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05-08么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莫唑胺靶区放射治疗

么志军

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么志军

目的 评价比较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胶质瘤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放疗联合化疗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8例, 部分缓解15例, 稳定14例, 总有效率为5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 可提高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优化其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三维适性放射治疗;化疗;替莫唑胺;脑胶质瘤;疗效

脑胶质瘤是临床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多发肿瘤之一, 恶性程度较高, 且预后水平差[1]。临床上对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放疗联合化疗方案。替莫唑胺是当前常用化疗药物, 有文献提示在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中, 应用替莫唑胺疗效较高, 较易透过患者大脑屏障, 药物吸收率高, 且副作用轻[2]。因此, 为进一步分析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本院对80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纳入对象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 卡式评分>60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8.5±5.7)岁;肿瘤部位:颞叶9例, 枕叶4例, 顶叶11例, 额叶15例, 其他1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2例;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47.9±5.6)岁;肿瘤部位:颞叶8例,枕叶5例, 顶叶10例, 额叶16例, 其他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 均于术后5周开始放射治疗, 采用热塑面罩固定患者, 治疗前对患者实施头颅CT扫描, 确定病灶部位, 标记关键脑组织结构, 定位肿瘤靶区、临床靶区与计划靶区。肿瘤靶区外放2.0~2.5 cm, 计划靶区外放0.5 cm, 采用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 保障计划靶区放射剂量。一般为2.0 Gy/次, 5次/周, 若剂量达到50 Gy后,将计划靶区减少至肿瘤靶区, 放射剂量至60 Gy。观察组则在放疗治疗基础上行替莫唑胺化疗。于放疗前2 h口服替莫唑胺药物治疗, 剂量一般为75 mg/m2, 坚持治疗6周, 并于放疗结束后1个月, 给予替莫唑胺持续化疗, d1~5, 200 mg/m2,以1个月为1个疗程, 于1个疗程结束后d1~5, 空腹口服替莫唑胺。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可见病灶完全消失, 且持续时间>4周;部分缓解:可见病灶缩小体积>50%;稳定:肿瘤病灶缩小体积<50%;恶化:肿瘤病灶体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8例, 部分缓解15例, 稳定14例, 总有效率为5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常见颅内恶性肿瘤, 据相关统计显示, 其占原发性脑瘤比例的35%~45%左右, 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手术切除后复发患者, 则采取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3]。

有文献提示, 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同时可抑制肿瘤生长,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4]。但也有研究报道提示, 采取放疗整体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 临床上大量研究报道主要围绕化疗药物治疗脑胶质瘤而展开, 研究提示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辅助化疗方面效果显著[5]。其属于二代烷化剂咪唑四嗪类衍生药物, 应用口服治疗方案, 有较高的生物吸收率, 同时可强化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通透性, 可修复甲基化错配, 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 起到有效的抑制细胞毒性的作用。有文献通过对比替莫唑胺联合放疗与单纯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对比, 结果提示, 采取替莫唑胺联合放化疗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 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 在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本组研究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总有效率为57.5%, 明显高于采用单纯放疗的对照组患者的25.0%。

综上所述, 在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 可提高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优化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1] 方恒虎, 聂青, 康静波, 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弥漫性脑干胶质瘤.中华肿瘤杂志, 2011, 33(9):707-709.

[2] 汪洋, 盛晓芳, 潘力, 等.单纯放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弥漫内生型脑干胶质瘤的前瞻性研究.肿瘤, 2010, 30(12):1042-1047.

[3] 岳向勇, 武江, 梁传栋, 等.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疗效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4(27): 3242-3244.

[4] 汪洋, 潘力, 毛颖, 等.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的初步研究.中国癌症杂志, 2009, 19(11): 856-860.

[5] 贾海威, 张军, 康静波, 等.脑干胶质瘤三维适形放疗36例临床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 24(8):540-5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12

2014-12-02]

450000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

猜你喜欢

莫唑胺靶区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