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观察

2015-05-08吴克松黄宇吴振宏陈汉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胆漏入路开腹

吴克松 黄宇 吴振宏 陈汉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观察

吴克松 黄宇 吴振宏 陈汉光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普外科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入路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分为入路Ⅰ组(胆囊前三角入路)和入路Ⅱ组(胆囊后三角入路), 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 中转开腹、术后出血以及胆漏发生率情况。结果 入路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均优于入路Ⅰ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入路创伤小、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的变化, 胆囊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逐步的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1]。采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 同时也和患者预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入路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分为入路Ⅰ组和入路Ⅱ组, 各80例。入路Ⅰ组中男42例, 女38例, 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41.8±11.0)岁, 原发病变:结石性胆囊炎48例,胆囊息肉32例。入路Ⅱ组中男45例, 女35例, 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41.2±12.3)岁, 原发病变:结石性胆囊炎42例,胆囊息肉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入路Ⅰ组 采用胆囊前三角入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仰卧位, 建立气腹, 腹腔镜从脐部放置, 保持气腹压力维持在13 mm Hg(1 mm Hg=0.133 kPa), 通过对术野有效的放大, 对胆囊粘连情况进行观察, 从胆囊前三角入路, 准确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后, 将胆囊管夹闭, 然后将胆囊切除剥离。

1.2.2 入路Ⅱ组 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 患者麻醉、气腹建立、体位及Trocar位置同入路Ⅰ组, 从胆囊后三角入路,紧贴在壶腹后壁将胆囊浆膜层打开, 分离胆囊后三角, 观察到壶腹和胆囊管轮廓即可, 并且注意处理好胆囊后支动脉,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离, 对胆囊管切断和夹闭, 同时对胆囊进行剥离。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 入路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入路Ⅰ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情况比较 入路Ⅱ组患者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均优于入路Ⅰ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入路Ⅰ组80 48.7±10.5 49.5±10.0入路Ⅱ组8024.8±7.620.2±5.3 t 16.4923.16 P<0.05<0.05

表2 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胆囊后三角主要是指从胆囊管、胆囊后壁壶腹下缘和肝脏面构成的一定区域, 顶点位于胆囊颈部和胆囊壶腹交界处,其表面浆膜主要是胆囊壁浆膜的延续, 然后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浆膜、肝结肠韧带形成一个整体[2]。随着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应用的增多, 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3], 胆囊后三角呈现楔形, 在胆囊壶腹后部倒插, 其顶部和胆囊三角相连接, 底部由胆囊浆膜覆盖, 其间隙宽大, 利于手术操作, 在进行解剖分离时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胆囊壶腹和胆囊管[4]。胆囊后三角入路有其特有的优点:①可以对三管一壶腹进行清晰的观察, 有利于胆囊管充分的显露和处理,如果发生胆囊三角区域充血水肿、粘连等病变, 只是对Colat三角进行分离很难辨认, 有可能增加胆囊动脉和胆管损伤,但是胆囊后三角位置比较恒定, 变异性较小, 容易进行分离,从后三角入路, 贴着胆囊壶腹后壁进行解剖, 通过电钩将胆囊壶腹打开, 可以有效的对三管一壶腹的解剖关系进行辨认。②胆囊后三角的解剖空间较大, 在胆囊浆膜下方的动脉较少,解剖过程中出血量少, 视野清晰, 发生炎性改变时, 胆囊后三角影响较轻, 变形较少, 此部位组织相对疏松, 分离过程中较便捷[5,6]。③如果胆囊三角由于充血水肿及粘连, 胆囊三角无法辨认, 可能给解剖造成严重的影响, 甚至造成胆管损伤[7,8]。但是胆囊Hartmann袋膨大部往往是突向外下方, 此时从后三角进行入路, 可以对胆囊壶腹Hartmann袋进行充分的辨认, 从而准确的观察胆囊壶腹-胆囊管移行的象鼻征[9]。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入路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入路Ⅰ组80例和入路Ⅱ组80例。结果表明, 入路Ⅱ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入路Ⅰ组(P<0.05), 入路Ⅱ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胆漏发生率优于入路Ⅰ组(P<0.05)。

总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入路创伤小、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卢支仪, 张克, 刘从悦,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临床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7(10):856-857.

[2] 俞学军, 徐家法, 储修峰,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26):135-136.

[3] 李先贵, 孟镔, 张宇, 等.32 例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3):215.

[4] 周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视胆囊后三角解剖1200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 2010, 16(4):503-504.

[5] 何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5):159-160.

[6] 寇光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比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12(1):56.

[7] 周晓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对比分析.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7):646-647.

[8] 陈钦寿, 何龙光, 黎福良, 等.胆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 28(7):516-518.

[9] 崔宇.胆囊后三角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2):59-60.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between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nd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e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U Ke-song, HUANG Yu, WU Zhen-hong, 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ongshan City Dongsheng Hospital, Zhongshan 528414,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nd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e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0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re analyzed.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into approach Ⅰ group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and approach Ⅱ group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bile leakag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approach Ⅱ group had all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bile leakage than the approach Ⅰ group.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vasion, few hemorrhag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Compariso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04

2015-03-11]

528414 中山巿东升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胆漏入路开腹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