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节气(立夏)诗词中麦黍稻作文化下的乡土民俗传承
2015-05-09张维娜
本论文是2013年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研究》的成果,课题号:L13BWJ014,主持人:张维娜。
摘 要:中国古代节气诗词中对立夏的描写多与农事活动有关,分属于中国南北方的稻作文化和麦黍文化衍生出一系列乡土民俗。这些乡土民俗和农事文化相依相承,使民俗活动中有了生态学的概念。从乡土民俗到生态民俗的衍变可以探究出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
关键词:节气诗词;立夏;农事;乡土民俗;传承
作者简介:张维娜(19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讲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2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时间为农历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日或6日)。立夏节气处于季节变换点上,白昼时间渐趋变长,气温也日渐升高。中国古代有关立夏的节气诗词多描写立夏时节的物候特征与农事活动。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管窥到麦黍稻作文化下的乡土民俗的原貌及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立夏节气诗词中的麦黍稻作文化
麦黍为北方农作物:麦,有小麦、大麦等;黍,亦称“稷”、“糜子”。稻为南方谷类作物,可分为水稻、旱稻等。在中国古代社会,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对气温、雨水的合理掌控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几千年农耕文化祈求的目标。我国古代农民遵循二十四节气的周期,依照靠天吃饭的经验,围绕期盼丰收的主题,在南北方各自形成了稻作和麦黍文化。
在中国古代节气诗词中提及麦黍、稻作农事活动的诗句很多。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初夏之际隐居乡野的陶渊明耕种的应该是水稻,《宋书·隐逸传》记下陶潜归隐前任彭泽令的经过:“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稻。”宋朝王安石《初夏即事》:“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立夏之初的晴朗天气和暖暖微风催生了麦子,麦香气息随风而来,这是写北方的麦黍文化。古人为了表现出农村院落的乡土风情,也常用农事文化来体现。宋代文同《晚至村家》即是一例:“旧据飘风采桑去,白祫卷水秧稻归。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立夏之际诗人行至山村,看到农妇外出采桑,农夫插秧归来,水边牛群散卧,麦场上群鸡乱飞,一幅幅恬静幽美的乡村风景画在此篇节气诗词中铺展开来。“古人的诗词中对民俗题材的展示虽然往往只是抒情寓意、借题发挥的手段,但同时也兴起了专门表现世风民俗的专题民俗诗创作潮流。”[1]
二、麦黍稻作文化下的乡土民俗
“中国古代的某些民俗,只要追本溯源,就不难找到和麦黍稻作种植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2]北方的麦黍和南方的稻作作为特有的文化元素,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它创造民俗的功能。
1.尝新活动。在我国以麦黍稻作为代表的传统农耕经济下,立夏的民俗活动也多与乡土产物有关。自古以来,立夏有多种多样的“尝新”活动。梅子是立夏“尝新”民俗中不可缺少的水果。宋代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用黄梅时节表现节气已到立夏;乡野里的梅子已经变黄,正是人们“尝新”之时。宋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着齿,麦穗长半腰。”这首诗虽写在谷雨节气,但仍能从中领略到立夏之意。麦穗尚未成熟,尝尝梅子还是酸的。乡土产物和立夏的“尝新”民俗活动自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今日苏州仍有“立夏尝三新”之说,“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当地也有用它们来祭祖的习俗。
2.斗蛋游戏。立夏时节,在我国一些乡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小孩子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蛋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斗蛋后自然要吃蛋,对此民间有谚语:“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小孩子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的症状)”,这些都看出立夏民俗活动中带有祈福的愿望。立夏当天要吃立夏饭,这又回归到立夏节气中带有的麦黍稻作文化的本义。不同地区的立夏饭不同,有的地方是乌米饭,有的地方是豌豆饭,还有的地方是用五种颜色的豆掺着白梗米做成的“五色饭”。不管是斗蛋还是吃立夏饭,这都是建立在麦黍稻作文化上的乡土民俗,也是人们对立夏农事活动的一种欢庆仪式。
3.“秤人”习俗。立夏的民俗活动中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庙台里挂起一杆大木秤,这杆木秤平日里是用作衡量农作物收成的,秤是乡村生活和农事文化里很重要的物件。秤钩下悬挂着一个板凳,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重。管秤人一边往外打着秤花,一边嘴里说着吉利话。“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是对老人称重时说的话;秤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古人用立夏“秤人”的习俗祈福“清净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生活,祈求上苍给能给人带来好运。
三、乡土民俗传承与现代文明透析
中国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节气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3] “农民遵循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事活动,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农事节会和宗教节会。”[4]民间信仰天地神灵、自然水土的恩赐,这种有关植物生态的传承渊源在乡土民俗中得以体现,麦黍稻作文化衍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乡土民俗。
立夏节气的“尝新”民俗是依照季节时令传承下来的。初夏的产出预示着丰硕的秋收,初夏时粮食和瓜果的成熟产量较少,这让“靠天吃饭”的农民更加珍视土地的馈赠,立夏“尝新”这一民俗承载着对丰收的美好祈福和愿望。古时立夏节气的“尝新”正是在对自然土壤和适宜气候的感恩意义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乡土民俗。“在有关季候的民俗链中,风不调、雨不顺的现象给人们增加了循环不已的民俗压力,使‘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小农宗法性观念难以转变;使民间信仰习俗根深蒂固。”[5]古代那些乡土民俗中带有的生态和谐理念,对现代文明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民间相传在立夏这天吃鸡蛋可以拄心。因为鸡蛋外部轮廓似心形,人们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亏损。立夏之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酷暑中亏损,立夏应该进补,立夏进补是符合我国中医学养生理论的。立夏吃豌豆饭是南方地区的传统,这在当地也是有说法的。带壳的豌豆外形像人的眼睛,古人眼疾较为普遍,为了防止眼疾,人们用吃豌豆饭来祈福眼睛清澈润亮、无病无灾。带有乡土气息的煮鸡蛋、豌豆饭等民俗意象,是一代代人因时、因地制宜创设的乡土民俗产物,也是对吃应季食物想法的早期归结。中国传统饮食讲究均衡,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之说。从立夏节气民俗活动中的食俗可以探寻到现代社会所注重的食疗养生之道,这是乡土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对现代文明的积极影响。
立夏“秤人”的习俗,其特有的仪式感还保留在现代生活中。例如,产科大夫会对初生儿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保留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古时“秤人”习俗衍变而来。新生儿出生百天、周年时,家人也会象征性地称一下体重,记录下小孩子成长的变化。现代人渐趋追求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不再像古人那样重视民俗活动的仪式化意义,但当今生活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恰恰多是古时民俗的产物。经过历史的传承衍变,它们直观的表象价值或许不再有现实意义,但那些美好本义和价值影响却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蒋东玲.宋代两浙地区民俗诗创作的多维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06.
[2]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13.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7.
[4]乌丙安.生态民俗链和北方民间信仰[J].民俗研究,1994,(1):25.
[5]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