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猪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根尖定位研究
2015-05-08陈博然张雪馨葛艳萍刘锦丽
苏 畅,陈博然,张雪馨,柳 茜,葛艳萍,刘锦丽
(四川大学 a.华西口腔医学院;b.国家级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都 610041)
离体猪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根尖定位研究
苏 畅a,陈博然a,张雪馨a,柳 茜b,葛艳萍a,刘锦丽a
(四川大学 a.华西口腔医学院;b.国家级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都 610041)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外科手术实验;根尖区定位解剖学;下颌神经管;测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最终确定本实验研究对象为61例离体猪下颌骨单侧标本,完全萌出,恒牙列完整。在符合要求的标本上,观察并测量第一恒磨牙临床牙冠长度、第一恒磨牙全长、术区侧骨表面到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尖最凸点的垂直距离和近中舌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距离。
1.2 研究方法
以猪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舌尖及其相对应的牙根作为实验对象,固定猪下颌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在牙龈黏膜上行一凸面向龈缘方向的半月形切口,切口延伸至近、远、中各一邻牙牙尖处,切口最凸处距龈缘6~7 mm,深度达骨面。翻开黏骨膜瓣,暴露术区骨面并在相对于根尖1/3处的骨面上钻孔,扩大该孔,形成一暴露根尖1/3的骨窗,暴露根尖[6],缓慢去除术区骨面,暴露下颌神经管管壁。数据均采用精度为0.02 mm的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获得。
测量人员共有3名,对其进行一致性培训以保证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后,对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全长、临床牙冠长度、根尖至术区侧的垂直距离和近中舌根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用游标卡尺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原始数据。
1.3 统计分析
将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全长、临床牙冠长度、根尖至术区侧的垂直距离和近中舌根与下颌神经管的距离等四组数据两两进行一元直线回归分析。同时,通过近中舌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距离这一数据对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牙体测量结果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各项指标测量值如表1所示。猪下颌第一恒磨牙牙体全长(D2)的平均值为(28.84±2.84)mm。用猪下颌第一恒磨牙牙体全长的平均数据28.84 mm与文献报道的20 mm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各项指标测量值 mm
表1中,D1为临床牙冠长度;D2为冠根长度;D3为术区侧骨表面到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尖最凸点的垂直距离。
2.2 相关分析
4组数据两两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表2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各测量值间的相关系数r
表2中,D1为临床牙冠长度;D2为冠根长度;D3为术区侧骨表面到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尖最凸点的垂直距离;D4为近中舌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距离。
2.3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舌根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
表3 近中舌根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
3 讨论
3.1 讨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相关测量值及相关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中得到的临床牙冠长度为(7.35±1.63)mm,其牙体全长为(28.84±2.84)mm,骨表面到牙尖垂直距离距根尖最凸点的距离为(4.02±1.37)mm,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全长和其临床牙冠以及骨表面到牙尖垂直距离的直线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周唯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3.2 近中舌根距骨表面垂直距离的讨论
本研究中全牙下颌骨标本的测量结果显示,猪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根距骨表面垂直距离的平均值为4.02 mm,但表1中该组数据的最大值为7.56 mm,最小值为0.56 mm,平均值为(4.02±1.37)mm。一方面,说明根尖位置的变异较大,更需要多向数据的参考;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在此范围内谨慎操作。
3.3 近中舌根与下颌神经管关系的讨论
4 结束语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全长的平均值可以初步确定根尖在术区骨面的牙合龈向定位,骨表面到近中根尖垂直距离为水平向定位根尖提供了参考值,而下颌神经管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舌根的关系的测量和定位有助于更为准确地从龈牙合向定位根尖,比以前单独从牙合龈向推断根尖的位置又多了两向依据。将相关研究结论运用于实践中,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节约手术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提升实验质量。同时,由于猪颌根尖与下颌神经管联系紧密,提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行下颌根尖区手术时应注意和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切忌损伤下颌神经管。
[1] 王霄.根尖手术的临床进展和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3):281.
[2] 凌均棨 ,韦曦. 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疗效及影响因素[J]. 上海口腔医学,2006,15(1):1-6.
[3] 苏凌云,吴补领,王宇.离体猪头在牙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4,4(1):41.
[4] 周唯,雷蕾,谢蟪旭,等.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3):262-264.
[5] 谢蟪旭,李永凯,侯海娟,等.猪恒磨牙解剖学研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25-126,129.
[6] 石冰.口腔临床医学实验教程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8—89.
Study of the Location of the Root Apex in Mandibular First Permanent Molars in Pigs
SU Changa,CHEN Borana,ZHANG Xuexina,LIU Qianb, GE Yanpinga, LIU Jinlia
(a.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b.National Stomatological Demonstration Central Lab of West China Schoo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China)
mandibular first permanent molar in pig; root apex surgery experiment;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location of the root apex; mandibular canal; measurement
2014-09-17;修改日期: 2014-10-22
2012年四川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0634)。
苏 畅(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口腔修复学。
柳 茜(197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牙体牙髓病学。
R781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