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08黄斌
黄斌
摘要:全球正在面临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所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当中。因此,国家教育局在中小学采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来提高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关研究证明,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教学效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文中简要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所起到的优化作用与必要性现实意义,并通过实例列举,分析了实际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7-0169-03
Abstract: The world is facing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which makes the r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life, study, work, and other fields. S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bureau to popularize it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rategy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level in our country. Rela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task driv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odel of teach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suitabl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 task driving method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rough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actual effect.
Key words: the task driving metho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根本无法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任务驱动法?[1][2]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信息技术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教学的优势。同时任务驱动法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能够通过建立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兴趣,并通过情景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
2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优势[1][3]
1)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围绕一个具体特定的任务开展教学和学习,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参差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任务驱动法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处于教学主体的现象,需要改变教师把持整个课堂的习惯,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个任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4)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提高创新能力。从上文各种优势可以发现任务驱动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 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5][6]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任务驱动法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措施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教学理念,将课堂上再现学习方式改为学生探究式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让学生主动发挥自身学习能力,提出任务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
2)双主模式的理论
双主模式的理论是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双主模式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知识传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师讲授知识点的时间,同时也要让学生有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实现人机互动,让学生不断探索。双主模式要求多媒体既要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应该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另外教学素材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不同作用,从而建立真正的双主模式。
3)动机理论
教学任务就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驱动学生不断地学习。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任务驱动法的本质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才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驱动法中驱动学生学习的是学生本身的成就动机。
4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流程[7][8]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要突出“以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首先,教师在颁布任务前,应该展示教学相关优秀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依据学生特点发布针对性的具体任务。其次,任务确定后,可以组织学生自由交流或组成小组,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自我满足感,同时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学生将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期的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再次,教师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适当的进行引导,引领学生通过互联网或书籍寻找解决办法。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后,教师应该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以表扬为主,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增加学生成就感。 因此,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任务三者的积极互动过程,其实施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
5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1)案例一[9]
本次教学实践开始时,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开设了重点内容的复习课程,选择的是制作电子报刊中的一节《图文混排的实现》。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个完整的电子版的班级周报。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制作周报的活动,但基本上是在黑板上进行的,本节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一期班级周报,主题可以自己来拟定,但是内容要积极向上,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个任务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充分施展,从开始确定版面主题,到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源,再到整个版面的布置,都需要学生调动储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审美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选取《图文混排的实现》这一课作为案例,主要是由于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的类型,因此将其作为一个模板进行教学设计。
本节课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任务设计上按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所分层,旨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班级周报的制作,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运用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巨大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材为标本,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重组,贯穿一条完整的任务线。在导入新课时,情境创设要符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资料的搜集上,小组成员要分工搜索,包括图片、文字两大类。最后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
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2)案例二[4]
在高二年级《发布自己的网站》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效果对比。下面是运用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况:
在上课的开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在高一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时,同学们在课堂上制作过网站,有些网站可能还是比较丰富多彩优秀的作品,但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怎样使自己的作品发布,让其他的同学以及更多的人看到。”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索网站发布的方法,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找出Windows系统自带的发布个人网站的软件名称及发布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以前学生个人网站的目录文件和IIS6.0安装包,让学生下载,然后让学生根据网络上的方法以及提供的安装包将自己的网站进行发布。教师还可以借助大屏幕的方式访问学生网站,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刺激未完成发布的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任务。对于个别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探究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完成后,全班同学都能完成基本任务,并在下次课堂复习中发现学生计算机操作相当规范、网站发布这一知识点也掌握良好。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发现,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法使得教学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说教效果。教师根据《发布自己的网站》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了合理的情景,并为每位学生制定了学习任务。这种任务的驱动已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当中适当的进行了指导和引领,帮助学生更好更自主的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成就感。因此可以说明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法不仅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更对学生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符合教学的根本要求。
6 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的演变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让学生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对知识内容以主动积极的方式探索建构。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高度的关注,同时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但因理论欠缺,实践经验不足,造成在任务驱动法的使用过程中,问题颇多,例如驱动理解的片面化和设计的庸俗性等,因此创新任务驱动在当下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有着突出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苗安影.运用任务驱动法提升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教学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3]朱利民,赵利敏,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246-247.
[4]苏静.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刘波.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李军.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7]臧建莲.任务驱动法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
[8]曹学云.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赵小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