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寒区作战车辆装备保障力量需求分析

2015-05-09李京京刘增勇李欣莹王天欢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任务量寒区高原

李京京,刘增勇,李欣莹,王天欢,刘 磊

(1.军事交通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3.南京炮兵学院参谋系,南京211132)

现代战争对部队机动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是部队机械化和摩托化的基础,是其他机动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车辆装备的广泛运用已成为一种必然。未来西南边陲作战,依托战略通道将是我战役军团实施入藏战役机动和后期保障物资运输的重要形式。重要的战略通道(如青藏公路)位于高原高寒地区,气候恶劣,人文环境异常复杂,车辆装备损伤严重,保障任务繁重,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能否及时有效完成保障任务,关系到部队持续战斗力。因此,对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进行需求分析,对于确保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合理运用、车辆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和保持持续作战能力,保证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至关重要。

1 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车辆装备保障的特点

高原高寒地区作战,是在气候寒冷的高海拔地域所进行的高速度、大纵深、全方位、地空一体的联合作战。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与通信设施落后,制约了战时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

1.1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繁重

高原高寒地区客观上存在经济滞后、资源匮乏、物资筹措储备难等困难,特别是作战地域保障物资输送手段单一,作战中各类保障物资主要依托公路运输进行。高原高寒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天气变化快、泥石流和洪水发生频繁,对车辆技术性能影响较大。相对于平原地区使用而言,车辆装备在高原高寒地区使用时,整车、总成与零部件的故障率明显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车辆装备在高原高寒地区使用时故障率增加约30%。因此,维修保障的技术难度增大,车辆维修保障任务必然繁重。

1.2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实施困难

在高原地区使用车辆装备时,一是车辆装备的故障规律、维修保障器材消耗规律、保障对象、保障重点等与内地都有所不同;二是车辆装备维修作业点及保障力量分散,维修保障资源十分匮乏,器材供应不足,车辆维修保养强度大,维修机具易损坏;三是高原部队在进行野外作战训练时,由于车辆装备远离修理厂,保障人员、维修保障物资的指控、调配任务将十分艰巨;四是在高原低气压、缺氧环境条件下,人体机能下降明显,导致维修保障人员开展维修保障作业的难度增大。

1.3 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与协调困难

高原寒区沟壑纵横、地域狭长,部队作战行动往往处于小群多路、多方向大间隔的状态,致使装备保障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装备保障机构的组织协同困难,不便于统一指挥,保障行动难以顺畅开展。再者,高原寒区植被稀疏、伪装隐蔽困难,装备和人员易遭敌火力阻击、毁伤。装备保障部队和装备物资往往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加上受道路稀少、运输线长、危险地段多、交通不便等因素限制,作战中部队沿轴线行进,密度大、梯队长,极易被敌侦察预警系统发现而遭敌空中和地面火力的毁伤。装备保障群(队)的行动机动困难。依照近年来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装备损伤情况推算,未来高原寒区联合反击作战装备的战损率将急剧上升。由于地形复杂,加之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资源匮乏,致使物资储备、转运站所不便设置,导致装备保障中武器装备和器材物资的前送、后运、转接、筹措、供应等非常艰难。

2 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与需求

研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需求,明确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是合理确定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规模的前提。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必将是多种战法融为一体的特种作战行动。根据作战时节的不同,可将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与需求分为3个阶段。

2.1 火力突击阶段

在火力突击阶段,敌我双方都将实施强“火力战”,弹药消耗大,需及时、快速、高效地对作战部队实施弹药供应。因此,在火力突击阶段,车辆装备保障力量要提高保障的时效性,要以伴随保障为主,确保快修、靠前。

2.2 接力攻击阶段

此阶段敌我成胶着状态,部队常采用边走、边打、边穿插的作战手段,使得部队行动节奏加快,车辆装备机动时隐蔽性差,易遭敌火力打击,组织保障困难。此时,应采用交叉接替式保障,即一线保障力量在完成一定任务后进行必要的力量调整和补充时,由二线保障力量接替其实施保障,一线保障力量转为二线补充物资,并随时准备接替保障。这样可以实现保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3 纵深攻击阶段

这一阶段,部队将通过穿插迂回对入侵之敌进行封阻合围,车辆装备保障空间增大,此时,车辆装备机动性能降低、故障率升高,而且通道狭长、可通行道路较少,势必造成车队拥堵,更易遭敌打击;加之高原缺氧,人员体力下降,保障任务加剧。因此,需将保障力量化整为零,编成数个技术力量精干的保障分队,保障主要方向;同时留有一定预备力量,以应对作战中的突发情况。

3 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车辆装备保障力量预计

装备修理任务预计,是组织实施战役装备修理的前提,是制订战役装备修理计划和筹组、使用战役装备修理力量的基本依据[1]。

3.1 影响车辆装备修理任务量的因素分析

根据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的3个阶段,将决定车辆装备维修任务的主要因素概括为车辆装备损伤率、车辆装备损伤程度、投入执行战斗任务的车辆装备数量和维修装备的工时等。

3.1.1 车辆装备损伤率

车辆装备损伤率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车辆装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平均值。车辆装备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装备丧失使用功能,无法继续执行任务。战时车辆装备的损伤通常有3种形式。

(1)受击损坏。车辆装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各种武器击中失去功能的损坏。

(2)技术损坏。由于使用、管理不当,使车辆装备发生故障或翻车等而造成的损坏。

(3)自然磨损损坏。车辆装备由于自身磨损产生故障,而使车辆装备失去功能的损坏。

3.1.2 车辆装备损伤程度

损伤程度是指车辆装备损坏的严重程度,对车辆装备而言,可能同时有多个部位受损,而一个部位可能同时发生多处损伤。根据车辆装备受损情况、可修复性、修理所需时间,其损伤程度可分为 4 类[2]。

(1)轻度损坏。车辆装备非主要零部件损坏,但不及时修复会影响其战术、技术性能,需要进行更换部分零部件。轻度损坏可由驾驶员或操作手通过就地快速抢修,在短时间内即可修复而投入使用。

(2)中等损坏。车辆装备损坏一两个主要部件或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较多。中等损坏可通过战场修理机构抢修后,再次投入使用。

(3)重度损坏。车辆装备的主要部件损坏严重、数量较多、修理时间长,需要消耗较多的维修器材和进行复杂的修理。重度损坏虽可修复,但需送后方修理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4)严重损坏。车辆装备损坏严重,不堪修复或无修复价值。

3.1.3 投入战斗任务的车辆装备数量

投入战斗任务的车辆装备越多,出现损伤的概率也就越大,修理任务量也越重。车辆装备的投入量应根据作战任务、规模、时间和车辆装备的性能而定,但应考虑加大储备量,即增加备用装备的比例,以保证在执行任务时装备的持续作业。

3.1.4 维修装备的工时

战场维修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维修装备必要的工作时间,是限制维修任务量突出的一个约束因素,它要求修复时间必须在战术合理的限度之内。为保证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求修复损伤装备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因此,各类装备均根据配备、使用特点和作战任务等情况,规定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维修允许时间。如美陆军规定的地面车辆的抢修允许时间为现场修理2 h,营伴随修理4~6 h,旅保障区域24 h,师保障区域 36 h,军保障区域 96 h[3]。

3.2 车辆装备修理任务量预计

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车辆装备的维修任务量与投入车辆装备总数量、装备损伤率、损伤程度以及维修工时有关,要对维修任务进行预测,首先需要确定维修任务量的计量标准[4]。维修工时是维修过程中维修作业人员与其实际的维修作业时间乘积的总和,它可以将不同车辆的不同故障以一种通用的指标来反映和度量,可以作为计量战时维修任务量的指标。总装通用装备保障部《通用装备战损数据集》中的通用车辆装备战时的战损率及损伤等级可为本文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比例。

同时,可以根据损伤仿真模拟的结果和演习的经验数据,来近似预计4种损伤的比例。对于每类损伤的维修工时,可以采用平均工时来度量。根据影响任务量的4种因素以及相关的参数,可提出损伤维修任务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T'为保障力量完成维修任务的平均修理总工时;T'p为保障力量完成不同阶段保障任务的平均修理工时,p=(火力突击,接力攻击,纵深攻击),m为阶段数;Vi为某种车辆装备的参战总数,i=(指挥车,载货车,牵引车,特种车),n为车型数;aip为某种车型在某阶段的战损率;bj为某级对应任务战损程度的比例,j=(轻损,中损,重损,严损);tij为修复某种车型在某种战损程度下的标准工时。

战时,根据投入总的车辆装备数、相关战损率及损伤等级和平均修理工时,代入式(1),可估算出维修任务的平均修理总工时,即车辆装备修理任务量。

3.3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人员预计

根据上面得到的保障力量完成总维修任务修理总工时,可计算所需保障力量总共的保障人员数,即保障力量所需的最大保障人员数:

式中:R为保障所需维修人员数;T'为根据式(1)得到的平均修理总工时;h为维修人员每人完成的维修工时数;η为维修工作量修正系数(如考虑维修人员生病或其他非维修工作等占用的时间,η>1)。

通过式(2)可获得作战中所需的装备维修保障人数的大致范围,预计出所需人数,根据现有保障力量人数,可确定是否够完成对应的任务,是否需要向上级提出加强请求,是否富有余力支援加强下级,从而可为指挥员有效实施保障力量的编组运用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3.4 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设备预计

维修保障设备是指用于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所需的各种机械、电器、仪器等的统称。维修保障设备是维修保障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中,必须及早考虑和规划,并在使用阶段及时补充和完善。保障设备所含种类较多,包括使用与维修所用的拆卸和安装设备、工具、测试设备、诊断设备,以及工艺装夹具、切削加工和焊接设备等。当确定了车辆装备修理任务量和维修保障人数量后,维修保障设备的数量只需根据修理任务量按照相关的维修设备使用标准进行配置即可。只是在装备使用阶段,要在维修保障实践中检验维修设备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并根据需要改进和补充。

4 结语

结合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车辆装备保障的特点和通道反击作战担负的任务,进行了维修保障力量需求分析研究,分析了装备高原寒区通道反击作战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归类处理。重点围绕不同阶段的损伤进行了维修任务量、保障人员、保障设备的推理测算,并给出了计算公式;提出分阶段进行任务量的测算,并给出了具有阶段可加性的维修工时和人员数量计算模型。为指挥员进行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测算和编组运用提供了辅助参考依据。

[1] 余高达,黄成林.战役装备保障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154.

[2] 刘祥凯,贾宪锋,唐彦峰,等.车辆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估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24(2):17-21.

[3] Donald W,Srull E D,Simms J,et al.Battle Damage Repair of Tactics Weapons:An Assessment[R].ADA213117,1989:B-5,B-7.

[4] 吴晓云,吴陵生.战时火炮维修任务量预测模型的建立[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12(6):14-17.

猜你喜欢

任务量寒区高原
堆肥废气余热回用对寒区好氧堆肥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通信装备维修任务量建模方法
高原往事
基于寒区背景下老龄群体冬季健身行为的体育干预机制研究
两阶段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物流联络中心任务量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