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行为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的应用

2015-05-08姜静帖心杨金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明显提高因性护理人员

姜静 帖心 杨金蕊

心理行为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的应用

姜静 帖心 杨金蕊

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72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 每组36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行为干预, 对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干预组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 可以使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心因性并发症;恶性肿瘤;心理行为干预

恶性肿瘤也被称之为癌症, 指的是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现如今,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逐渐增多, 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对其不单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护理干预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选取本院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 对当中36例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 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 72例患者经相关临床表现和检查,均确定诊断为恶性肿瘤[1]。患者相关并发症包括有呕吐、恶心 、呼吸困难以及食欲不振。肿瘤类型包括肺癌14例、食管癌13例、胃癌15例、直肠癌12例以及乳腺癌18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36例。其中干预组男17例,女19例, 年龄19~81岁, 平均年龄(54.3±7.9)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6例, 年龄21~79岁, 平均年龄(55.8±6.7)岁。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行为干预, 具体如下。

1.2.1 良好的护患关系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主动接待患者,在说话的时候态度要和蔼可亲, 并详细介绍医院整体环境、住院须知以及设备技术等, 进而使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得以消除。另外, 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体贴, 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明显增强, 进而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1.2.2 增强信任感 护理人员着装要整洁, 服务要积极热情, 从而给患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使患者对科室认同感以及信任感明显增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操作的时候, 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缓慢, 在操作的时候可以将患者注意力转移, 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因此, 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 要总结临床经验, 增强护理操作技术, 使患者安全感明显增加。

1.2.3 增强临床操作技术 因为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给患者休息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 在患者休息的时候, 尽量减少部分不急需进行的治疗以及护理, 另外, 在进行穿刺的时候, 可以让患者点名输液。对于血管较差的患者, 应该由穿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可以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使患者痛苦得以减轻。

1.2.4 增强与患者亲属沟通 患者亲属对恶性肿瘤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态度。所以,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亲属同样应该进行精神支持, 主动帮助亲属解除患者的痛苦, 主动向其亲属介绍病情的相关变化, 在亲属不在患者身边的时候要主动协助患者。

1.2.5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恶性肿瘤治疗的相关情况以及保持良好情绪对临床治疗的重要作用。另外, 还要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成功的病例, 使患者能够建立一个战胜“病魔”的自信心, 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因性并发症缓解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给予详细记录, 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因性并发症缓解率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缓解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4/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n, %)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是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在以往因为社会和患者对心理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者障碍通常缺少主动性, 并且社会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以及帮助。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2,3], 心理行为干预可以使患者心理健康知识明显增加, 生活态度发生改变, 建立一个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使其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还有相关报道表明[4], 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 可以使发生心因性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 对病情恢复和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本文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心因性并发症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和相关报道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 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 可以使心因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使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 王风梅.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临床医药, 2012, 20(3):89.

[2] 林小玲, 刘东霞, 邓惠珍, 等.吴茱萸外敷联合早期活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20(28):3379-3381.

[3] 李文红.心理护理对肿瘤手术病人的作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1, 6(3):58.

[4] 孟宪静, 韩娜.癌症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体会和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0):1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84

2014-11-18]

450008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猜你喜欢

明显提高因性护理人员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2020年《上海节能》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明显提高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IPO提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