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瞽”字源流考

2015-05-09兰建梅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流变字形

摘  要:日常中司空见惯的汉字,不是人人都能对其产生及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瞽”字为例,笔者认为“瞽”非为一般学者认为的形声字,其声符“鼓”同样具有表义作用,且“鼓”乃“瞽”的古字,古初又以“壴”为“鼓”,则“壴”为“鼓”“瞽”二字之根,这是一个字形随时代流变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文字学的角度,采用字形、字音、字义逐层分析,并结合历史的横向及历时的纵向为一体的研究方法,探究“瞽”字的产生及其流变过程。

关键词:字形;孳乳;流变

作者简介:兰建梅(1990-),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上古汉语。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2

各家对“瞽”字的解说,可谓众说纷纭。许慎《说文解字·目部》“瞽,目但有朕也。从目鼓声。”对许慎的训释各注家的理解就各有不同。清段玉裁注曰:“朕,俗作眹,误。朕从舟,舟之缝理也。引申之凡缝皆曰朕。但有朕者,才有缝而已。”王筠:“目但有朕也,大徐朕作眹。” 钮树玉曰:“《说文》无眹,疑古通作朕。”

各家对于“瞽”的解说也是分歧不一。《释文》“目无眹曰瞽。”郑司农:“无目朕谓之瞽。”韦昭:“无目曰瞽。”《广雅》“瞽,盲也。”《诗·有瞽》郑玄笺:“瞽,矇也。”诸说均与许书异。更有学者认为今本《说文》“瞽”字之解说,非为许书之原貌,而有夺文之嫌。丁福保“《慧琳音义》十四卷六页‘瞽注引《说文》‘目但有眹,曼曼如鼓皮。……四十一卷十五页九十五卷五页皆引作‘目但有眹也。如鼓皮,从目,鼓声。……且小徐《系传》曰说《尚书》者言:‘漫若鼓皮也足证许书原有此句,今本已夺宜补。”诸家对“瞽”的解说各有不同,总而论之,“瞽”为一种眼疾当无疑。

由许书体例“从目,瞽声”则“瞽”为形声字,“目”为形符,“鼓”为声符。古之学者,以为“声符”不仅标音,同时兼表义作用的不占少数。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古今文字之变,不外二例:一曰变易,一曰孳乳……孳乳、变易皆有其根……既有其根,虽变化至巨,而声音、训诂无变 ,故声音又为文字之根。执声音以求文字之根,至为简易。执文字之根以穷其枝叶,则文字粲然明矣。盖文字之形体无穷,而声音则为有限也。”罗君惕《说文解字探原》“凡形声、表声之字必兼表意,故许慎有‘亦声之解,宋朝王圣美有‘右文之说,郑樵亦有‘声兼义之论”。由此,“瞽”当是会意兼形声。从“鼓”当为标音兼表义。刘熙《释名》“瞽,鼓也。冥冥然目平合如鼓皮也。”郑众注《周礼》云:“无目谓之瞽,漫漫如鼓皮也。” 郭象《庄子·逍遥游》“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注曰:瞽,盲者无目如鼓皮也。”可见,瞽者,乃是眼有疾,目匡平合状如鼓皮,故曰瞽。由此可知,瞽字从“鼓”声,亦有“鼓”意。

“鼓”在甲骨文中为“”。《说文解字》“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王筠《释例》“鼓以木为腔,上下冒以皮,其中空洞无物,故谓之郭。”由许书体例可知“鼓”乃是一个会意字,象以手击鼓之形。黄侃认为“独体之文,文字之根源也……一字之义有先有后,后起之义,因乎本有,故始义其源也。复体、合体积于简体……”则或可推断“鼓”义当是从“壴”而来。甲骨文亦有“壴”字,从字形上仍可看出其象形的原貌。《说文解字》“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从豆。”“壴”乃陈列的乐器,即为“鼓”的本义。徐中舒对此意见与黄侃同,他认为“”“像鼓形,上像崇牙,中像鼓身,下像建鼓之虡,为钟鼓之鼓本字。”《甲骨文合集》22749:“辛亥卜,出贞:‘其鼓彡告于唐,九牛?”意为:辛亥日占卜,由名出的人贞问:“要击鼓举行对先祖汤的肜祭,用九头牛行吗?”此“鼓”与“壴”是同源词,“名动相因,读音相同,所以‘鼓‘壴二字在殷商两代可以通用,但后来‘鼓字行而‘壴字廢,‘鼓字兼写动名二词。”可见“壴”“鼓”二字不仅读音相同,且意义密切相关,二者乃是古今字,有同源关系。而“瞽”字在甲骨文中未见。马叙伦认为“瞽字出三仓。见玄应《一切经音义》引。” “三仓”乃是教学童识字的字书,可见“瞽”字在秦时已十分常见。然马叙伦所持观点“瞽字出三仓”或需考虑。《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又《书·胤征》“瞽奏鼓。”而《诗经》《尚书》相传为孔子编订,因此“瞽”字产生年代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黄侃指出:字体之变易其为文字中最大障碍。然因其变以推其因革,考其繁略,则于古人习俗,亦可觇其一二。关于字体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回到历史的环境中,从历史的习俗中窥见一二。“瞽”字的产生与“盲人”有关,与“鼓”有关。先秦时期击鼓说唱的乐师主要由瞽人充当。郑玄《周礼·大师》注曰:“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朱熹《诗·灵台》注:“古者乐师,皆以瞽者为之,以其善听而有审于音也。”可见瞽者虽盲,但善审音,故乐师常为瞽人。先秦时“瞽”已逐渐成为盲人乐师的代名词。如《书·胤征》:“瞽奏鼓。”孔安国传: “瞽,乐官。”他们的重要的职能是祭祀和传递历史,并在朝廷中担任同祭祀有关的音乐演奏、演唱的主体。鼓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祭祀礼器同时也是乐器,与瞽人乐师关系密切。《尚书·胤征》“瞽奏鼓。”孔传曰:“瞽,乐官,乐官进鼓则伐之。”《诗经·周颂·有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萧管备举。喤喤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郑玄笺:“瞽,矇也。以为乐官者,目无所见,于音声审也。”毛亨传:“应,小鞞也。田,大鼓也。县鼓,周鼓也。” “鞞”古同“鼙”,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通典》卷一四四引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帝喾命垂作鞞。” 陈奂:“应,应鼓也。……《尔雅·释乐》‘小者谓之应,是应为小鼓也。”鞉,古同“鼗”,由字形也可知当与鼓有关,《释文》亦作鼗。孔颖达疏:“鞉者,《春官·小师》注云‘鞉如鼓而小,持其柄而摇之,傍耳还自击是也。”陈奂传疏:“今字《诗》作鞉,《书》、《礼》《尔雅》作鞀,《月令》作鞀,幷字异义同。”“有瞽”一诗描绘了王室宗庙祭祀时乐曲合奏的场面:瞽是宗庙上奏乐的主体,在王室祭祖时应诏而来,摆设起悬挂钟鼓的乐架,上面装饰着五彩的羽毛。大鼓小鼓依序陈列,鞉磬柷圉安放得井井有条。一切就绪便开始演奏,萧管齐鸣一片乐音缭绕……诗中呈现了瞽人乐师在宗庙祭祀中的合乐情况,特别是各种鼓乐齐奏之状,充分证实了“瞽”与鼓乐的密切联系。

“瞽”从“鼓”得声,亦有“鼓”意,故历来不乏二字相通之例。《书·尧典》“瞽子。”汉孔安国传:“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周礼·春官》“诏来瞽皋舞。”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瞽当为鼓,皋当为告。呼击鼓者,又告当舞者,持鼓与舞俱来也。”《诗·周颂·有瞽序》“有瞽”,陆德明《经典释文》“瞽,本作鼓。”清人李富孙《诗经异文释》“武氏亿曰:古今人表瞽作鼓。”《左传·昭公八年》“自幕至于瞽瞍”李富孙《异文释》“古今人表作鼓叜。”清吴玉搢《别雅》卷三“鼓叜,瞽瞍也。” 《东观记》《范书》“鼓师”均作“瞽师”。《释名·释疾病》“瞽,鼓也,瞑瞑然目平合如鼓皮也。”清人陈确《与张考夫书》“此学者万世之计, 故不觉其忧之深而言之长如此,皆出惓笃请教之诚,非敢骋词而鼓说也。”此处“鼓”当通作“瞽”,“鼓说”即“瞽说”,意为“瞎说、乱说”为是。由上述材料可知“瞽”“鼓”通用之例不在少数。

由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壴”“鼓”“瞽”三字无论在字音还是字义方面联系十分密切,乃是同源关系并时常通用。“壴”乃“鼓”的本字,二字为古今字。古初亦以“鼓”为“瞽”,后为之造分化字。“壴”乃“鼓”“瞽”二字之根。从上述论证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从字形、字音本身出发是探究汉字语源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从它们产生、发展的历时线索可以清楚地展现汉字的一种孳乳演变的一般性规律,通过这样的规律追根溯源才能对汉字的历史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罗君惕. 说文解字探原[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

[2]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

[3]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Z] .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4] 李学勤主编.字源[Z],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12.

[5] 莫丽燕.先秦“瞽”字文献释义——兼论中国鼓词之起源[J].山西大学2011.5.

猜你喜欢

流变字形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论武术的本质与历史流变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