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痛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探讨

2015-05-09孙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癌痛规范化癌症

孙玉红

癌痛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探讨

孙玉红

目的 探究癌痛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选取就诊且诊断明确的癌症患者70例, 对比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 多数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后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性情况优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癌痛患者能够帮助其降低癌痛,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癌痛;规范化护理;生活质量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极严重的病魔, 它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与癌症作斗争的生死线上,医学取得不断胜利, 延长了癌症患者的生命, 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正成为新的课题, 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疼痛是晚期癌症比较严重的症状, 加重了患者的难受程度,也打击了患者的心理, 产生忧愁消极的抗癌情绪以及一系列不良反应[1]。当今, 疼痛已经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2]。解除患者的疼痛, 在生理和心理上帮助其战胜疾病是最重要的任务[3]。基于此, 本实验探究了癌痛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且诊断为癌症的患者70例, 其中男42例, 女28例, 年龄25~73岁, 平均年龄(42.36±6.47)岁。癌症类型为:胃癌37例, 乳腺癌13例, 肺癌5例, 肝癌3例, 淋巴癌1例, 大肠癌1例, 其他部位肿瘤10例。选择标准:①经过诊断已确诊为中晚期癌症患者, 在治疗期间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②年龄20~75岁。③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学历。④经过说明后,同意参与此项实验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的神志障碍、意识不清等精神性病症。②患者有严重的肢体病症。③患者在接受实验过程中要求退出。

1.2 方法 在接受治疗前后测定每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规范化护理的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实施镇痛、观察记录、健康教育、跟踪随访5个方面[4]。①疼痛评估是遵循全面、持续、动态的原则, 把患者主诉作为评判疼痛的金标准, 选择规定的时间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疼痛状况、患者主诉、伴随症状等方面。②实施镇痛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根据疼痛评估和具体病情选择镇痛手段。非药物治疗是采取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要严格根据“三级阶梯止痛”原则, 进行有梯度的阶段性止痛, 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 斟酌加减。不论采用哪种镇痛方式, 要注意与患者和家长的沟通, 使其了解病情, 明白镇痛的意义所在, 也要注意言辞, 帮助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压力, 战胜恐惧, 在心理上打败癌症。在给药时应注意相对应的禁忌证等特殊情况。③观察记录是指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等, 特别是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便秘、呼吸不畅等不良反应,如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要及时配合医生解决, 并注意疏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 分散其注意力, 减轻心理压力。④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疏导和家属的安慰, 力求营造轻松的氛围, 在心理上帮助患者, 对于治疗癌痛是极其重要的方法。除此, 应帮助家属给予营养支持, 做到真心真意关爱患者, 给予其力量,是本次实验中需要强调的最重要的措施。⑤跟踪随访是在患者治疗出院后, 进行定期长期的随访, 根据患者生理、心理和具体病情的变化, 调整用药方案。秉持负责且坚持到底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内容。临床上常通过疼痛面容评分量表和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疼痛评估。

1.4 疗效评价标准[6]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疼痛.4~6分表示患者有中度疼痛, 7~10分表示患者有严重疼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便秘等方面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前, 中度疼痛23例, 重度疼痛47例;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后, 无痛7例, 轻度疼痛10例, 中度疼痛36例, 重度疼痛17例, 规范化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明显要小于规范化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对比 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前, 具有不良反应59例,不良反应率为84%, 其中恶心20例, 呕吐15例, 便秘24例。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后, 具有不良反应43例, 不良反应率为61%, 其中恶心15例, 呕吐9例, 便秘19例。由此可见, 规范化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明显少于规范化护理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70例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n)

表2 70例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对比[n(%)]

3 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 对癌症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助其减轻痛苦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广泛的专业性护理素质, 还应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7], 创造环境舒适, 心情轻松的治疗环境, 并联合家属等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细微的关爱, 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战胜癌痛的目标。护理人员不仅在面对癌症患者而是在对待每一位患者时, 不分病种轻重, 都应做专业和周到, 使患者享受到最满意的医疗服务, 维护医患之间和谐相互信任的关系,意义重大。

[1] 李爱君, 于海英. 舒适护理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4):12-14.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3] 彭鹏, 郑莹, 王杰军, 等.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肿瘤.2009.18(4):273-277.

[4] 吉冬丽, 谭清和, 葛晓霞, 等. 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2013.27(5):396-398.

[5] 张淑敏.癌痛的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肿瘤科的临床观察.2014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5.

[6] 王蓉, 刘雪花, 赵玲.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422-424.

[7] 边志衡, 尹红梅, 谭佳丽.舒适护理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35-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83

2015-01-29]

吉林省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o.2014Z006)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猜你喜欢

癌痛规范化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