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网络流行语初探
2015-05-09朱会会
朱会会
摘 要:“土豪”是继屌丝之后最火,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土豪”出现的很早,为大众所熟知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此后它便逐从人们的日常词汇中淡出。近期,“土豪”以反讽式的全新含义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并且还衍生出“土豪金”、“土豪会”等一系列热门词汇。“土豪”重获新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关键词:土豪;反讽式;社会和文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1
2013年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个青年与禅师的段子,此后“土豪”这个兼具华丽与土气,充满嫉妒与嘲笑的词便迅速走红。土地革命时期“土豪”是红色政权的打击对象,然而“土豪”强势回归却成了追捧的对象,新浪微博还发起了“与土豪做朋友”、“为土豪写诗”等活动。很显然再次风行的“土豪”已经与原意不同,发生了词义的转移,它词义的改变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土豪”词义的演变过程
土豪一词出现的比较早,在文献记载中,又被称为“乡豪”、“豪民”、“豪强”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里一股长期存在的社会势力,多以反面的形象出现。在旧中国时期“土豪”通常指作恶多端的地主或恶霸,是地主阶级和封建宗法势力的政治代表之一。他们勾结反动官府,凭借权势,欺压劳动人民。红色政权曾在根据地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将其作为打击对象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革命的完成,“土豪”这一词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那么网络上迅速卷土重来的“土豪”是怎么来的那?这个词最早源于一款网络游戏,游戏中有一個职业,装备越好,伤害也就越大。但是装备越好,要付出的RMB(人民币)也就越多,于是这个职业就被人称为“土豪职业”那些顶级虚拟装备被称为“土豪装备”,而那些花RMB较多的玩家也就成了“土豪玩家”。“土豪”自此被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
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被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性的功能,其过程是从简单的复制到创造性的复制的转化,出现一种让人想不到的非线性结果。[1]“土豪”一词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复制与再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现象。从最开始对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的称呼,到现在流行说的“土豪”,其意义已有明显不同,而与它最初的意义更是相去甚远。“土豪”在网络上的释义是指: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或者网民对国产终身免费RMB网游里的RMB玩家的一种另类雅称。另外,土豪也含贬义,用来批评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
二、“土豪”词义转移的原因
1. 词义转移的社会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一特点在词汇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无数新词的流行,可谓中国社会现实的晴雨表与检测器。在现实生活中,两极分化日益加剧,20%的最富裕人口占全部收入和消费份额达50%以上,财富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
有些富人的财富与修养并不成正比,他们发家致富往往也与文化无关,而关乎家世、权力、关系等。以前我们称其为暴发户,现在就是“土豪”。在现实世界里,“土豪”是富而不贵群体的代名词。“土豪”不招人待见,不仅因为他们取得财富的途径和方式太过容易,与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画不上等号,更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使用财富。坐拥大量财富,“土豪们”过上了幸福的物质生活,以各种奢侈品包装自己。当今“土豪”对奢侈品的热衷和以前的暴发户的镶金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成为非公平状态下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显著标签。
2. 词义转移的文化原因
“土豪”这个过气词语何以卷土重来?除社会原因外,我们也可以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剖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革命年代“土豪”就是那些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地主,在那个红色年代人们以无产为荣,讲究“根正苗红”。作为旧制度、旧文化的代表,土豪自然成了必须打倒的革命对象。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以富裕和有产为荣的现代文化时代,以往被贬低和否定的财产、富裕、资本等因素在当今被肯定,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被极大的激发。现在的“土豪”类似于以前的暴发户,但是人们对待“土豪”的态度却不再是简单的否定和鄙夷。
当今,人们对待“土豪”的态度是纠结的,甚至分裂的。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是以思想道德为主要内核的人性的光辉。尽管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但是这种传统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可抹杀,因而人们对文化与品位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因此新语境下的“土豪”消解了它在革命话语下的严肃性,成为新语境下语言狂欢的佐料,是戏谑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财富的欲望空前高涨,致使许多人为了使自己富起来没有了道德底线。“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自嘲都表现出人们对财富的向往,以及对“土豪”欲拒还迎的态度。
三、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构成,其中词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土豪”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契合了某种社会现实,在人们心中引起广泛共鸣,所以才能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形成一种文化。在我看来,“土豪”已经从政治学意义上的贬义词,转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的一种直白写照,以及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品位和价值取向[2]。“土豪”意义的变迁恰好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的变迁结构相一致。与其将这样的网络文化视为“拜金主义”,倒不如将其视为民众对于均贫富的期待。网络文化的外衣也许让土豪文化看起来娱乐化很多,但不能忽略的是,即使是温和的诉求也值得给予回应。
参考文献:
[1]王玉香. 新媒体时代透视青少年“屌丝”文化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