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全球化传播电影类型策略研究

2015-05-09胡云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蝙蝠侠英雄

胡云

摘  要:以克里斯托弗·诺兰版《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系列电影作为动作-冒险类型电影案例分析,分别以普罗普形态学的组合分析、斯特劳斯式聚合分析与图像学符号分析,来揭示出电影文本从表象故事到隐藏意义的揭示:显性的成就超级英雄神话的从落难、到自我认知、再到自我救赎后的崛起三段式旅程,即资产阶级英雄自我牺牲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改良——战胜恐惧的美国/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救赎这一通过显性的、简单而透明的故事,包裹着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先进代表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美国霸权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策略。

关键词:电影;《蝙蝠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8

最为传播的民族,美利坚民族本质是“去民族”化的,是超越种族血统这一生物层面的,是基于对美国核心文化之“美国信念”-“新教伦理”认同所建构的国族身份之多元民族的政治共同体,具有先天的种族(race)与民族(nation)的混杂性与多元性基因。传播的本性是其国族性形成基因之使然:即基督教新教立国、核心价值观- “美国信念”及 “美国精神”。新教认为,美国是“救世之国”,作为“上帝的选民”有拯救世界、建立基督王国的神圣使命,而北美大陆是被“上帝挑选的实现这一理想的地方……北美的未来便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未来。”1美国自诩其独立革命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政治事件”,而美国也是“全世界政治再生”的天然代理人。基督教新教教义使“山巅之城”成为了美利坚民族的共同认同核心。推行“理想主义”(也即美国世界主义)外交政策的威尔逊总统对美国电影业发展蓝图计划与憧憬的“作为”,可以从他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予以明晰:“电影如今已是全世界最高级的媒介,其不但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公共智慧,更可凭借全球通行的视觉语言将美国的计划与目标作为有效的呈现在世人面前”。2在国家权力的保驾护航下,好莱坞从发展初期到成功占领海外市场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而当下的好莱坞已完成了国际化到全球化传播的历史转型。以下将从类型电影的视角分析好莱坞全球化传播的文化策略。

一、动作-冒险类型电影特征与文化意指实践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好莱坞就关注到动作类型是其海外市场最受国际观众欢迎类型电影,80年代此类型为主的“高概念”电影制作获得了一系列的票房成功,而进入全球化以来,基于“动作”元素所出现的存在诸多细微差别的混合动作类型如:动作-冒险、动作-惊悚、动作-科幻/魔幻,或纯粹的动作类型成为了“高概念”电影制作的主流。从2000-2014年全球票房Top10的电影类型分析中得出,以动作为基础类型的混合类型,即动作-冒险/惊悚、魔幻/动作、科幻/动作与动画等四类“高概念”电影成为好莱坞全球化传播的类型策略。

1. 动作-冒险类型电影特征

以动作为基础的混合类型成为当代好莱坞或后经典动作电影明显特征,其从科幻电影、西部片、恐怖片、史诗电影、战争片、犯罪片、惊悚片、灾难片、剑术与武术、甚至喜剧中吸收和组合类型情节、情节背景与人物类型。当代好莱坞动作类型电影不仅是杂糅其他类型的美学特征、叙事元素与文化符码,同时还清楚地表现出其受到了欧洲电影、亚洲电影、美国独立电影、电视和漫画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动作-冒险类型电影之所以成为全球观众最买单的电影,不仅仅体现在叙事上的简单与透明、视觉上的奇观化等这些表层现象上,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类型将几乎所有大众所喜欢的类型元素、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与样式以及对多元文化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杂糅来产生文本的“多义性”,从而成功营造出“多重视域的融合”。所以说,动作电影及其动作混合型电影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全球化传播的主要大片类型就不足为怪了。

当下对传统的动作类型电影的指称已从之前的纯动作类型转变为动作-冒险类型,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一术语的称谓转变更能符合指涉当下这类电影的审美与叙事特质整合的复杂性。正如Arrory指出的那样,当代的动作电影写作共同地生产一种动作/奇观的理念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样式,其虽然不能完全地建构一种模式但可以超越一种类型的边缘限制。3动作属于审美范畴,通常依仗高科技术营造奇观场景而制造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一般与速度、刺激、愉悦相关联,通过强化的空间活动和暴力所引起的自内心的、甚至是感官的刺激与愉悦,视觉特效功能作为此类电影的“主要卖点”;冒险承担文本的叙事功能,通过明星机制更多地炫耀和渲染主人公的鲜活感和反面人物的邪恶感。多奇观化的动作场景,如主人公充满奇幻的旅行或冒险空间的神秘感,少对白的人物表现,两者功能的有机整合成为获取全球市场成功的制胜法宝。

2.动作-冒险类型电影的文化意指实践

从类型表征的文化意指实践来看,动作-冒险电影无疑是彰显充满男性气质的、代表家长式的男性霸权社会。因为,此类型电影场景无时不刻地充满了各种武器与暴力,表征美利坚民族是“天定命运”的世界秩序维护者,具有冒险与开拓的意志、勇气、体魄、智慧与毅力的文化意指。作为一个以“上帝中心论”为世界观、以 “善恶二元对立”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美国自诩为“上帝的选民”、“拯救者民族”、“天定命运”,拯救这个无序而混乱的世界的隐喻。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上世纪80年代“里根主义”的盛行,作为越战的后遗症,美国要重新找回当年的雄风,一改卡特执政时期美国温和的人权外交的“软弱”形象,因此,“里根时代”的口号就是“重振美国精神”,其在军事上显现出新保守派的军国主义复兴。在彰显男性霸权意识形态氛围的笼罩下,好莱坞动作-冒险电影集中体现在由史泰龙主演的表征“蓝波主义”的《第一滴血》、《洛基》等系列电影;由斯瓦辛格主演的“肌肉主义”电影系列《终结者》;由罗杰·摩尔主演的体现WASP种族意识的“黄蜂意识”电影系列《007》(从1961年诞生第一部以来,至2014年已拍摄24部)。这些风靡全球的电影,其生产的媒介文化影响了整一代青少年的认知世界与行为心理。较为典型的承载美国意识形态与霸权的动作-冒险/科幻电影还有《超人》、《星球大战》、《夺宝奇兵》、《蝙蝠侠》等。下文将以《蝙蝠侠》系列电影作为案例进行文本分析,来剖析这一系列文本所隐藏或彰显的美国文化与美国意识形态的美国霸权所指。

二、“蝙蝠侠”漫画故事与诺兰版《蝙蝠侠》系列电影的故事源起

1.“蝙蝠侠”: 高科技术集成武装的正义使者

“蝙蝠侠”是美国著名的漫画公司DC旗下与“超人”(位居第64)并肩齐驱的两大超级英雄之一,位居美国Top101最具影响力的虚构人物第60位。相比《动作漫画》中诞生的英雄“超人”所拥有的超能力而言,这位诞生于1939年DC漫画公司出版的另一刊物《侦探漫画》的蝙蝠侠(又称“黑暗骑士”),是漫画史上第一位没有超能力的英雄,而他战胜对手凭借的是自己强壮的体魄、博学智慧与高超的技能以及与之匹配的各种先进的武器与技术装备。这一形象设计,使得人物更具有现实世界的真实可感性,可以说,漫画与其改编的电视、电影所形成的巨大互文本在全球范围创造了一个“蝙蝠侠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及其全球范围的粉丝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如在上世纪50年代的漫画业发展的低谷期,蝙蝠侠和超人都是少数几位仍维持出版的“英雄”,因为蝙蝠侠、超人和威漫漫画公司旗下的蜘蛛侠,是美国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漫画英雄。因为英雄塑造了他们的时代和改变着他们的时代,是他们的时代精神与其理想的化身。蝙蝠侠白天的身份是韦恩集团的掌门人,作为高谭市(Gotham City)首富韦恩家族的独子,在8岁时亲眼目睹自己的双亲被罪犯杀害,因此,在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影响一生的阴影/噩梦。这一心理的阴影也是成就韦恩成为正义之士蝙蝠侠的潜意识的推动力。因为作为“正常人”是没有超能力的(这是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的地方),为了成为超级英雄,韦恩从11岁便开始了极能体训、知识武装、意志力的锻炼、技能修炼等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主要的技能构成,见表14。同时,他拥有一套作战必备的高科技超级装备,如能发挥防护、进攻、逃生等功能的高科技构成的蝙蝠侠的行头:头盔、制服、护臂手套、腰带、靴子、披风;战斗装备:发信器、飞镖、爪钩枪、缆绳发射器、蝙蝠爆炸凝胶喷射器、蝙蝠电子系统干扰器、蝙蝠迷你视频机、蝙蝠微型地雷及各种交通工具。蝙蝠侠利用这些由高科技术武装的作战装备开始作为高谭市罪恶的克星进行着非制度的“黑暗骑士”的方式战斗,帮助代表制度的“光明骑士”的高谭市的警长戈登进行着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长期战斗。当然,他们的对手形形色色,每次要战胜的对手,对他们而言都是异常的艰辛,挑战他们在体能和智慧上的极限,甚至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蝙蝠侠的隶属组织为“正义者联盟”的局外人战队,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式孤胆英雄色彩。

当然,这些由高科技术武装的作战装备,会随着技术的创新而不断提升,且功能更加繁复,正如蝙蝠侠对福克斯所言那样,自己的装备需要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来得到改进以此提高作战能力。对于电影而言,每一部的诞生都意味着技术特效的创新以及人物装备的提升,因此,《蝙蝠侠》此类电影都是崇尚高科技术特效与道具主义美学——极具速度感的奇观化动作场景的营造与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先进的科学设施及装置。当然,这还与“高概念”拍摄所注重的电影叙事美学与风格样式要与其作为商品的市场转换能力相整合有关。在惊叹作者天才般的想象力之余,其实,漫画及其改编的电影,包括好莱坞科幻、魔幻、动画等商业大片所倚重的数字特效制作及美学特征,都尽显美国所崇尚的技术垄断论。借用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en)的观点,“美国文化是唯一的技术垄断的文化。” 5换句话说,自从上世纪20年代美国从技术统治进入技术垄断以来,美国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术与技艺的统治,即“文化向技术的投降”。这是与美国的国族性使然有关,正如托克维尔所描述到的那样:

“美国人生活在一片神奇的国土上,他们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的运动中,每一次运动似乎都意味着进步。因此,在美国人的脑子里,新的观念总是紧密地与改善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环顾四周,不存在大自然对人的创业设置的任何局限;在美国人的眼里,不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尚未尝试的东西而已。”6

这一点对理解好莱坞电影所塑造的资产阶级英雄的文化基因同样有所助益:如不相信条件的限制;具有拓荒与改变的天才胆略,机敏而专注于对新技术的开发对经济增效所作出的贡献,技术给人带来的舒适;技术甚至成为可以战胜时间与死亡的对手,在许多科幻电影里如《星际迷航》、《普罗米修斯》中的时空穿越与冷冻人技术。美国人所信奉的技术工具伦理,使他们对于从事技术创造与创新的精神准备胜过其他人,同时,美国人所信仰的自由主义(政治与宗教的自由)又使他们不拘于碍手碍脚的事物的束缚而具备创新的土壤。

表1:蝙蝠侠作为超级英雄所进行的身体、知识与技能培训

技能科目 主要内容

极能体训 通过各种挑战身体极限的体能训练,在力量、速度、耐力反应、抗击能力与灵活度等,达到人类体能的最高水平

渊博学识 智慧集大成者:战略家、战术家、科学家、指挥官与侦探;懂得几乎所有的人类学科知识。

超强意志 使其具备克服生理痛苦的极限;抵抗来自精神与心灵的感应。

其他技能 精通各类武术的人类武术大师;几乎精通人类主要的语言的语言大师;杂术,如遁逃、审讯、伪装、追踪、恐吓等

从表1可以看到,蝙蝠侠虽然没有超能力,但其所拥有的技能与知识以及高科技术打造的作战装备,几乎集人类智慧之大成,不是超人胜似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简直就是人类最完美的典范。在改编的电影中,蝙蝠侠的这些技能和装备在承载叙事功能即推动情节发展和场景转换的同时,还起着形成电影强烈的技术与动作美学风格的功能。

从故事的创作背景即美国社会历史背景来看,故事创作于1939年,美国准备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编剧比尔芬格设计蝙蝠侠故事的初衷为“打击犯罪的硬汉小说风格”。这样使得蝙蝠侠在伤害或杀死罪犯时所使用的一切手段皆因目的的正义性而具有了过程的合法性。因而,蝙蝠侠在战斗是可以任意使用枪支等武器。正如60多年后,小布什在发动反恐战争时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的一番言论的逻辑如出一辙:“在正义与残暴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中立,在清白与罪恶之间没有中立。我们正处于善与恶的对立冲突中,美国将对邪恶直呼其名。在与邪恶和无法无天的政权进行对抗时,我们非但没有制造问题,反而是在解决问题”。7应战争需要,美国需要塑造众多的英雄来传达战时精神,鼓舞士气,40年代初期的蝙蝠侠所面临的是一个“严峻且危险的世界”。可以说,蝙蝠侠在不同时期所显现的风格特征与精神气质,都隐射着当时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围,如战后的美国彰显的是向往家庭的幸福生活,此时的蝙蝠侠被塑造成为稳重的家长式人物与值得敬慕的公民典范;战后较“开朗”的蝙蝠侠故事到了50年代后期转向了带有明显的科幻色彩,此时正值美国浓厚的“红色恐怖”时期而采取了一种科幻取向的逃避主义策略;1960年,蝙蝠侠首次成为“美国正义联盟”(LJA)成员,之后成为此联盟的七大巨头之一,被称为正义联盟的大脑;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蝙蝠侠漫画销量急剧下滑,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朱丽叶斯·沙茨(Julius Schwartz)进行蝙蝠侠装备、人物形象设计以及主题等方面的更新与调整。在1966年开拍的电视连续剧在播出三季后就没有了下文,而第一部真人版电影上映。1986年出版的、由弗兰克·米勒创作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塑造了一个激进而强硬的老年蝙蝠侠,同时也为蝙蝠侠的世界涂上了极度黑暗的悲剧色彩,年老的孤胆英雄面临的是政府派来缉拿他的超人,蝙蝠侠成为了罪犯而展开了殊死决战,这一充满人性拷问的故事隐射着当时浓厚的“里根主义”意识形态氛围,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冷战的恐慌、对体制的反抗与对信念的执着等,这部影片切合了当时的这些时代症候而获得了商业与口碑的双赢,这也代表着主流漫画英雄的回归。在丹尼斯·欧尼尔接任蝙蝠侠漫画的编剧后,在其带领下给蝙蝠侠故事注入了新风格,出版的《蝙蝠侠:元年》为蝙蝠侠的故事起源作了重新的设定,成为蝙蝠侠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当然,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在风格和叙事上完全是另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2.《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克里斯托弗·诺兰所“开创”的超级英雄商业大片“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在诺兰的三部曲之前,改编的电影已有5部,分别是:Leslie H. Martinson导演的《蝙蝠侠》(1966);蒂姆·伯顿导演的《蝙蝠侠》(1989)与《蝙蝠侠归来》(1992),其鲜明的“哥特式”影像风格与深刻的人物刻画,一改以往英雄肤浅的形象而使其影片成为当时少有的由漫画改编的卖座影片之一,由此伯顿跻身于好莱坞一流导演行列,第一集的成功使伯顿越发追求个人实验色彩浓厚的黑色阴沉的影调而挑战着观众的极限,华纳公司最终放弃伯顿而改用好莱坞主流导演乔·舒马赫导演第三集《永远的蝙蝠侠》(1995)与第四集《蝙蝠侠与罗宾》,第三集颠覆了前两集的黑色元素而显现出明亮而喜感的主流色彩,但第四集的口碑差强人意。因此,直到诺兰接拍第五集之前的8年间,华纳兄弟一直都没有继续改编拍摄这部电影。本文认为,诺兰的这三部曲并非是蝙蝠侠前传,而是从布鲁斯·韦恩到成为真正的蝙蝠侠的三段式英雄旅程的完整篇:第一集中的寻找自我存在的方式,到第二集自我拷问存在的方式,再到自我认同存在的方式,是全然不同于以前五集的风格,而开创了新世纪以来超级英雄商业大片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诺兰版的蝙蝠侠这一超级英雄更具有人性的温度与深度,简单而浅显的台词表象下富含深沉的哲理,如“每一个英雄都有一段旅程”;人物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张力与触及到布鲁斯·韦恩深层心理的无意识探讨;采用去英雄化的方式来强化“蝙蝠侠”这一符号所象征的资本主义正义精神的意涵,同时诸多意象与符号让影片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可以说导演是使用符号的高手;影片多次采用仪式化的大全景的旋转镜头表征黑暗中伫立城市之巅的蝙蝠侠,营造出一种仰望古罗马雕塑般的崇高与敬畏之意。这是超级英雄商业大片迄今为止鲜有的同时兼具了商业与艺术水准的精良之作,三部影片连续获得了市场与观众的口碑,创下了这类大片的票房记录:2005年全球票房3.727,位居第9位;2008年全球票房10.03,位居第1位;2012年全球票房10.784,位居第2位。以下首先以普罗普的功能说来组合分析这三部电影作为整体的叙事单元;其次,借助斯特劳斯式的聚合分析来探究影片叙事的组织与建构方式,从而揭示这种建构是怎样产生意义的,即所隐喻的意识形态;第三,借助图像学符号分析的技巧,对影片中重要的图像所生成的意象进行阐释,寻找并发现所要传达的意义。除了上述这三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外,为了更加逼近隐涵的意义,本文还结合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分析技巧,来共同完成对文本的意义阐释。

三、透明而简单的“正义-邪恶”二元对立故事与浓郁的隐喻及象征的有机整合

1.普罗普形态学功能组合分析:显性的成就超级英雄的三段式旅程

组合分析是以历时的方式,将一组组相关事件作为构成影片文本某种叙事来探究。普罗普的形态学则是研究事物的形式、组成部分间以及部分与整体间的构成关系,其把研究中的基本叙事单元称之为“功能”,而功能“被理解为人物的行为,取决于对行为过程意义的看法而界定”。8以下就以此研究观点来分析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系列电影作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见表格4-6:普罗普功能说在《影侠之谜》、《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中的应用分析

表2:普罗普功能说在《影侠之谜》、《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中的应用分析9

普罗普的功能 事件

最初的状况 高谭市首富之子,韦恩集团唯一继承人

离家 英雄父母忽然离世

出发 受高谭市首恶科内尔话语刺激,自我放逐去探寻犯罪的根源,拷问人性的善恶

授予者的第一个功能 英雄在监狱接受考验,迷失自我,接受了第一敌人同时又是其“精神导师”的忍者大师拉斯·阿尔·古尔及其代理人亨利·杜卡的点化

英雄的反应 加入影武者联盟

接受神奇的代理人 在拉斯·阿尔·古尔与亨利·杜卡的帮助下,战胜内心恐惧后成为一名武士/战士

英雄违禁 布鲁斯因无法认同影武者联盟要摧毁认为已经腐败、堕落、无药可救的高谭市的极端观点而与之决绝摧毁了影武者联盟总部

归来 布鲁斯回到了高谭市的

家韦恩庄园

追逐 亨利·杜卡追到韦恩的生日晚会上,为了防止布鲁斯阻止他毁灭高谭市而放火试图烧死蝙蝠侠

营救 布鲁斯的如父亲般的老管家阿尔弗雷德即时解救了他

艰难的任务 要想救下高谭市必须阻止亨利·杜卡使用微波分子加热器通过蒸发已加入致幻剂的自来水管道产生弥漫全城的致幻剂雾气来侵入市民肺叶来达到迷幻人的意识

战斗 为阻止亨利·杜卡利用自己父亲兴建的城市快捷公交车实施犯罪,在车上与其展开了殊死搏斗

胜利 在警长吉姆·戈登的帮助下,蝙蝠侠成功地战胜了亨利·杜卡,成功阻止犯罪

完成 成功完成任务,救了高谭市以及民众

任务 吉姆·戈登警长交给蝙蝠侠任务,一个罪犯到处作案,并总留下一张印有小丑的代表小鬼的扑克牌,蝙蝠侠以帮助的形式接受任务

传递 小丑设计被蝙蝠诱捕自己入狱,传递错误的瑞秋被关押的地点

恶行 错误的信息导致蝙蝠侠误救邓肯而使瑞秋葬身火海,小丑的假信息间接害死了蝙蝠侠心爱的瑞秋,而被称为“光明骑士”检察官哈维·邓特这个机会主义分子,在惨遭毁容后放弃了对正义的信念与追求,而成为抛硬币决定生死的双面人

诡计 小丑做疯狂的实验人性底线的游戏,将高谭市民和高谭市的罪犯分别逼上两艘装满炸药的渡轮,诡计破产,炸药没有被引爆

战斗 蝙蝠侠与小丑进行最后的搏斗

胜利 小丑被打败,蝙蝠侠艰难获胜

无理要求 假英雄哈维·邓特用硬币来决定警长吉姆·戈登儿子的生死

蒙受污名 蝙蝠侠承受了杀害“光明骑士”也是双面人邓特的污名沉寂8年

英雄归来 高谭市面临更大的敌人贝恩,蝙蝠侠重出江湖

伤害 贝恩将蝙蝠侠打残后扔入深井监狱

授予者 蝙蝠侠在井狱里接受者身心的折磨,每天面对电视看着贝恩对彻底毁灭高谭市所实施的暴行计划,同时忍受断骨的身体疼痛;蝙蝠侠极端痛苦时,无意识的拉斯·阿尔·古尔的精神指点

接受神奇的代理人 监狱中暗示他能靠自己战胜对死亡恐惧的力量出去的老医生与帮助他治疗的老人

揭发假英雄 贝恩将戈登没有宣布的真相予以揭露

清除 蝙蝠侠污名被清除的同时,内心的恐惧也消除

营救 蝙蝠侠成功实施自我救赎

归来 回到高谭市

同谋 在营救爱人米兰达与贝恩搏斗时,被米拉达刺伤,因为蝙蝠侠被米拉达所骗,不知道他俩是同谋,而无意中帮助了米拉达实施核弹爆炸计划

营救 猫女及时救出蝙蝠侠

艰难的任务 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找到装有中子弹的卡车,并将带离出炸毁高谭市的半径范围外的海湾区,而且蝙蝠侠的飞机必须由其本人驾驶

完成 蝙蝠侠自我牺牲,驾驶蝙蝠战机拖着核弹飞向海湾,顷刻间腾空升起的蘑菇云,高谭市得救了,任务完成

认同 蝙蝠侠作为英雄被认同

变相 退了休的阿尔弗雷德在度假小镇看到了已是过着平凡生活的布鲁斯

婚礼 布鲁斯与猫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尽管不是民间故事,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的诸多要素,基本都包括在了普罗普的31种功能中,所以,选择这一分析技巧是合理的,此文本的叙事形态符合童话/神话的类型叙事。同时,在普罗普的剧情中的7种人物中,也囊括了《蝙蝠侠》中主要典型人物:1)与英雄搏斗的恶棍/敌人,如拉斯·阿尔·古尔、小丑与贝恩;2)给英雄以神奇的代理人的授予者,如隐者大师拉斯·阿尔·古尔及其代理人亨利·杜卡、监狱的老医生;3)协助英雄解决难题的帮手,如戈登警长、福克斯、约翰·布莱克以及猫女;4)英雄的公主,如瑞秋、米拉达与猫女;5)派遣英雄执行任务派遣者,如戈登警长/来自保护高谭市民众的正义感作为内在驱动力;6)与各种强大的敌人作战的英雄:蝙蝠侠;7)自称英雄被揭穿的假英雄:哈维·邓特。

因此,通过对电影叙事文本的组合分析可以得到这个故事的显性意义,即人物表象的所作所为——幼年的布鲁斯在亲眼目睹父母被害后,给内心造成一种消不去恐惧阴影,成年后抱着复仇的心想杀掉仇人,却被杀掉仇人的黑帮老大羞辱一番而决定为探究犯罪本质而放逐自己,有意被抓进监狱而受到考验,导致了自我认知的迷茫,此时出现了“精神导师”兼敌人的影武大师代理人的指点而加入了影武者联盟,成为了一名消除了自身恐惧的武士/战士,因无法认同且还要自己亲自参与此组织认为的腐败、罪恶与堕落之极的高谭市应被彻底摧毁而与该极端组织决裂,坚守正义的信念承担着保卫高谭市和打击犯罪活动的“黑暗骑士”,在与罪犯的搏击与智斗中,从带上蝙蝠侠面具的布鲁斯·韦恩成为了真正的代表正义精神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这一象征符号而成为了一种永恒。这是英雄涅槃的三段旅程。以上的组合分析,对以下从聚合分析的视角,对文本隐性结构的“意义”的揭示与理解,即研究人物行为的用意或潜意识的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

2.斯特劳斯式聚合分析:资产阶级英雄自我牺牲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改良

基于一种共时,从角色与事件的相关性为出发点,从文本中找出隐含的二元对立/正反组合,因为结构主义认为,只有在对立中才能寻找意义,即隐匿或被伪装的讯息。以下借用斯特劳斯对神话的聚合分析来试着分析《蝙蝠侠》文本中的核心对立关系,见表4-7: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的斯特劳斯式聚合分析。

表3: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的斯特劳斯式聚合分析

序号 蝙蝠侠 敌人

1 正义 犯罪

2 温和 恐怖

3 秩序 混乱

4 改良 摧毁

5 资本主义 集权主义/共产主义

6 慈善 邪恶

7 西方 东方/非西方

8 希望 绝望

从表3来看,本文以蝙蝠侠与敌人作为文本两个核心对立概念范畴,推演出了8组与之对应的对立组合子范畴:1)正义与犯罪;2)温和与恐怖;3)秩序与混乱;4)改良与革命;5)资本主义与集权主义/共产主义;6)慈善与邪恶;7)西方与东方/非西方;8)希望与绝望。以下将基于三个不同的文本故事语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密码破译”,揭示出隐藏的意义。

首先,基于《影侠之谜》叙事文本,“温和与极端”这组对立概念进行聚合分析。影片中的“温和”是指,当影武者联盟要求布鲁斯·韦恩率领武士军团毁灭腐败、堕落的高谭市这一极端恐怖的行为时,布鲁斯·韦恩认为,高谭市的堕落、高犯罪率、经济萧条与腐败并非无药可救,是因为制度的缺陷所致,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对制度的改良来完善制度,尽管资本主义所滋生的对成功与金钱的贪婪,经济的周期性转型所造成的贫富差距与经济萧条,这些社会矛盾与问题都是有希望进行调控与改进的,可以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进行制度的改良,用情感与道德约束来救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性。如在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利他等道德情感,这些道德情感的约束可以用来消解资本主义制度反人性的一面。所以,电影里的蝙蝠侠非常具有同情心,热心于慈善事业,韦恩集团捐助办孤儿院、学校与出资改良高谭市的快捷交通系统造福于市民,同时还心系全球人类的清洁能源的改良而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核能技术开发。电影所展现的布鲁斯·韦恩(在英语中就有英雄的意思)及其父亲托马斯·韦恩,简直就是温和的资产阶级“利他主义”的表率,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与维护者。所以,布鲁斯不能认同影武者联盟毫无人性的杀戮与采用极端暴力的恐怖手段来“毁灭-重建”高谭市。因此,从这一组对立概念可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温和改良派与反资本主义制度的极端恐怖摧毁派的对立,最终温和战胜了恐怖。

其次,基于《黑暗骑士》的叙事文本,“秩序与混乱”这一对立组合概念,揭示出了代表秩序的罪犯克星蝙蝠侠(“自我”与“超我”)与代表秩序的破坏者也即“混乱”的制造者小丑(“本我”)。这组对立概念代表着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而小丑的极端主义行为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就是反政府、反社会的极端分子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影片中小丑的犯罪心理与手法代表了近年来极端分子反社会的典型特征。如现实中的美国社会,持续居高不下的枪击案犯罪率,令人发指的连环杀人案件。其中,发生在1995年的俄克拉荷马州的爆炸案,是仅次于9/11的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大爆炸案;发生在《黑暗骑士崛起》首映晚上的电影院的令人震惊的枪击案。扩展到暴露资本主义体系制度的失败的案例,莫过于让人瞠目堂舌的发生在2011年的挪威极端分子制造的导致722人死亡的巨大枪击案等。这些人如同影片中的小丑,因为人生所遭遇的打击或受到过制度的伤害等,心理扭曲、精神分裂成为了反社会者,通过破坏社会来反政府、反社会,从而达到一种不正常的情感宣泄或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造成小丑类人物的人性扭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范或缺陷即反人性造成的,而蝙蝠侠所表征的维护正常秩序的制度受到了小丑这一制度的失范者的挑战,因为小丑这样的极端分子通常具有极高的智商,所造成的破坏力也极大。最终,蝙蝠侠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战胜小丑,但与此同时,蝙蝠侠也陷入了对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人性善恶的考量而沉入迷茫。影片显现出强烈的沙文主义式地对资本主义制度反人性的反思与追问以及找寻道德情感救赎的良方。因此,导演在第三部终结篇中交出了答案,即基于第三部的 “慈善与邪恶”概念对立组中,电影彰显出借助于同情心的慈善方式进行道德救赎,极力宣扬高谭市最为富有的韦恩集团对孤儿院、社会青年学校等慈善事业与新能源环保事业的热衷与持之以恒,以及蝙蝠侠对代表底层平民的猫女的拯救(从抵抗到并肩作战,再到顺从)与孤儿院长大的警察布莱克被蝙蝠侠悲壮的个人主义英雄情怀所感召,而成为了蝙蝠侠精神的传承人。更重要的是,曾经那个贪生怕死的警官在蝙蝠侠精神的感召下觉醒了,冲到了抵抗贝恩的战斗最前面而英勇倒下,这无疑揭示出资本主义统治集团内部的觉醒,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是有希望的。这些表征都意指了平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情感道德认同与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与个人主义的精神信念。电影传达出蝙蝠侠所表征的资产阶级富豪以温和的情怀心系社会与天下众苍生。正如在第一部里,瑞秋在晚会上看到布鲁斯过着浮华生活的表象误解时,布鲁斯极力解释时所说的一句话,“我的内心不是你看到的现在表面的样子”。也难怪乎,2009年前后,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在全球主要的富人聚居城市不辞辛劳地传播着美国富人的道德情感与慈善理念,就像当年的传播福音的传教士一般虔诚。

最后,基于《黑暗骑士崛起》的叙事文本,“资本主义与集权主义/共产主义”是指蝙蝠侠所表征的资本主义与贝恩所表征的集权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较量。贝恩手握能够威胁高谭市安危的核弹而成功阻止美国政府也即外部资本主义的救援,通过暴力暂时夺取了高谭市的政权,将资产阶级富人赶上大街,剥夺其全部财产,接受由第一部出现的精神病医生克兰作为大法官的一个人法庭的审判,要么被流放/走薄冰,要么判死刑。而下层人民分得财物,参与推翻政府的暴动。而贝恩以革命的方式对高谭市的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洗脑,高呼把政权交还给市民手中,高谭市是市民大众的。高谭市又名愚人村,作为最为底层的市民是最容易被煽动和利用的,然而人民最终也只不过是“贝恩们的暴政”帮凶而已。电影所表达的是,蝙蝠侠作为资本主义的表征,面临最为强大和危险的敌人不是恐怖分子、极端分子,而是拥有核武器的集权主义/共产主义。这才是这部电影所要表征的文化意指实践:拥有核武器的集权主义/共产主义是比恐怖分子、极端分子更为危险、可怕的直接威胁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美国的冷战/后冷战思维)。联系到第一部中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在饭桌上的“论民主”,第二部中对中国刘氏集团与高谭市非法交易所达到的公司年经济增长率8%(这一数字也是中国GDP年增长率),以及邓特夺过想杀他的黑帮的手枪以嘲笑的口吻说道:“中国制造,要是你用‘美国制造就能杀掉我了”等场景,都无不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直以来都以敌对的情绪制造“红色”恐惧论。影片的结尾,代表资本主义政权的高谭市警察夺回了丢失的阵地,作为资产阶级英雄的蝙蝠侠,以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来唤起民众对资本主义正义、公平与个人成功的信念,从而将蝙蝠侠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精神符号镌刻在了天边升起的蘑菇云上。面对恐惧与混乱,要坚定对正义与公平的信念,而这正是象征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公正与个人主义的精神。

而“恐惧”正是贯穿三部电影的核心主题,不仅表现在叙事层与隐喻层,更表现在象征层。以下将从图像学符号分析,从电影中几个极具意象的图像影像进行意义阐释,从而揭示出更多与电影生产与传播背景相关的美国社会现象与意识形态氛围。

3. 图像学符号分析:战胜恐惧的美国/西方社会的自我救赎

有必要通过对贯穿三部电影的“恐惧”主题加以分析来探究这三部电影创作背后的美国社会文化心理与意识形态氛围。电影一开始便交代了布鲁斯韦恩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噩梦困扰着自己,就是一种恐惧的心理阴影,既来自小时候掉进枯井时,黑暗与蝙蝠给他带来的恐惧;更是在年幼时,亲眼目睹父母被罪犯枪杀,对犯罪与暴力的一种恐惧。而这三部影片便围绕着布鲁斯战胜内心的“恐惧”成为正义的代言人,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成功救赎自己,最终升华为一种象征资本主义精神(价值观与情感道德)的表征过程。诺兰版的《蝙蝠侠》之所以受到热捧,正是这一形象所生产的媒介文化契合了9/11后美国民众受挫、恐惧或迷茫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美国人需要一种触手可及的、鲜活的时代英雄,需要英雄神话来为他们解决或处理当前的难题;同时也为包括西方观众在内的全球观众提供了抵制现实绝对论恐惧的情感需求,因为影片文本成功地生产了一种“恐惧”的多义性,传递出情感神话原型中的敬畏、创造奇迹、积极的参与并生产了一种价值意义。与先前的好莱坞超级英雄商业大片不同的是,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极具“现实的批判”色彩,蝙蝠侠布鲁斯·韦恩更加鲜活地像平凡人一样遭受心理恐惧的折磨、皮肉的痛苦、破产的打击、遭受失败的挫折与面临死亡的威胁等,因此,这样的蝙蝠侠更具“超真实”的人性温度。因为,美国在新世纪十年内连续遭受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第一次发生在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同时还遭受了外来的恐怖主义袭击,国内的犯罪率因为失业率的上升而高居不下。这时的美国民众作为美利坚民族的“优越感”而感到了不自信,同时也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人们开始回归到传统的核心家庭价值观,一股资本主义悲观情绪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症候。而9/11后,“反恐”成为布什政府的首要大事,确立了强硬的“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战略,确立将作为重点打击对象的“邪恶轴心”国,很快布什政府就把茅头对准阿富汗塔利班实施“持久自由行动”军事打击,近2个月后,塔利班垮台,阿富汗新政权建立;然后开始实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布什在2002年1月29号的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到“邪恶轴心”(axis of evil),到2003年6月16日,布什在319次不同的讲话中论及“邪恶”。布什认为,“邪恶”是一种真实存在或一种力量;10他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必须“防止那些支持恐怖主义的政权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或我们的盟国及朋友” ……美国“将不会允许世界上最危险的政权用世界上最危险的杀伤性武器来威胁我们”;11他在讲话中列举了北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等“邪恶轴心”国家。他这一思想被统称为“布什主义”,其强调美国使命的神圣性,强调反恐战争的神圣性,是善与恶之间的斗争。12因此,本文以下的图像学符号分析所基于的美国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氛围语境是:结合9/11后的美国民众间普遍弥漫的恐惧悲观情绪与从布什执政期间的国家安全政策及“布什主义”的核心思想作为理解影片所要传递的意义的社会文化背景。

基于上述的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氛围,本文从这三部电影中选出以下表格所列的极具意象的图像符号,采用图像学符号分析技巧来揭示从图像符号的表象到隐喻再到象征的三个层面上的意义阐释,见表4-8: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的图像学符号分析。

表4: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的图像学符号分析

图像符号 表象 隐喻 象征

蝙蝠侠 罪犯的克星 正义 资本主义精神

枯井/井狱 布鲁斯/英雄被困 死亡恐惧 资本主义自我救赎

武影者联盟 极端主义组织 反资本主义恐怖分子 反西方势力/文明的冲突

高谭市 美国的某个城市 美国 西方社会

小丑 罪犯 制造混乱 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范所导致的对人性的异化

中子弹 毁灭高谭市的核弹 拥有核武器的“ 邪恶”国 集权主义/共产主义威胁

现以“武影者联盟”与“中子弹”作为例子来加以分析。影片中的“武影者联盟”位于中国西藏的雪山之巅,笼罩着一股神秘感,布鲁斯进入联盟时手里的蓝色花朵就是后来的提取致幻剂的原料,忍者大师说着一种奇怪的“阿尔古语”,这个极端残暴的组织,他们致力于摧毁自己认为已经堕落、腐朽的事物,如罗马城, 而高谭市如同当年的罗马城一样已病入膏肓,必须要被摧毁。这一组织形象其实隐射了对美国造成巨大安全困扰的国际恐怖组织,影片并没有明确指向伊斯兰或别的民族宗教组织。这一极端组织虽然在第一部里就被布鲁斯给捣毁了,蝙蝠侠也战胜了忍者大师拉斯·阿尔·古尔及其代理人亨利·杜卡/雇佣兵;但在第三部里,雇佣兵的女儿米兰达和被该组织逐出的成员贝恩,通过掌控核弹来继续实施毁灭高谭市的计划。进入这一形象的象征层,则传达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从服装和场景推断)的冲突。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穆斯林与基督教社会的相互容忍度都急剧下降,伊斯兰国家总体是反西方的,穆斯林害怕和憎恨西方的力量及其对他们的社会和信仰构成的威胁;认为西方文化是物质主义的、腐败的、颓废的和不道德的(同忍者大师/代理人让布鲁斯摧毁高谭市的理由如出一辙),还攻击西方根本不信任何宗教。13上世纪90年代西方就开始担心穆斯林极端主义造成的威胁。而伊斯兰被视为可扩散和恐怖主义的一个根源,而且在欧洲被视为不受欢迎的移民来源。14伊斯兰与西方之间的冲突再起的原因,在于权力和文化的根本问题。谁统治谁?谁是统治者?谁被统治?列宁界定的这一政治中心问题,是造成伊斯兰和西方较量的根源以及缪塞尔·亨廷顿认为的孰是孰非的冲突。只要伊斯兰仍是伊斯兰,西方仍是西方,这两种伟大的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根本冲突在未来将继续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在过去的1400年中一直决定着那样。15影片最终传达的讯息是,蝙蝠侠以个人主义英雄式的自我牺牲保全了高谭市,而高谭市在历经外来的恐怖袭击后,自我觉醒而走上了自我改良的道路;象征层则是历经洗礼西方文明最终被证明是最先进的文明。

除了隐射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外,影片中“中子弹”传递出的整个美国/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拥有核弹的“邪恶轴心”/集权主义/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全球威胁的恐惧。正如布什所言的那样,美国是不允许邪恶势力拥有核武器的,因为他们会给全球造成不安与危险。所以,“武影者联盟”与“中子弹”构成了这三部电影贯穿始终的所要传达出的威胁-恐惧基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担心以伊斯兰为典型的制造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与一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集权主义(伊朗、伊拉克)/共产主义(北朝鲜)邪恶势力所造成的威胁的恐惧,导演在电影中给出了消除和战胜恐惧的良方,就是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改良与基于同情的道德情感约束来消解其反人性的一面,面对来自非西方和非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威胁与挑战,资本主义社会应该通过战胜自身的恐惧而实现自我救赎,从而坚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念,巩固西方文化作为人类先进文明的全球地位。

四、结语

动作-冒险类型电影最具文本的“多义性”与“透明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同时,动作-冒险类型电影也是最能表征美国神话/英雄神话,传播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承载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彰显美国霸权的大众媒介。其生产的媒介文化具有相当强势的塑形功能,因而也是当下好莱坞全球化传播的文化策略。

注释:

[1]Sacvan Bercovitch. The Puritan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Self. New Haven, 1975:877-878; 转引自邢悦.《文化如何影响对外政策:以美国为个案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页:第164页。

[2]David Puttnam. The Undeclared War: The Struggle for Control of the Worlds Film Industry [M]. London: Harper Collins, 1997: 91.

[3]Arroyo(ed). Action/specle Cinema [C]: iii; 转引自Yvoonne Tasker (ed). Action and Adventure Cinema [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5.

[4]根据百度百科整理而来。

[5][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28页。

[6]Alexis de Tocque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M]: 404; 转引自[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31页。

[7]President Delivers Graduation Speech at West Point. June 1, 2002, http:// www. Whitehouse. Gov/news/releasees/2002/06;转引自邢悦.《文化如何影响对外政策:以美国为个案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0页。

[8]Vladimir Propp.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8: 23.

[9]因为有些功能属于子范畴,表中没有注明普罗普对功能所指定的符号,即每个功能的象征符号。

[10]Peter Singer. The President of Good & Evil: The Ethics of George W. Bush [M]. New York: Dutton, 2004: 2; 转引自王玮, 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 613页。

[11]George W. Bush. The Presidents State of Union Address [N]. January 29, 2002: www. Whitehouse, gov/news/release/2002/01/print/20020129-11. Html; 转引自王玮, 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 613页。

[12]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 Amercia Unbound: The Bush Revolution [J]. Foreign Policy: 88;转引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 615页。

[13][美]缪塞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90页。

[14][美]缪塞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92页。

[15][美]缪塞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 188页。

参考文献:

[1]Sacvan Bercovitch. The Puritan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Self. New Haven, 1975:877-878; 转引自

[2]David Puttnam. The Undeclared War: The Struggle for Control of the Worlds Film Industry [M]. London: Harper Collins, 1997: 91

[3]Arroyo(ed). Action/specle Cinema [C]: iii; 转引自Yvoonne Tasker (ed). Action and Adventure Cinema [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5

[4][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28,31页。

[5]Peter Singer. The President of Good & Evil: The Ethics of George W. Bush [M]. New York: Dutton, 2004: 2

[6] George W. Bush. The Presidents State of Union Address [N]. January 29, 2002: www. Whitehouse, gov/news/release/2002/01/print/20020129-11. Htm

[7] 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 Amercia Unbound: The Bush Revolution [J]. Foreign Policy: 88

[8]王玮, 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 613,615页

[9]邢悦.《文化如何影响对外政策:以美国为个案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4页

猜你喜欢

蝙蝠侠英雄
英雄犬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打造蝙蝠侠X装备
你也能当蝙蝠侠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