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西新围的、化蕴涵
2015-05-09李海丰
李海丰
摘 要: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西新围作为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极具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其空间布局具有典型性。分析关西新围的文化蕴含及其建构意义,能够清楚地发现:关西新围是一处集象征文化、重教文化、防御文化、风水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建筑。
关键词:关西新围;象征文化;重教文化;防御文化;风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2
一、新围的象征文化
象征,形著于此,而义表于彼,以具体的事物或符号表达特定的含义。象征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指喻的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与观念,具有约定俗成的民族性特点。关西新围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具有浓郁的象征意蕴的。在造围之初,深谙传统文化思想的徐老四和聘请的造围师就在新围中注入了丰富的象征内涵。
(一)吉祥象征
进入关西新围里,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对吉祥象征的追求。在新围里最讲究的建筑——祠堂大门两旁的雌雄大石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对雄雌石狮,青石制成,制作精巧,做工仔细,层次分明,憨态可掬,栩栩如生,极富人情味,是关西新围的镇宅之宝。一对石狮造型寓意着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情深意切。而雄狮含石珠,顶戴花翎,脚握四四方方的官印,象征着子孙仕途无量、官运发达。雄狮祥云座上雕有书卷、宝剑,象征着徐氏子孙学富五车、能凭自己所学而有所作为。母狮造型独具特色,胸前和左侧雕刻有两只小狮子,左脚抓元宝,祥云座中雕有花扇和玉簪。这象征着新围子孙满堂。
在关西新围的祠堂里悬挂着一幅《马上封侯》图,这也是一副极具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这图由马、蜂、猴组成,运用“蜂”与“封”,“猴”与“侯”谐音的手法,“马上”就是立即迅速之意,“猴”即侯,马上封侯立即封官位做大官之意。象征着徐氏后代能在官场上一马平川。
此外,从关西新围的门窗雕刻艺术看,吉祥象征无处不在。关西新围祠堂内的每一进斗拱上都有梅、兰、竹、菊画,这象征着徐氏家族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围屋内用蝙蝠、石榴的雕刻象征着“多子多福”;莲花与鱼蕴含着“连年有余”;葫芦倒挂寓意着“福禄到了” ……
新围中的彩绘更是令人惊叹,厅门口上的天花上三幅彩绘色彩富丽,中间的一幅画有凤凰和喜鹊,喻为百鸟朝凤,左边的是漫画式的彩绘,把原来高大的大象画的很小,而大象身上的花瓶却画的奇大,喻为太平(瓶)万象。天花板一律用清一色白底黑菊花图案,以祈求世代吉祥。
(二)归隐象征
在关西新围中有一个苏式的后花园又称为“小花洲”。关于修建“小花洲”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如家谱所记载:专门为徐老四的两位苏州、扬州张氏所修;另一方面这也是建围人徐老四归隐田园的一种心理象征。
据徐氏族谱记载可知,当年徐老四做木头生意时在苏州、扬州结识了两个张姓女子。当徐老四生意快破产时,这两女子倾力相助、变卖了她们所有的金银首饰以资助徐老四。待徐老四发达后,便娶了这两个苏扬女子为妾,相伴终生。后来徐老四回归故里,打算归隐,就希望得到一个清静之境来安享晚年。选择在山区而非富庶的江浙来安度晚年也表明许老四的归隐之意。而苏州园林追求的隐居等意境美正符合当时许老四的心境。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徐老四在他的关西新围里修建了一个苏州园林。
二、新围里的重教文化
从民国年修的《龙南关西徐氏族谱》载,徐氏“自翰石分徙于吉之万安皂口者为一世祖……” 可知徐氏家族于南宋理宗帝嘉熙丁酉(1237年)从江西万安皂口徙泰和辗转迁入关西。而徐氏祖先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徐氏家族秉承中原遗风,素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傳统。他们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徐老四岁靠经商发家,但对于科举取士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建造关西新围时他专门设计了供子孙学习的书房——梅花书房。
梅花是座面阔五间,二进,设有后院,两旁楼廊的小巧建筑,是藏书、阅读的好去处。虽经历了文革,但如今的梅花书屋还基本保存完好。新围建成后,徐氏子孙便在梅花书房受教,徐家重金聘请师者教授徐氏子弟。《徐氏家谱》上记载,在乾隆至道光年间,龙南县出了五个翰林,而关西出了三个半,三个是徐氏的子孙,半个是徐家的女婿。以此为据,新围人家重学之风可见一斑。
在客家人的心中,“重教”不仅包含子孙读四书五经等应试的学问,也包含对读书人精神世界追求的教导。许多学者只认为:客家围屋中祠堂的功用主要体现了客家人的宗族文化特征。却忽视了其实祠堂的修建也是重教之风的体现。这一点在关西新围的祠堂功用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徐氏家族和所有的客家人一样,每年清明节都要在祠堂举行盛大的集体祭祀活动。企图通过对徐氏先祖的祭祀,以获得庇护,达到逢凶化吉、消灾祛难,人丁兴旺的目的。而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鼓励、告诫徐家子孙不忘祖业,使之更加发奋图强,刻苦学习以繁荣家族。此外,还要求子孙背诵先人的名言,以达到勉励徐氏子孙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品质,如先人一样树立远大志向,遇事要有宽广的胸怀等目的。
而在关西新围的祠堂前面,曾立有高低不等的功名柱(文革期间被破坏)。功名柱是对考中翰林、进士等功名的徐氏子弟的表彰。功名柱是用青石凿成,基座则用长条石做成,上面刻有考中者的姓名、功绩以及立此功名柱的时间。 它既是对家族中考中子弟的表彰,也是对后世子孙的一种激励。除了功名柱,关西新围的祠堂上也挂着牌匾,以记录与宣扬家族的辉煌历史,勉励现世子孙。这些都体现了关西新围的重教之风。
三、新围的防御文化
从《说文》:“客者,寄也”,“寄者,托也”对“客”的解释来看,“客”与“主”相对应。而“客家”则是一种弱势称,。含有“客居他乡”、“寄人篱下”之意。而事实也是如此赣南客家人到新的地方开基立业,不仅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更要对抗盗贼、匪类以及当地的土著。于是基于“求安”意识,客家人一般会选择聚族而居。出于对“安”的追求,客家人对房屋的防御系数的要求是很高的。关西新围就是典型代表。关西新围防御性强,一是体现在围屋的构建,二是体现在围屋里的人员分布。关西新围的外观没有复杂的装饰,以巨大的尺度,壁垒森严的矩形图像、固若金汤的感觉,给敌人一种威慑力。作为新围的主攻防设部分——炮楼,其防御结构是极为严谨。它根据四周地形的不同在四角建造了4座炮楼,东面两座为2层。西面炮楼正对起伏的丘陵地形。炮楼为3层,二、三层有门与围屋相通,两侧房屋多用来存放武器弹药等战备物资。在四角炮楼顶层的抹角处建了单体小堡垒,完全消灭死角。一般的炮楼只能攻打远距离的敌人,而关西新围的炮楼,就算敌人到了大门底下,围屋的居民还可以站在炮楼上攻击。此外,关西新围门的设计也是极为讲究的。客家人认为门是整个围屋的安危所在,若门没有几道防线则睡不安稳。故关西新围的门共设有三道机关,在门板之后,还设有一道闸门,在闸门背后又设了一道便门。使得第1和3层形成夹层,出现意外情况也可以通过灌水等方法击退敌人。最后,徐氏家族在关西新围外开挖的半月池在敌人进攻时可相当于一个城池。
另外,新围主人徐氏家族出于自我保护而选择的聚族而居也加强了围屋的防御性。要注意的是客家人的“聚族而居”不是大家族式的“共财同居”而是一种小家庭式的“异财同居”。但他们虽财产独立,却有许多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如禾坪、水井、厅堂等。财产独立有利于减少家族矛盾,而拥有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则利于联合宗亲、增强家族凝聚力。当敌人来袭时,徐氏家族就能很好地抵御外敌。
固若金汤的围屋建筑和家族一心的人文精神相结合,使得关西新围的防御系数达到相当的高度。如从《龙南县志》我们可知:清咸丰六年(1856年),广东会党罗亚率领2000多兵丁,用枪、炮对关西新围进行围困强攻数月,最后以失败撤离而告终。这就很好地应征了关西新围建筑本身的坚固性和家族一心极强的防御指数。
四、新围的风水文化
什么是“风水”?《风水辩》给其下定义说:“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葬书》亦下定义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从上所知,所谓“风水”,其实就是“山水”。
赣南是风水形势宗的发源地,风水观念的影响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建屋等大事中对此更为强调,十分严肃。作为地方大族的家邸,关西新围的设计尤为注重传统风水。关西新围在建设之初是由堪舆家选择的基址。堪舆家通过观察山脉的走向和流水的源头,选择了现在关西新围所在地这样一个“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风水宝地。新围的方位也是有着风水讲究的,选择了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的地段。
新围现址的地势为“蛤蟆形”。其后为老围,老围后为层层叠上的小山。新围的南、西北为农田,农田后为青山聚合环抱,新围东大门面向东南,地势开润,即有望山也有案山。新围东北向除了一些低矮的小围屋外无地理屏障,地理似有不足,为了补其缺陷,徐名均在小西门前建一大照墙,其墙往东北角延伸,在与东北角敌楼平行位置,与敌楼之间建一道玲珑墙,正中开一大门,面对前方的一大片开阔地形纳东北之气。即弥补了风水上的一个不足,又成为保障新、老书房、小花洲、梅花书屋等建筑的外围墙,也是新围来往于老围之间的一道外大门,设计合理,巧妙。而处于“蛤蟆形”位置居中的新围中轴线,恰好距其大哥的围屋很近,按新围的设计图纸放线,新围西北的高大敌楼,竟延伸到其大哥围屋即“大书房围”的旁边,墙角正对大哥的围屋。但顾及风水,最终还是牺牲了其大哥的利益。
此外,新围东大门口的正前十多米处还开挖了一个半月池,象征着聚财。半月池与东围墙外的水塘相连,恰好在新围与其东南面的大片开阔农田之间形成一道水面屏障,也有利于新围的军事防卫。从新围的河流水系来说,新围营造者也极重视该水流向,关西小河坝溪水从西北流向东南,是天门到地户的理想流向。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台北古亭书屋1975版。
[2]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版。
[3]万幼楠:《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4]万幼楠:《客家社会与文化研究一赣南围屋研究》,哈尔滨: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张贤忠:《围屋人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6][清]胡鸿泽:《龙南县志》,龙南:龙南文献委员会1936年版。
[7]梁洪生、李平亮:《江西通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潘安:《客家民系与客牢聚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10]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遺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