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28例诊疗分析

2015-05-09张文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暴发性酮症糖化

张文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附属建华医院妇产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异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1],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特征。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者年龄较大、病程短、酮症酸中毒程度较重[2],患者发病前大多出现流感或是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在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应立刻采取积极的治疗,否则将危及母婴双方生命[3]。现就应院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状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28例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分布在25~34岁,平均年龄为29.3岁,孕周为15~32周。28例患者来我院就诊前均出现酮症或是DKA,自觉腹部紧绷感,腰酸腹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胎动现象减少。其中3例有家族病史,2例存在慢性乙型肝炎。

1.2 治疗方法

给予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糖、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治疗,查验血糖AMS/血清总淀粉酶指数,酸中毒症状缓解。待酮症好转后给予皮下应用短效胰岛素三餐和睡前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配合治疗。ƒ患者症状好转,测量WBC、AMC、Scr的值是否降为正常,查验HbA1c、FC-P的值是否属于0.8~0.4 ng/mL正常范围之内,确诊为暴发性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及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患者出现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可更换餐前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日总量为60U/d,观察血糖变化状况。

1.3 诊断标准

判定标准为日本学者在200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血糖大于等于16.0 nmol/L,糖化血蛋白大于8.5%,空腹血清C肽少于0.1 nmol/L、餐后血清C肽值小于0.17 nmol/L、尿C肽小于10 μg/d。

1.4 数据处理

数据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诊断治疗,患者的血糖值减少。糖化血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餐前餐后的血清C肽、尿C肽有所增高。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明显,具体数据如下。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对比(x-±s)

3 讨论

暴发性TIDM由Imagaw提出,其主要诊断标准有二:①高血糖症发生之后7 d内发生酮症或是DKA。②初步诊断是血糖大于16.0 nmol/L、糖化血蛋白大于8.5%、尿C肽小于10μg/d。本院接收患者从入院时进行的各项检查数据来看均符合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针对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是:血糖监测:由于患者病情紧急,送院就应及时监测血糖值、糖化血蛋白、尿C肽等,及早确诊是否为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送院时每两小时检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每2 d进行餐前、餐后血糖监测,采用静脉和手指末端两种采血方式交替。采患者血糖下降至13.6 nmol/L时,应在静脉补液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4]。皮下胰岛素注射时,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进行,采用留置气泡技术以精确计量。

心理疏导:患者发病,病情危重,心理存有紧张恐惧感,又因对疾病缺少了解,内心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对此,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普及此项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而言,妊娠期间一旦确诊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应及时给予抢救治疗。检测血糖状况,补充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促使酸碱平衡。加强患者的心理疏通,防止产后抑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时常测量血糖及胎心状况,保证母婴安全。

[1] 张颖,曾朝阳,朱武飞.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4例诊疗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0):810-811.

[2] 于威威.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241-242.

[3] 潘斌斌,苏晓飞,马建华.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9):705-706.

[4] 袁丽芬,彭怡琳,李霈.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护理[J].上海护理,2014,14(3):85-86.

猜你喜欢

暴发性酮症糖化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山西省暴发性害虫中后期趋势预测
暴发性臭氧中毒29例临床分析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一起暴发性牛焦虫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