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2015-05-08王维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喹诺酮致病菌

王维辉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王维辉

目的 分析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率。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抗生素及SMZ/TMP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明显低于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但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性尿路感染也出现增多趋势。细菌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耐药性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 其次为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现将本院收治的79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9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回顾分析对象, 患者的年龄16~78岁, 平均年龄(45.1±11.5)岁。其中男32例, 女47例。

1.2 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尿路感染的诊断和复杂因素的诊断。

尿路感染诊断不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 确诊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证实尿路中细菌存在,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但如果临床上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则要求2次清洁中段尿培养, 结果细菌数均≥105/ml, 且为同一菌种, 才能定位真性细菌尿[1]。所有尿培养阳性者均行药敏实验。

通过实验室化验, 超声及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了解尿路情况, 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2 结果

在行尿培养前有48例患者使用过抗生素, 占60.8%, 38例患者曾使用喹诺酮, 占48.1%, 20例患者使用过头孢, 占 25.3%;12例患者使用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尿培养阳性率为62.0%(49/79), 尿培养阴性率为38.0%(30/49), 均有抗生素应用史。尿培养阳性病例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8例,占77.6%。大肠埃希菌15例、克雷伯杆菌8例、变形杆菌6例、肠球菌9例。革兰阳性球菌占9例, 占18.4%, 另外真菌感染2例, 占4.1%。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抗生素及SMZ/TMP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明显低于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药敏实验结果及耐药情况见表1。

表1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n, %)

3 讨论

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细菌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首先, 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明显增高, 故尿路感染时, 不易单独选用氨苄西林;其合剂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率明显降低, 为36.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率则更低, 为26.3%。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尿路感染, 但此类药物近年来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杨念生[2]及魏娜娜[3]等人也曾报道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0%~78%, 与本调查相符。国外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报道, 西班牙[4]报道由大肠杆菌导致的尿路感染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在10年间由3%上升至23%。荷兰报道大肠杆菌对喹诺酮耐药率10年间也从1.3%上升为5.8%。我国由于无医生处方可购得抗生素, 耐药率则比国外更高。本次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对SMZ/ TMP耐药率为68.4%, 在赵志芳等的研究报道中大肠杆菌对SMZ/TMP耐药率高达81.4%。在头孢类抗生素中, 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高, 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低。在氨基甙类抗生素中, 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庆大霉素。在所有抗生素中, 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最低。

[1] 叶任高, 李幼姬, 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35.

[2] 杨念生, 武庆庆, 钟琼, 等.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2, 18(3):194.

[3] 魏娜娜, 梁华.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中华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 8(1):43.

[4] Goettsch W, van Pelt W, Nagelkerke N, et al.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in escherichia coli fro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netherlands.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 46(2):223-22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29

2015-04-20]

110300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喹诺酮致病菌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患儿中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