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瘀降浊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08郭鸿雁张惠
郭鸿雁 张惠
通瘀降浊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郭鸿雁 张惠
目的 观察通瘀降浊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降脂效果。方法 58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扩冠、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 治疗组给予通瘀降浊方口服, 西医治疗同对照组, 常规治疗2周后,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瘀降浊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对症状、心肌缺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改善更明显, 值得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通瘀降浊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 中医学认为此病发生多是由于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所致, 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 主要位于胸骨后部, 可放散至心前区和左上肢, 发病急, 病情重, 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常规治疗多是以扩冠、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为主。作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通瘀降浊方, 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沈阳市中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患者58例, 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心电图均提示心肌缺血, 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 除外心肌炎、呼吸系统疾病所致胸闷患者, 中医辨证为痰浊痹阻型胸痹心痛患者, 证见:胸闷重而心痛轻微, 肥胖体沉, 痰多气短, 倦怠乏力, 苔白腻或白滑, 脉滑, 其中男35例, 女23例,年龄49~68岁, 平均年龄(57.8±3.6)岁, 患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 5.2±2.2)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男患者因不能坚持口服汤药, 提前退出实验。
1.2 纳入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肝、肾功能减退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心绞痛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扩冠、改善心肌供血、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瘀降浊方口服, 连续治疗2周, 通瘀降浊基本方:瓜蒌、半夏、川芎、黄芪、地龙等, 水煎服, 1剂/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症状、心电图、甘油三酯、胆固醇情况。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心绞痛基本不再发作或发作减少 80%以上, 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 心疗后患者心电图ST段回升1.5 mm以上,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 治疗后心电图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比较 治疗2周后患者心电图改善明显,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比较[n(%),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结果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后, 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P<0.05),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结果分析( x-±s, mmol/L)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结果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后, 两组患者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0.05),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结果分析( x-±s, mmol/L)
3 小结
胸痹病位在心, 其发病机理为心脉痹阻, 传统观念认为多是瘀血阻脉, 现代研究认为, 亦与脾失健运有密切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的减少, 脾运失健, 痰瘀内阻,气机不畅, 不通则痛, 故发为胸痹。现代医学认为, 血脂代谢紊乱加剧动脉硬化, 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剧增加。治疗上, 仅仅依靠活血通络已不能达到临床满意治疗效果, 综合患者证、舌、脉及理化检查, 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患者,予通瘀降浊方治疗, 方中以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 半夏化痰散结, 川芎行气活血, 地龙活血通络, 并根据患者的兼证随证加减, 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 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 9(1):75.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08-117.
[3] 马虹, 沈潞华, 高润霖.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3): 195-2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33
2015-04-20]
110004 沈阳市中医院(郭鸿雁);南方航空北京分公司航卫室中医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