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015-05-08王善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干扰素学分乙型肝炎

王善昌

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王善昌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4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65例、联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扰素α-2b 600万单位, 肌内注射, 隔日1次, 胸腺素α1(基泰针)1.6 mg皮下注射, 2次/周, 疗程6个月, 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 治疗结束时, 单用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率为17.5%, 而联合胸腺素α1者为24.6%;HBV DNA阴转32.5%, 而联合用药组为55.4%。结论 胸腺素α1联合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起到协同增强作用。

HBeAg阳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2b;胸腺素α1

病毒性肝炎因其常见性和多发性等特征使其成为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项目。肝炎并发症的严重性使得医学关注的焦点不断向这一方面转移。慢性乙型肝炎如不进行及时地预防和治疗很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因此慢性乙型肝炎不可小觑。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表明, 有效地控制慢性乙型肝炎地反复发作是治疗和防止其恶化发展的关键。因此, 本文采用了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式并对治疗效果做出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1月接收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 其中男80例, 女65例, 平均年龄45岁。根据核实本院接收的所有患者病例诊断均符合西安会议制定的慢性肝炎诊断标准[1], 在这一阶段接收的患者中, 轻度病症患者33例, 中度病症患者96例, 重度病症患者16例。此次治疗选取的筛选标准如下:血清HBeAgy阳性持续1年以上, 血清HBV DNA含量>105copies/ml, 血清ALT增高幅度在正常上限值的2~10倍, 无HAV、HCV、HEV重叠感染, 无失代偿期肝硬化, 无明显的心脑肾病史, 无精神病, 糖尿病及吸毒史;近一年来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干扰素联合胸腺α1组65例 , 干扰素组40例, 对照组40例。三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干扰素组, 给予干扰素α-2b 600万U(安徽安科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肌内注射, 隔天1次, 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干扰素同上, 胸腺素α11.6 mg(基泰针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皮下注射, 2次/周, 治疗6个月;对照组仅与护肝降酶治疗。

1.3 疗效考核标准 完全应答(CR):经过临床治疗ALT变正常, HBV DNA<103copies/ml(检测不出)和HBeAg血清学转换。部分应答(PR):治疗效果在完全应答与无应答区间, 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治疗后ALT恢复正常, HBV DNA<103copies/ml, 但无HBeAg血清学转换;没有应答(NR):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HBV DNA含量应用斑点杂交PCR定量分析(正常值<103copies/ml, 取对数值, ELISA检测HBsAg, HBeAg, HBsAb, 试剂由深圳PG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应用克慢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时, 治疗后, 联合组、干扰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 联合组各项指标优于干扰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eAg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情况、 ALT复常率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后血清HBeAg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情况 、 ALT复常率[n(%)]

3 讨论

胸腺素α1是胸腺素中的一种活性成分, 对于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效果明显, 对于肝细胞表达HLA-1类分子也有调节作用, 这样对IL-2在Th细胞的生成与IL-2受体十分有益, 并且通过激发病毒抗原特有的活性, 使其免疫效果最终体现出来, 得到抗病毒的目的, 消灭受损或感染的肝细胞。这样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构会发生调整, 恢复CD4/ CD8的正常值, 诱生内源性干扰素进行双向调节, 使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值, 达到治疗肝病的疗效。在这个过程中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会有所增加, 以此来降低氧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 使肝功能增强。这种治疗方法在通过胸腺素增强免疫细胞功能的同时也利用干扰素抑制了病毒的复制, 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5,6]。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观察单用干扰素、干扰素联合胸腺素-α1及和不用药组的疗效表明:联合组、干扰素组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联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干扰素组。和国内同类报道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胸腺素α1联合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起到协同增强作用, 但还有待于临床近一步验证。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肝炎防治方案.传染病信息, 2000, 13(4):141-150.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1):8-18.

[3] 彭晓谋, 雷春亮, 黄仰甦, 等.干扰素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肝细胞损害敏感期的始动因素.中化肝脏病杂志, 2003, (8):467-469.

[4] 杜心芳, 翁红雷, 蔡卫民.IFNγ治疗法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学变化.中化肝脏病杂志, 2001, 99(5):273-275.

[5] 凌红.乙肝疫苗、胸腺肽α1、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 23(3):207-208.

[6]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13-7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93

2014-12-10]

459003 河南济源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干扰素学分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