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奶商竞相布局乳业市场

2015-05-08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5年2期
关键词:原奶奶制品乳制品

王莉莉

欧洲牛奶生产配额将于3月31日到期。尽管这一最后期限还未到来,欧洲乳品厂已经开始提高产能。

面对西方停滞不前的市场需求,乳制品产业把希望放在需求不断增大的国外市场。德国之声电台网站近日报道称,如今,大多数乳制品销售经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国外好赚钱”。

德国牛奶产业协会主席恩格尔(KarlHeinz Engel)形容产业的发展前景时表示:“乳制品产业寻找并发现了全球多地的新市场,但必须我们继续投资打开新市场。”

而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今成为西方奶商们的首选。

限额欲解禁,欧盟奶商闻风而动

根据这一沿用30年之久的生产限额制度,只要欧盟成员国生产的牛奶超过限额,就会招致罚款。2013年,欧盟总体限额为1.546亿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这大约是全球牛奶产量的五分之一。

大部分新增牛奶产品会流向中国市场。目前,中国进口的脱水全脂奶粉约占全球贸易量的2/3,进口鲜奶则超过全球出货量的1/3。中国自身也是全球第四大牛奶生产国。但在经历了不到20年的迅速扩张后,中国国内乳品厂生产的乳制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无法与传统的牛奶生产国相比。

欧盟牛奶生产配额限制一旦解禁可能会引发一波生产浪潮,大型奶厂会把生产率扩到最大,以此压低价格。而小型企业或许会在这场价格战中不敌阵亡。相比之下,这个政策似乎有利于牛奶收购者和乳制品产业。

2013年德国牛奶制品生产总值达到近120亿欧元,乳品行业的销售额超过了250亿欧元。德国是全球第五大奶制品生产国。全球最大奶制品出口地是新西兰,其次是欧盟和美国,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奶制品出口国家。

欧盟认为,对进口乳制品需求最大的国家依然会是中国。据悉,全球有1/5的出口奶制品都被运到中国。

纵观全球,世界三大乳业巨头是瑞士的雀巢集团、法国的达能和拉克塔利斯公司。德国最大的奶制品公司是DMK乳业公司(Deutsche Milchkontor),营收规模达到了约53亿欧元,居世界乳制品公司排名第十三位。

DMK乳业公司新闻发言人科尔德斯(Hermann Cordes)向媒体透露了企业扩展计划:“我们过去三年投资了5亿欧元用于扩建。”这笔资金包括用于在下萨克森州设立一家奶粉厂,专门为欧洲以外的市场生产奶粉。另外,其在上海、莫斯科和马德里都开设了办事处。

科尔德斯表示,上海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为在中国市场立足进行前期准备。

面对一些奶制品生产者的雄心勃勃,农业专家黑斯灵却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对出口的期望值过高了,我对这种预期并不认同。”

法国《世界报》的报道也指出,紧张的政治局势下,欧洲奶制品暂时不会出口到一个重要的销售市场——俄罗斯。另外,中国的顾客也不比之前热情。就在去年,因为对本土奶粉质量的担忧,中国家长们还纷纷抢购德国奶粉,德国超市奶粉货架一度被扫空。不过现在这种现象正在放缓。

黑斯灵表示,中国正在给本土乳制品注入大量投资。欧盟也承认中国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大。此外,欧盟奶制品的竞争对手也毫不示弱,新西兰和美国的生产量都逐渐上升。

供过于求,新西兰乳品价格暴跌

就在牛奶产能将如期增加的同时,在奶价多年居高不下之后,国际牛奶市场的竞争已开始加剧。

对于乳制品生产大国新西兰,情况并不乐观。新西兰乳制品生产商恒天然近日发布声明称,在2014/2015产奶季原奶收购价格将从预期的5.3新西兰元/公斤乳固体下调至4.7新西兰元/公斤乳固体,这个价格是2014年5月时的一半,也是2007年以来的新低。

新西兰统计局近日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新西兰去年11月出口40.2亿新西兰元,同比下降9.5%。其中,乳制品是其最大出口类别,与前年同期的出口历史高位相比,下降27.4%至12.27亿新西兰元。肉类是新第二大出口类别,增长19.7%,达4.11亿新西兰元,部分抵消了乳制品出口下降的不利影响。

截至2014年11月底的一年内,新西兰对中国出口103.71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0%;进口85.11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3.7%。

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的贸易额占到全球乳品交易的1/3,因此其价格以及贸易情况通常也被业内看作行业的风向标。而此次原奶收购价格调低后,必然会再度压低原料粉的价格。

除了调低原奶价格,恒天然还降低了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将到202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的增长率从7%降为4%。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市场持续消化库存,导致对原料粉的需求放缓,预计原奶价格将继续下探。

不单是新西兰,欧盟也降低了原奶收购价,原因是“全球原奶已经供过于求”。

国内乳企加速“出海”

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长背后是2014年以来,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内乳企纷纷走向海外,将海外乳制品原料、产品等引入国内。

2014年11月25日,伊利股份大洋洲乳业基地一期年产4.7万吨奶粉原料粉的产品线正式投产。2014年12月,蒙牛在新西兰签署一系列合作项目,包括特仑苏海外奶源代工项目、雅士利国际与奥克兰大学战略合作等。此外,去年蒙牛还加大了与达能的合作。光明乳业也加速了海外布局,包括部分液态奶在澳洲生产再引入国内。近日,澳优宣布收购附属澳优海普诺凯余下49%的股权,新希望乳业也宣布与丹麦Hansen、德国ZENTIS等跨国企业合作生产新鲜干酪“味蕾游记”等新品……

业内人士表示,本土乳企“出海”更多是为了发展国内市场。海外打造研发实验室,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企业的创新升级,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海外建实验室,还是建造海外共产,都体现了国内乳制品行业加速产业升级步伐,有助于本土乳企优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增强本土乳制品与国外乳制品竞争的实力。

但是,这样也导致大量海外乳制品进入国内,增速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虽然冲击多大尚无法准确评估,但加剧了本土乳制品供需关系的矛盾。

专家认为,本土乳企在加快海外建厂的同时,要增加产品研发、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真正提高企业的“软实力”,而非将“联姻”变成营销噱头。

猜你喜欢

原奶奶制品乳制品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企业标注乳制品食用期限
要不要改喝全脂乳制品?
原奶分级之后,怎么喝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饮食减少奶制品危害骨骼健康
呼和浩特地区原奶成分随季节变化结果分析
“现挤牛奶”不安全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