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X”构式的认知研究
2015-05-09刘栩
摘 要:本文将“微X”视作一个構式,即一个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笔者从认知角度出发,来探讨新兴“微X”构式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新兴“微X”构式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构式压制是其形成的认知动因。
关键词:“微X”构式;类词缀;派生构词;构式压制
作者简介:刘栩(1990-),女,汉族,籍贯:四川绵阳,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2
一、引言
2013年12月18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上榜词语分别是:中国梦、光盘、逆袭、微X等。其中,“微X”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交新媒介“微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事物以“微X”的构式出现,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于是,“微”一跃成为时尚语素,带领着中国逐渐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微时代”。
“微X”构式的泛化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义学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本文将“微X”看做一个构式,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本文拟从认知出发,探讨“微X”构式的语义特点、形式特点以及这类构式的认知理据。
二、“微X”构式的结构形式
(一)、“微X”中“微”的类词缀化
“类词缀”,张斌先生的《现代汉语》中是这样说的:“类词缀是介于词根和词缀间的中间现象。类词缀的意义逐渐虚化,位置基本固定,语音逐渐弱化。”[1]笔者将“微X”中“微”视为类词缀,是从以下几点来判定的:
1、意义逐渐虚化
“微”的意义不像典型词缀那样完全虚化。“微”进入到“微X”格式中,依然拥有一定的语义,如“微小说”中,微体现了短小,字数少的意义。而作为典型词缀的“老”,在进入到“老虎,老鼠”等词语中,意义已完全虚化,只在双音节词中补足音节。
“微”语义逐渐虚化,主要表现在意义的类化和泛化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X”构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如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微公益等。“微”已不再仅仅表示该类文化样式短小精炼,还可以指其耗时少,时间短暂,如“微电影、微访谈”等,或泛化为参与人数少,范围小,如“微关怀、微公益”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微X”构式中,“微”的意义已逐渐虚化。
2、位置基本固定
词根在造词时位置不固定,可以出现在词语中的任何位置;而类词缀在构词时位置却是固定的,只能位于其他语素的前面或后面。在“微X”构式中,语素“微”被用来指称某类文化现象,体现其短小精悍时,其位置已经基本固定,只能置于其他语素之前,如“微博,微信,微摄影”等。这时,它已和作为词根的“微”不同了。
3、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
随着微博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微X”结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微”被广泛运用,与大量的词根结合构成新的词语,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如“微情书,微客服”等新词新语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微X”结构中,“微”是一个类词缀。
在“微X”构式中,“微”之所以成为一个类词缀,其原因在于,类词缀在许多方面都优于词缀和词根,它搭配范围广、创造能力强、语义透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断产生新事物、新观念,他们都需要新的词语来表示。类词缀便发挥了它的优势,仿造出了一系列的新词。
其次,派生构词法是一种简便、能产的构词法。其派生出的一组结构相同,意义相似的词语。这些词语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适应汉语的发展趋势。派生构词法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微的类词缀化。
(二)、从“X”的音节看,“微X”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三音节形式,即“微+双音节”。
“微X”中,三音节形式最常见,其次是双音节式,四音节及以上还未出现过。三音节形式之所以占优势,是由于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词,类词缀“微”与这些词结合,便产生了大量的三音节式的”微X“,如“微电影,微小说,微旅行”等。双音节式“微X”的产生,首先是受到最初“微博”结构的影响,临时派生出“微群、微股、微民”等词;其次,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极大优势,结构稳定。
(三)、从“X”的词性看,“微X”中“X”绝大多数是名素,其次是动素,形素极少。
由名素构成的“微X”中,名词可为事物、地点、情感、职业等,如“微盘、微食堂、微爱情、微客服”等。
由动词性成分构成的“微X”中,动词性成分开始向名词性转换。在“微记录、微分析、微发现”等结构中,“记录、分析、发现”等词都是及物动词。但在进入到“微X”格式中,他们都不会以“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一般不会说“微记录生活,微分析数据、微发现问题”。这时,这些及物动词开始具有不及物动词的特点。在进一步研究后,我们发现,它们还有了更深一步的变化,即有了名物化的倾向。
以“微记录”为例。强调的是高清浓缩的短纪录片,而非记录的这个动作,在句子中,它多表现为体词性。该倾向在其他的“X”为动词的“微X”中也有体现,名物化倾向体现在该类“微X”多作体词性成分入句。
三、“微X”构式的语义特征
(一)、译入中语素的选择
“微”的同义词有“小、细、少、毫、点”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曾云:“小,物之微也”、“细,微也”。那么,我们在将“micro blog”译入的过程中,为什么选择了微,而没有选择其他字呢?在“微X”的结构中,我们又为何常用“微”而不用其他字呢?
其实,这与我们的英汉翻译习惯是有一定关系的,让我们来看下面几组词:microbiology(微生物学),microchip(微芯片),microcomputer(微型电脑),microlight(微型飞机)。[2]不难发现,在这些词语中,micro都翻译成了微,而非“细、少”等同义词。所以在“micro blog”进入汉语后,我们将其翻译成微博。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受其影响而产生的各类文化产业,也就沿用其构词模式,派生出了“微信,微访谈,微小说”等各类“微X”结构的词语。
(二)、应用中语义的扩展
通過翻阅新华字典,笔者找到了微的有关释义。微(wēi),部首:彳,多作形容词,亦可作名词、副词、动词。有细小、衰落、精妙、隐匿等意思。
我们可以看到,在“微X”结构中,“微”多半以形容词中的意义出现,表示“微小、轻微”。但其意义不再局限于指物体的“小或”,也可以指时间短,范围小等多种含义。如在“微电影”中,用到了微的名词性的意义,“一秒的六十分之一”,体现微电影耗时之短。这里,可以说是对“微”旧时含义的复现。还可以指“范围小,涉及人数少”,如“微公益、微关怀”等。在“微XX”格式中,“微”的意义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扩展。
(三)、泛化中意义的演变
“微”虽多指轻微、细小等义,但在进入“微X”后,常常体现出与“微”相对的“巨大、重大”等义。如“微公益”,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微公益”是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但其在全民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小小的“微”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时代赋予了“微”字别样的深刻含义。
四、从构式压制看“微X”构式的形成机制
现代社会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类新鲜事物不断地涌现。为了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我们往往会使用固有的知识对这些新的社会事件加以概念化。于是,新的语言结构便应运而生了。但这些新构式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一般来说,它们会受到先前的语言表达式的制约。根据观察,我们发现,新的“微X”构式的演化和发展是受到一些认知机制管控的。我们将讲解其中的词汇义压制、文化义压制。
(一)、词汇义压制
构式义是我们的认知经验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是语言结构特有的。词汇义的压制[3]使得“微X”构式使语言结构内部的句法关系相互协调,使形式和意义得到了优化配置。
在“微X”构式里,X往往是特定事件中最为原型的表述成分,如“小说、访谈、公益”等事件、动作或行为。“微”的原意“轻微、细小”,指耗时短,范围小。而“微X”构式所代表的一类文化现象正好适应了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珍惜时间,注重效率的心理。
“微电影,微小说,微访谈”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于是,强化了“微X”构式的表征和建立,使这类构式经受了时间的洗礼,逐步具有了稳固性。
(二)、文化义压制
文化往往制约着语言中的新兴表达结构。某个语言表达式一旦出现,只有当其形式和意义都跟社会文化运动的规律相一致的时候,该结构才会进入语言系统,继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难理解,当新兴事物出现并流行起来的时候,人们自然有了表述此类事件的需要。在语言内和语言外各种因素的支配下,新的“微X”构式出现,被语言使用者广泛接受,并逐步地在语言系统内固化下来。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义是认知领域中的意象图示在语言中的投射。[4]而语义不仅包含知觉感情,还包括了我们对语言情景以及文化因素的认知。简而言之,“微X”构式受到了文化义的压制,传递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五、小结
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微X”具有的特殊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且阐述了构式浮现的机制和动因。“微X”构式的形成有鲜明的认知理据,其主要关涉到构式压制,具体体现在词汇义压制和文化义压制上。
“微X”构式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固化并不断产生更多的短语,是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X”构式能否经得起社会变迁的考验,在语言中一直流传下去呢?这将留待时间去证明。
注释: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2]陈萌.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流行用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
[3]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下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a.
[4]陆俭明.再论构式语块分析法[J].语言研究.2011(2).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3]曾常红.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邵敬敏.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下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a.
[6]陈萌.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流行用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
[7]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J].当代修辞学.2010(2).
[8]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39
[9]曹卫明.近三十年流行语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J].汉语学习.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