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分析

2015-05-08喻群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胃肠内科消化

喻群力

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分析

喻群力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诊治, 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胃肠镜诊治,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指标, 分析消化内科疾病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疗效好, 并且对患者的创伤小, 治疗后患者恢复快,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少, 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

随着胃肠镜诊治方法的不断应用及提高, 无痛胃肠镜诊治方法受到了广泛好评, 有报道称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不仅可以提高疗效, 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1]。但实际结果却鲜有报道, 故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3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行无痛胃肠镜诊治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4.6±7.7)岁;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46.2±6.9)岁。

60例患者均确诊患有消化内科疾病并符合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有重要脏器有严重功能障碍等的疾病患者, 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获得其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诊治, 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胃肠镜诊治。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行常规体检, 并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 医护人员在术前需对患者讲解胃肠镜的应用原理, 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 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让患者在术前保持心理状态最佳, 并对其进行手术准备指导,包括禁食、禁饮等, 为手术的成功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手术进行时对患者先行麻醉, 并给予患者枸橼酸芬太尼静脉滴注, 5~10 min后在给予患者1~1.5 mg/kg的丙泊酚静脉滴注,待麻醉生效后给患者连接体征检测仪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肢体反射情况, 根据情况适当加减麻醉剂的药量, 对患者行胃肠镜手术时要严格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 如遇其他特殊患者, 可用其他药物进行调节。而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步骤除了未给予麻醉, 其他与观察组患者的诊治步骤相同。诊治过程中严格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指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手术成功并且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不适反应;有效:患者手术较为成功, 治疗过程中发生咳嗽或者恶心呕吐等情况;无效:患者手术不成功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有严重不适感。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 x-±s, n)

3 讨论

目前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中应用胃肠镜已经较为普遍,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也受到广泛的认可及肯定[2,3]。但传统的胃肠镜诊治, 由于其本身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 患者往往会感觉到不适, 再加上对诊治疾病的恐惧心理, 可能会对胃肠镜的诊治产生排斥心理, 从而拒绝胃肠镜的诊治方法[4,5]。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受到耽误, 错过最佳的诊治时机, 还会引起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所以改善患者在接受胃肠镜诊治时的舒适度是关键。而无痛胃肠镜诊治作为一项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新技术, 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 主要特点表现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受到麻醉效果, 不仅感受不到任何不适, 还能够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调整心理状态, 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 同时因为患者保持静止的状态, 可有效降低胃肠的蠕动频率, 方便医护人员对内镜的操作和观察, 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

本次研究中也可以发现给予无痛胃肠镜的观察组患者疗效和观察指标都优于常规胃肠镜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证明了无痛胃肠镜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无痛胃肠镜诊治是一种安全、稳定的治疗方法, 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1] 邓兆滨, 赵泐, 李靖华.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中外医疗, 2010, 11(17):96.

[2] 祝明衡, 陆元举.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1):361-362.

[3] 卓媛媛, 范祖华.浅析应用无痛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16):241-242.

[4] 李强, 薛鸿鹏, 姜子晔, 等.探讨消化内科疾病运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效果.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 1(3):86-87.

[5] 熊劲松.用无痛胃肠镜疗法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17):226-2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24

2015-04-09]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胃肠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