里陶醉……他们的舞蹈种类也很丰富,民族舞、现代舞、迪斯科、拉丁舞应有尽有。不但如此,他们跳广场舞还非常讲究服饰,道具,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舞者统一着装、统一头饰、统一道具。总之,他們跟风跟的特别紧,像一个时尚的风向标、时髦的风信子。广场舞时尚性的特征是生活指数,经济发展的缩影。
诚然,上述的这些特征不能完全代表正在兴盛的广场舞全部,由于人群成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还会有许多特征日益显现,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不断发现、不断总结。
二、广场舞的发展与规范
群众性广场舞的兴盛无疑对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对活跃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对丰富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交流、对舞蹈事业繁荣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广场舞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不但是老年人乐此不疲,许多年轻人也参与其中,群众性的广场舞一定也会越来越走向成熟。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必须看到随着群众性广场舞的兴盛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出现了一些不谐和音。例如,跳广场舞不讲场合地点,没有时间观念,例如,伴奏音响分贝过高,占用了其他居民和儿童的活动空间,影响交通等等。由此引发的吵架、斗殴、乃至出现伤人事件。所以,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群众文化工作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群众性广场舞的引导与规范。
最近,我们注意到了一个好消息,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和文化部联合推出了《小苹果》等12套广场健身操舞。这就证明对群众关心的事,政府有思考、有回应。这12套广场健身操虽然不是硬性规定,但是可以改变以往社区跳广场舞时,很多曲目和动作都是基于领头人个人的经历和判断,没有把运动和医学以及审美整合到一起的现象。所以这12套广场健身操会对群众性广场舞起到科学性、健身性、观赏性、普及性的引导作用。
为了使群众性广场舞更好地开展,除了普及这12套健身操,有关部门、社区、文化志愿者还要紧密合作对此进行规范管理与引导,制定既不影响广场舞活动的开展又文明规范的条例,使之有章可循。具体地说,就是规范场地——规定在不影响其他居民活动的广场、街区、街心公园等跳广场舞;规范时间——规定每天的早中晚跳广场舞的开始与结束时间;规范音响使用——规定音响及辅助设备的使用与声音分贝等等。除此之外要定期对广场舞的领头人进行培训,使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有大局意识、有审美标准、有文化涵养、真正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会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多样。广场舞作为群众性的娱乐与健身方式将逐步成为社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交往中一项普及的文体活动,因此作为群文工作者既要掌握它的基本特征,又要防范它的泛化,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群众的步伐,才能符合时代要求,才能推动群众性广场舞不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