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沙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2015-05-09张世娇
张世娇
摘 要:沙河方言的词汇量很大,与普通话相比,无论音、形、义出入都比较大。本文主要从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方面说明沙河方言的特色,从而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沙河方言;普通话;词汇差异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1
1、河北沙河方言简介
沙河市因境内有沙河横流而得名,隶属河北省邢台市,虽然地处华北地区,但是方言却属于晋语区,在河北省来讲,是方言味道最重的县市之一。沙河方言的词汇量很多,与普通话相比,无论音、形、义,出入都比较大。本文进行词汇比较的语料,选取李行健先生主编的《河北方言词汇编》中197组词,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提供的以河北方言词汇为例的《方言词汇调查表》40组词语,另外由笔者自己直接向调查合作人调查所得100组词语,共计337组。本文主要从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方面说明沙河方言的特色,从而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也为更好地保护方言文化。
2、河北沙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经统计,在本文所调查的300多个日常词汇当中,从相同的词目上看主要是些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还有日常的一些动作名词等等。通过对比分析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表达他们的词汇之间的差异,揭示这其中的文化色。
2.1词形差异。沙河地区所用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词形差异主要体现在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方面的差异。
2.1.1音节数量的差异。经统计分析,沙河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在音节方面的差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普通话是双音词,方言是单音词。例如:(形式是:普通话—沙河方言)牙齿—牙;灰尘—灰;狭窄—窄;宽阔—宽;房子—房;炎热—热;棉袄—袄;丢失—丢;嘶哑—哑;忘记—忘;闪电—闪;寻找—寻;锄头—锄;倔强—犟等,此类词出自李行健先生的《河北方言词汇释》一书所收沙河地区所用词汇包括动词8条,形容词9条,名词和代词26条,共计43条。占所搜集词条比例11%。第二种情况: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单音词。例如:(形式是:沙河方言—普通话)担子—梁;灌头—桶;圪蹴—蹲;蹲面子—面儿;抹腻—慢;冻凌、冰凌—冰;门头—额等,此类数量没有上一类多,这可能是与沙河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双音化进程不同有关。第三种情况: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多音词或短语。例如:(形式是:沙河方言—普通话)憋多—长得不舒展;咯吱—搔咯吱窝;制制—用秤称;出莽—精明敢干;死气—食物馊等,此类有动词4条,形容词7条,名词18条,共29条。占所搜集词条的9%,可见此类词数量较少。
2.1.2构词语素之间的差异。经分析对比沙河方言与普通话的相关词汇,他们在构词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下列两种情況,第一种情况:方言与普通话的构词语素完全不同。例如:(形式:方言—普通话)老鸹—乌鸦;沪水—游泳;甜杆—甘蔗;妗的—舅妈;争竟—计较;节待—爱惜;渣头—酵母;修的—媳妇等。此类有动词20条,形容词3条,副词1条,名词和代词21条,共45条。占所搜集词汇的12%。第二种情况:方言和普通话的构词语素部分相同。例如:(形式:方言—普通话)实肉—老实、实在;地张儿—地方;漕水—脏水;背锅儿—驼背等。此类有动词7条,形容词6条,名词24条,共37条,占所搜集词条的11%。
2.2 词源的差异。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词源之间的差异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沙河方言中有些词汇是沿用的古语词;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沙河方言中有些词汇是根据本地的一些风俗或者生活习惯而创造出来的一些创新词。
2.2.1沿用古语词。沙河方言中沿用了一些古语词,这些词在普通话中大多不用了。例如:1、日头—太阳。如: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 2、霍闪—打闪。如: 唐·顾云 《天威行》:“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银绳长。”
2.2.2 方言中的创新词。沙河方言依据事物外在特征等创造了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例如:三角裤衩儿——内裤(三角描绘内裤的形状);憨水——口水(形容人比较的憨厚)。此外,方言采用比喻、借代、委婉等方式造词。例如:用“不养人”表达“不叫人喜欢”的意思;用“背伤”来表示“吃亏了”,这都是非常委婉而又形象的说法。
3.小结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原因沙河方言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与普通话有着不少差异,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语料有限,更由于水平有限,故以上沙河地区所用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词汇比较只是囿于十分有限的范围,本文只是从词形和词源方面将沙河地区使用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作一粗浅的比较,深感还有许多富有沙河方言特色的词语没有挖掘出来,待以后再作努力。
参考文献:
[1]康迈迁.河北土语浅释[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2]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释[M].商务印书馆,1995.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
[4]柴世森.河北方言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河北师院学报[J].1989(2).
[5]李旭、梁磊.河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南开语言学刊[J].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