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性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5-05-08刘媛媛刘俊晴
刘媛媛 刘俊晴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种种原因,长期存在着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这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对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曰滞后问题曰对策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4-0066-02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1文献标志码:A
1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影响我国经济体系发展的平衡性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是导致我国经济体系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系其他方面的改革,这也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相对缓慢。金融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润滑剂,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金融体系发展缓慢,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市场发展的平衡性,如银行害怕承担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准入条件设置较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展缓慢;民间资本利用效率低,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监管,难以发挥除其应有的作用;技术研发型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被迫选择短期盈利项目,创新产业发展缓慢。
1.2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模式缺乏合理性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的长期存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模式的优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模式缺乏合理性。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相对缓慢,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也导致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始终保持着过度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了我国基本国情的改善,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为了应对保增长的巨大压力,往往会采取不断加大投资的方式,随着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攀升,也导致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失衡,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1.3造成国内资产的严重流失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会导致市场开放性、公平性、竞争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没有及时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市场中主要的社会融资渠道依然是银行借贷,而由于银行借贷对企业的信誉要求较高,往往会设置较高的门槛,也使社会中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民间资本又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矛盾现象,而民间借贷机构因管理的缺失而乱象横生,非法民间借贷现象十分普遍,同时,资本市场的连续动荡,尤其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也导致许多原本投身股市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大多数有意加入的投资者,则不敢轻易投资,而将钱存入银行也无异于等待“贬值”,一些投资者转而加入楼市,而限购政策也使这一路径被从中截断,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只能选择将资产转移到国外,而这种资产转移是无法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这也无形中导致了大量国内资产的严重流失,加剧了国内生产资源缺乏的现象。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影响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自建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无论是计划经济阶段还是市场经济阶段,都是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符合的。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滞后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金融体制上,同时金融体制的改革也需要一定的改革成本,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发展的稳定性,以及维持国民经济的增长态势,放缓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2.2决策者决策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影响
产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意使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以实现规避风险、问题以及维持现有利益的目的。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开看,市场化改革中一旦遇到挫折,导致改革受阻时,采取改革滞后的方式,沿用或还原原来的体制与模式,是规避风险与问题的捷径,决策者出于这一点,当改革遇到挫折,而相应的解决措施又无法在当时的环境及条件下实现时,就可能会选择改革滞后的方式。其次,决策者主观上对于民营资本的不信任,也是造成我國传统垄断的金融机制长期存在,改革难以有效推行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这种不信任的产生,主要是源于民营资本自身经营能力有限,风险应对能力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一些民营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以及管理的混乱问题,也导致了这场信任危机的出现。此外,决策者对我国金融业竞争基础的错误理解也是造成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决策者面对国际金融巨鳄的不断崛起,失去应有的冷静,将金融企业规模的扩大化错误认定为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这也导致了对国有金融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的区别对待,一味扩大国有金融企业规模,而不愿加快改革步伐,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条件。
3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体系格局优化,鼓励民间资本加入
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阻力便是垄断格局,因此要想有效应对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所带来的问题,首先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打破垄断格局,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并通过相关政策的倾斜,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到金融体系中来,以此来丰富我国的金融体系,并使我国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民间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为活跃我国市场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在金融监管方面,为了更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我国金融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并尽快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不能仅仅靠市场的调节,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治理,更不能仅仅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金融监管者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真正成为金融体系的安全保卫者,要做到及时地发现风险、及时地识别风险、及时地提示风险、及时地控制风险、及时地处置风险,要通过不断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来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进而保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保障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决策者必须认识到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问题的严重性,应结合我国经济体系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外部环境,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金融体制的改革,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格局与模式,加快金融体系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顾伯君,高岩.中国金融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4(20).
[2]蒋同明,白素霞.2011年金融体制改革政策解读与建议[J].西南金融,2012(6).
[3]周德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刻不容缓[J].民主,2011(12).
[4]尹芳,刘薇.欧美债务危机后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走向[J].上海金融,2011(11).
[5]杨青.浅析民间借贷乱象倒逼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温州借贷危机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