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2015-05-09叶更新周元敏康水英
叶更新 周元敏 康水英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叶更新 周元敏 康水英
目的 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均先行16层螺旋CT平扫, 再行CT血管成像(CTA), 之后应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 对图像进行处理, 观察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并对SAH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经3D-CTA共发现46例患者有56个动脉瘤、动静脉畸形8例、烟雾病3例、阴性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作为参照, 提示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83%与100.00%。结.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价值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 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致残、致死率也较高。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诊断、早治疗也显得十分重要[1]。本文通过对58例SAH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CT技术对SAH病因的诊断价值, 以期能为SAH病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SAH患者58例, 男37例, 女21例;年龄28~7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SAH诊断标准, 58例SAH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完成CT血管成像, 有37例患者行CTA检查.3 d内进行DSA检查。
1.2 方法 58例SAH患者均先行CT平扫, 后进行CT血管成像, 设备为东芝Aquilion TXS-101A型16层螺旋CT扫描仪, Vitre.2.0后处理工作站。CT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140 kV, 管电流250 mA, 准直宽16.0 mm×0.5 mm, 矩阵512×512, 球管旋转时间0.5 s/360°;CTA对比剂为欧苏.350 mgI/ml, 总量为90 ml, 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行肘静脉团注法,流率为4.5 ml/s, 在第5颈椎水平颈动脉设定90 Hu阈值, 扫描延时根据Surestart(血管监测自动触发法)来确定, 在注射造影剂后颈动脉CT值≥80 Hu时自动开始扫描, 扫描范围自第1颈椎下缘至颅顶部。扫描所得容积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三维重建[2]。
58例SAH患者CT扫描图像, 均由神经外科医生及影像科医生各1名共同对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分析。通过对VR、MIP图像的多角度旋转, 放大可疑部位观察与分析图像,以病变为中心进行旋转, 找出最佳角度显示病变部位的全貌及其形状、大小、载体动脉及病变与周围的关系并保存图像作为病历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3D-CTA的诊断结果分析 58例SAH患者均顺利完成了CTA检查并获得了理想的血管图像。3D-CTA检查共发现46例(79.31%)患颅内动脉瘤(共56个), 其中单发动脉瘤者39例,占比84.78%(39/46);多发动脉瘤者7例, 占比15.22%(7/46),动静脉畸形(AVM)8例, 烟雾病3例, 阴性者1例。
46例颅内动脉瘤中, 有11例存在血栓.15例动脉瘤瘤体存在钙化, 患者全部经手术或经SDA证实。3D-CTA阴性的1例SAH患者经DSA检查发现是颈内动脉瘤海绵窦段小动脉瘤, 提示3D-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83%与100.00%;而8例AVM.3例烟雾病均与DSA一致.3D-CTA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00%。
3D-CTA图像动脉瘤显示十分清楚, 且瘤体与载体关系显示也很明了, 绝大多数动脉瘤瘤颈显示相对狭窄, 瘤体以卵圆形或椭圆形居多[图3、4: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起始段小动脉瘤(白箭)];而AVM则可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图5、6);图1、2为烟雾病, 经MIP-CTA显示两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伴脑实质和脑膜广泛侧支循环形成, 形如“烟雾状”改变。
图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
2.2 动脉瘤颈及瘤体最大径测量结果 为论证3D-CTA对SAH病因的诊断价值, 特从诊断有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中抽取出25例, 分别对25例患者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进行测量, 同时对此25例患者的DSA影像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测量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文献及临床资料分析,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多应用于腹部血管检查, 因为腹部血管周围有较多脂肪呈低密度,经增强扫描血管呈高密度, 两者间的密度差较明显, 不仅易于重建, 且能清楚观察到腹部血管的多重分支, 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而CT应用于颅脑扫描时, 颅底骨质的高密度与增强的脑血管间的密度差较小, 若要将强化呈相对高密度的血管与高密度骨质剥离难度较大, 因此, 也使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少见。虽然目前DSA仍被视作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金标准, 但由于DSA属于侵入性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等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针对危重患者, DSA并不是最佳的检查方法。这种形势下, 临床开始探寻其他有效、可操纵、无创, 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因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便逐渐应用到了颅脑血管性疾病的检查诊断中[3]。
本院近年来收治的58例SAH患者, 均是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方法。本研究中, 主要应用三维重建中的MIP-CTA与VR-CTA技术, MIP能够真实的显示脑血管的腔道, 从而突出血管影像, 而且对动脉瘤钙化显示清楚, 十分适用于动脉瘤的检查诊断;但应用MIP技术时也需注意, 若血管同时存在狭窄和钙化斑块, 则MIP图像的狭窄程度测量容易受到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 最好选择适当层厚、参考轴位图像和MPR图像进行测量。VR技术可以根据容积数据内像素的CT值不同, 对所有像素以不同灰阶投影显现出来, 还可对不同结构进行色彩编码或使用不同的透明度, 同时显示出表浅和深在结构的影像, 结合各种角度的旋转, 使图像更具三维立体感。但也需注意, 针对接近颅底的疑似动脉瘤显示不清时, 最好结合MIP技术, 以避免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4, 5]。
综上所述, 本组3D-CTA 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83%, 特异性为100.00%, 发现AVM、烟雾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00%, 说明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简单、快捷、无创伤、安全等优点, 且对SAH患者脑血管病变的显示及病因的检出有较高的准确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雷鸣, 王志铭.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2):68-69.
[2] 李彬, 杨建林, 吉六舟, 等.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与应用价值分析.河北医药.2012.34(11):1647-1648.
[3] 米长礼.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医学信息.2014.27(7):77-78.
[4] 孙振平. 64层螺旋CT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探讨.当代医学.2014.20(12):67-68.
[5] 申敬顺.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20):1033-1035.
Diagnostic value o.1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for pathogenesi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YE Geng-xin, ZHOU Yuan-min, KANG shui-y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uangzhou City the twelfth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62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1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for pathogenesi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SAH received plain scan b.16-slice spiral CT, and then received CT angiography (CTA). Images were processed by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volume rendering, 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Condition of patients’ cerebral blood vessel was observed to analysis pathogenesis of SAH. Results Afte.3D-CTA for th.46 cases, there were 56 cases with arterial aneurysm, 8 cases with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3 cases with moyamoya disease, an.1 negative case. Comparisons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or surgical operation showed the sensibility and specificity o.3D-CTA in diagnosing arterial aneurysm were respectively 97.83% an.100.00%. Conclusio.1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provide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AH, and it can be taken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in diagnosing the pathogenesis of SAH.
.1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hogenesis; Diagnostic value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007
2014-10-20]
510620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