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安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与策略分析

2015-05-09孔素花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产业化

项目来源: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10476096。

摘 要: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当地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形式在中原大地迅速崛起,这是一种特殊的、新型模式下的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本文主要陈述的内容为滑县安绣艺术文化产业从主观想象到实际制作的过程以及后续相关产业的开发、如何更好地保护安绣文化艺术与发展河南滑县安绣艺术文化产业。

关键词:产业化;民间艺术;安绣艺术品

作者简介:孔素花,汉族,1994年2月出生,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国画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2

一、安绣艺术品问题

安绣公司面对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迅速发展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种必然的选择导致作为本土文化的民间艺术处于极度衰微之势。河南滑县安绣文化有限公司员工打工也是为了生活与生存,以创造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因此,实现滑县安绣民间手工刺绣工艺的发展就必定要跳出文化事业的范畴,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中来,以产业的发展和获利带动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更好的发展和传承这项民间手工技艺。

制作效率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对传统安绣文化艺术品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则会更加注重生产效率,从而导致安绣艺术品的质量下降,传统制作模式将会慢慢消失。由于安绣以家族传承为主,加上选材严格,技艺精细,加工耗时长,经过历代人的传承、发展,直到今天,还没有真正发扬光大,精品刺绣师很少。因此,安绣艺术品制作效率低下。

传统制作流程慢慢消逝。滑县安绣传统刺绣制作先由绣娘在纸上绘制图案,再绘制到绢布上而后上蹦用笔勾稿,再由有懂色彩的、有经验的技师配好线,最后再开始绣制。但是电脑喷绘的出现,使它进入刺绣领域,风靡全国各地,深得众多消费者的欢迎,现在,几乎被四大名绣广泛采用,同时也包括滑县安阳刺绣,从而却导致安绣失去了各自的风格,使安绣在传统工艺技术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安绣艺术品现在制作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的电脑喷绘,忽视了绣时还需要绣者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理解力等条件,对安绣传统工艺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抨击。

二、安绣老艺人断档

在民间艺术的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传承人的问题,传承人的锐减问题令人忧虑,其原因或是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离世去世;或是后人弃农经商,进城打工,改变身份等等,导致传统艺术的中断。安绣艺术品制作虽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是大多数艺人是觉得待遇低,没有兴趣等原因,导致滑县安绣的老艺人大多已经转行,长期制作艺术家甚少。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村民因为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从事制作安绣的工作了。据民间艺人刘女士介绍,她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刺绣的,她当时是比较感兴趣,虽然当时也觉得很难,就是因为喜欢才一直坚持,已经绣七八年了。现今她是在公司刺绣,与她一起的还有几个艺人,在那么大的一个公司里,见到的艺人就这么几个,觉得较冷清。她在公司里绣一天七个半小时,工资是基本工资加计件,工资一个月大概就是一千多元,一般不会超过一千五。绣七八年的人甚少,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来学习安绣制作,觉得难学,绣的慢,工资低,大多数人认为觉得学习滑县刺绣有一种束缚感。滑县道口的生活水平还是有限的,作为民间艺术家刘女士、王女士等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是:绣制作品计件拿工资;外出打工;基本的农田收入。在生活上有所拮据,对民间艺术家来说,一方面要传承民间艺术,另一方面要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对艺术家来讲很难取得平衡。

通过调查发现,安绣公司会定期在滑县各地对艺人进行培训,会指派讲师到滑县老庙乡、高平镇、万古镇、大寨乡等培训基地进行刺绣技术免费培训。就是这样密集的培训在滑县这个人口大县,依然是供不应求。经过安绣公司与政府的沟通,政府往往会给安绣公司提供免费的场地,并没有特别固定的地址。虽然参加培训的人一期大概有三四十个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坚持下来的人并不是太多。

三、政府及人民群众对安绣关注远远不够

第一次去河南滑县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时,我们找到它并没有那么顺利。后来得知公司刚从另外一个地方迁移过来,通过询问当地人可知,滑县当地都很少有人知道河南滑县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更不了解安绣。这些细节就是关注度不高的明证。据了解,滑县文化局和当地政府都曾有对安绣作品进行宣传及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培训厂地,当地政府和河南滑县安绣有限公司联系密切,有外来人员调研时,会主动带他们到河南滑县安绣有限公司来观赏。当然,政府也确实围绕安秀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俊峰深入河南安阳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时指出,要求相关部门积极调动各种手段,支持安绣做大做强。

四、关于保护安绣艺术品与安绣文化产业化对策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如今安绣已形成文化产业,保护安绣文化遗产是发展安秀文化产业的基础。在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安绣文化产业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于公司方面:

1、要提升营销策略。要运用各种技巧与手段,科学掌控,扩大安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影响,使安绣的高端产品在这些城市打开销路。

2、要提升产品质量与产能,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将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绣工,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奠定基础。

3、严格按照公司模式去运作、谋划、经营。要一切以不破坏传统工艺的技艺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流动分配资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营销团队、经营管理团队、技术团队。

关于政府方面:

1、立法是根本,依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根据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地域特点制定适合的地狱保护条例。加强法律和政策的落实和监督。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安绣的关注,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从而也提高了安绣的知名度。

3、建立科學的管理机制,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

4、加强财政投入,例如建设一个安绣技艺培训学校。

5、加强国际间和各地区间民间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6、建立民间文化产业公司创办人名录,并经过专家的严格评议与审批,除国家级外还要建立省级、市级、县级的民间文化创办人,并将以图片、文字、录音、音像等多种方式,综合地存录民间创办人的资料。

对绣工来说:

首先,保持神韵,更新观念。在保持艺术品的基础上提倡专业人参与创造,加入现代创造的观点,并保持最本质的精神。注重保持原汁原味,注意产品质量,如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的精良等,要加强市场意识。

其次,凸显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河南的民间艺人应增强文化品位意识,要从传统和全国优秀刺绣作品中汲取相应的营养,巧妙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因素扩展安绣题材及针法,从全国优秀的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民间艺术草根漫谈【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1994年。

[2]黄永林,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4]张英,中国安绣锦绣天下【J】,文化中原,2011(5)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民间艺术篇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系统产业化之路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地热能产业化开发PPP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